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自從微信視頻號1月22日開始內測以來,就一直是大家討論的對象。


那麼何為視頻號呢?Social編輯部先給大家科普一下:

視頻號,用張小龍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你可以憑藉個人或機構的形式加入視頻號,用一分鐘內的視頻或者9張內的圖片隨時隨地分享你的新鮮事(對不起,一不留神說出了微博的slogan),說白了就是抖音版微博+ins的界面配置。 進入微信,大家就可以在朋友圈下面發現視頻號,如果沒有入口,說明微信還沒有對你開放,耐心等待即可。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針對視頻號,各類聲音層出不窮:

不少人都在說,"視頻號將是一個新的流量風口"。

單從現存數據來看,打開視頻號,你會發現除了明星、大V、還有官方號的視頻閱讀量較好外,其他視頻的閱讀效果並不理想。而且即使是明星、大V的視頻號,其流量和微博、抖音平臺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我們找了迪麗熱巴的數據做了個對比: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抖音基本都是100W+,更甚可達千萬;微博轉發評論量都在100W+,而在視頻號內的流量只有1w+,可見差距之大。

當然,很多人會說這是由於視頻號現在仍在內測階段,並不是所有用戶都可以使用這個功能。可是像微信這種朋友圈日活都超過7.5億的平臺,視頻號這點數據其實是說不過去的。就拿Social編輯部成員視頻號裡的內容來看,閱讀量基本在10-500不等,同等內容發在朋友圈的點贊數都可能比這個閱讀量要高。

不得不說,從現狀出發,視頻號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無論是對於普通用戶還是創作者。

為什麼普通用戶不愛看?

使用體驗感差

1、無法提供沉浸式體驗

從形式上看,視頻號的展示頁面和抖音、快手有所不同。既不同於抖音的單列全屏式,也不同於快手的雙列點選,反而更像ins、微博的單列展示。

綜合來看,普通用戶選擇過於單一,也無法提供更有深度的浸沉式體驗。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2、內容雜亂,質量不一

近日,騰訊公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年度全年業績。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帳戶數已達11.64億。從大數據來看,微信可以調動的用戶行為數據應該非常豐富。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但是,通過部分內測用戶反饋,視頻號推薦的視頻內容有搞笑段子、乾貨科普、明星日常等類型,並沒有明確針對性,甚至還沒有網易雲音樂的日推懂用戶。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由此可見,推薦的內容雜亂且質量不一,這也就意味其算法機制存在邏輯問題,需要改進優化。畢竟,推薦內容一定要踩在用戶的G點上啊。


3、內容佈局單一

目前,抖音創作的內容類型已經非常豐富,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所以,視頻號想要做到內容差異化的可能性並不大。此外,現在的用戶已經被抖音和快手養成了“強吸引力”的習慣,比如美景、小鮮肉,惡整等。而現在的微信視頻號,內容則給人一種太“正”的感覺。並且因為無法設定封面,使得視頻中最出彩的部分無法第一時間抓人眼球,缺失了吸引力。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之前時刻視頻的失敗,讓微信知道UGC在微信走不通,所以這次它走起了PGC。

雖然微信在內測階段邀請了很多明星和大V入駐,但仍缺乏優質創造者,內容資源匱乏,其中還包含一些抖音、快手的視頻搬運,內容重複率極高,同質化嚴重。以房琪kiki為例,視頻號發佈的內容和其抖音內容重合率很高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5、營銷目的強烈

在抖音平臺,除了一部分營銷號以外,很大部分是普通用戶基於興趣愛好而創造內容。

但在微信號上,一旦放開視頻號,基於視頻號可帶公眾號鏈接這點,一定會有大批營銷號為了引流而佔領視頻號這個新陣地(Social編輯們現在就已經在視頻號內刷到好幾個以通過視頻號矩陣引流的視頻教程)。如果視頻號大部分內容以營銷目的為主,如此動機勢必會引起用戶的反感心理,而這一點也將影響微信視頻號的結局……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6、需考慮手機內存負荷

目前,微信視頻號不能像抖音一樣在PC端操作,所有的數據負荷都在手機端承擔,對手機自身的內存是個考驗。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微信APP的內存使用,現在差不多已經10G上下了,如果再加上短視頻,手機性能則需要提升。簡單來說,就是又有一大波手機要淘汰了……雖然很誇張,但是Social編輯部的夥伴們表示手機內存真的不夠。畢竟讓我在遊戲和視頻裡面選,我還是會選遊戲。

挑戰固有認知

每個APP對用戶來說都擁有不同的產品定位和功能依賴,刷好友圈我們會打開微信,想看短視頻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抖音。而對作為社交APP的微信來說,短視頻功能就是在挑戰用戶的固有認知。類似的例子還有百度搞電商(被網友瘋狂吐槽)、阿里玩社交(起色緩慢)等。所以說,用戶對APP的認知是固定的,他們內心習慣性地對APP做出了界定,不會輕易去改變自己的認知。

用戶習慣難更改

從操作習慣來說,依靠用戶刷朋友圈的動作可以為視頻號帶來可觀的初期流量,這是微信自帶的優勢。但對於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如果想要玩視頻號,就需要在一個新的入口進行操作,

而這個新的行為路徑,需要用戶重新培養使用習慣


Step1: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Step2: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存在心理效應

在選擇APP時,你的需求往往也是身邊朋友家人的需求,所以Social編輯部的夥伴們平時也會看看大家都在用什麼APP,同類別中哪個APP下載數量更多。以短視頻為例,截至2019年12月,抖音的內容創作者已經超過7.4萬名,而視頻號只有少量官方邀請的大V(而且內容還多是搬運)。這就好比吃飯選飯店,一般都是哪家人多去哪家,沒道理去一家人少的店。

為什麼創作者不入駐?

功能少,申請複雜

1、申請操作繁瑣

由於視頻號還在內測階段,所以開通賬號是需要申請的,目前有以下幾種申請形式:微信邀請、郵件申請和二維碼申請。(二維碼申請已經暫停)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郵件邀請)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已開通好友的邀請)

當然,在此之前,用戶肯定還需要觀看申請教程。相比較抖音與快手,就不需要繁瑣的申請工序,拿起手機就能直接玩。


2、相關功能待開發

當前,視頻號各項功能還不完善,先看和三大平臺功能對比: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視頻尺寸非全屏就很容易成為一個限制條件,我司同事花花現身說法:

我司追星女同事花花收到開通邀請後,本想趁機成為視頻號又一追星博主的她,興沖沖上傳了愛豆演唱會的視頻。結果因為視頻號的視頻有固定尺寸限制,活生生截掉了她愛豆的臉和她的彩虹屁。於是她成為視頻號追星博主時長還不到40秒,就宣佈退出視頻號界了。


除此之外,視頻號還沒有分關注頁和推薦頁;不能拖動進度條沒有暫停鍵;暱稱修改受限(一年僅改三次);封面不能自己設置;文字、視頻皆有限制;此外,現在的視頻號,既沒有美顏濾鏡,沒有道具貼紙,也沒有各種神曲BGM的加持(反觀抖音,崛起的背後原因,少不了這些製作工具的功勞),這些功能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創作者的發揮。


當然離公測還有兩個月的時間,視頻號功能可能還會進一步完善。但是張小龍在2018騰訊員工大會上說過:“大部分產品都在欺騙用戶,你做各種濾鏡,你說‘記錄美好生活’,但生活其實是不美好的”。

這也是視頻號不添加任何濾鏡的原因,如果之後視頻號也有濾鏡,那不就啪啪打臉了嗎?


流量曝光能力待評估

許多創作者之所以願意在抖音、快手、頭條等渠道發佈作品,有部分原因則是不管內容是否優質,官方也會提供基礎流量池測試,作為新手也不怕沒流量。但是,一旦創作者在微信視頻號裡獲取不到流量,他們就很難在此駐足。從數據上看,經過兩個月的時間,視頻號重點推薦的大V數據不容樂觀,就連明星效應在視頻號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楊冪3月15號入駐了視頻號,目前數據僅2.5萬,而當時張柏芝入駐抖音第一條視頻就吸粉500w+,點贊數破千萬。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此外,用戶也不能下載視頻或分享視頻到微信以外的平臺,對創作者來說失去了部分站外流量。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存在無流量扶持的可能性

微信視頻號的內容是否能得到流量的扶持和傾斜,仍然是個未知數。但從現狀出發,本次視頻號內測第一批邀約對象是有影響力的媒體、大V以及明星,按理來說產出的都為優質內容,可視頻數據還是慘不忍睹。


就拿房琪KIKI的視頻號來看,其產出的是符合熟人社交會轉發分享的高逼格內容,也是微信視頻號力薦的博主,她的第一篇內容發佈在37天前,至今是7000+的閱讀,其他內容數據基本上在1w—2w左右,遠低於她本人的抖音數據。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創作者匹配度

朋友圈作為熟人社交,用戶更願意去分享、轉發能夠彰顯個人品味,高價值的內容。所以,對於想要有逼格的微信用戶來說,知識類、文藝類、精緻化的內容可能會有更大的機會,比如美食旅行等,而大部分的快餐式短視頻內容只適合自己私下查看。如此一來,視頻號本質上會篩選掉一部分不太被關注轉發的類型。而對創作者來說,可能會更傾向於拍攝文藝、精緻的內容,那麼視頻號的創作就會存在內容侷限的可能。


社交關係鏈未挖掘透徹

視頻號背靠微信平臺,毫無疑問具有強社交屬性,本來可以好好利用,但它的社交關係鏈似乎沒有完全挖掘。在刷視頻時很難看到創作者與自身的好友關係,只能靠內容點贊或者是朋友圈分享來辨析,互動形式略微單一,背靠大樹不一定好乘涼,關鍵還得看怎麼用。


抖音、快手之所以有如此高且迅猛的成長,離不開平臺初期的野蠻放養,內容不設限、平臺也沒有完全管控(當然這並不是說一些違規、為博眼球不擇手段的內容就可取,一切都還是要符合國家的管理規定)。

而微信所揹負的規則太多了,使得原創內容被各種條條框框約束著,就包括公眾號也還同樣有很多的限制,這對創作者的初期發展有不利影響。

2020,視頻號會成為新風口嗎?

「 小結 」

當然,說了這麼多,肯定會有人對不看好視頻號的觀點存在質疑。畢竟,視頻號沒有明確指出自己對標的內容,短內容平臺有沒有可能成功,還給不了確切的答案。


不過,Social編輯部倒是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答案:朋友圈在發現一級入口的最上面,日活有7.5個億,而視頻號的入口就在朋友圈下面,打個五折,3.7日活,也瞬間逼近抖音了。我只能說設想過於理想化,畢竟多數用戶經過內測體驗後表示,視頻號的界面、功能、內用推薦等產品體驗還有待提高。總之,以Social編輯部目前的觀察,視頻號的路並不好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