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 官方代號
  • “鋼箱”行動

    • 英文名稱

    Operation Steel Box

    • 媒體稱呼


    • 密級

    保密

    • 發起者

    美國發起、與西德聯合行動

    • 運作進程

    1990年7月26日-9月22日

    • 目的

    從德國將100000枚化學武器轉移到約翰斯頓環礁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約翰斯頓環礁標識

    背景

    冷戰時代,美國研發、生產並在盟國軍事基地部署了眾多的生化武器——當然,這些武器的部署都是高度機密的,因為盟國的民眾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在德國西部克勞森附近的美國陸軍倉庫,儲存了10萬克沙林和神經性毒劑裝滿的美國化學彈藥。這些武器,是美國在西德部署生化武器的一部分。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裝滿沙林毒氣的彈道彈頭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神經性毒劑

    這些武器本是服務於戰爭的,但是冷戰的本質確實發揮了神奇作用,熱戰始終沒有出現,因此這些生化武器也從“鎮國之寶”逐漸成為積累在盟國的“心頭大患”。

    冷戰中後期,美蘇的硬對抗逐漸鬆動,這些生化武器愈發顯得多餘。

    1986年,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和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約瑟夫·邁克爾·科爾達成協議,規定必須清除155毫米和8英寸的單一化學彈丸。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科爾總理在勃蘭登堡門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中)的右後方

    根據美國和西德之間的協議,原定這些倉庫中的生化武器在運送計劃中。

    美國雖然並不願意折騰,但道義上並沒有達到無賴狀態的美國人,還是被迫尋找這些武器的存儲之處——當然,武器是絕不能回到美國國土的。

    那麼,武器的下一個巢穴在哪?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約翰斯頓環礁地圖

    1971年1月13日,美國人通過 (Operation Red Hat)將在沖繩的生化武器移到了南太平洋的約翰斯頓環礁,因此美國人再次把目光盯上了這裡。我們得承認,這個地點還算是深謀遠慮的,約翰斯頓環礁距離美國具有非常適宜的距離,進退有據。

    另一方面,西德與美國經過協商,確定了在西德境內安全運輸行動的細節,而出了德國海港後,德國人便不再願多費什麼心思了。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西德克勞森市

    行動經過

    1990年7月26日,“鋼箱”行動開始。

    從倉儲設施轉移到密索的中間設施的過程中,使用了卡車和火車,民用承包商以及美國和西德軍事人員將這些武器從其儲存設施中重新包裝並用卡車運出,直到到達密索的鐵路。特派團的卡車運輸部分涉及28個公路車隊,這些車隊將彈藥從克勞森運送到密索,距離30英里。

    彈藥是由特殊的彈藥火車從米紹運送到諾登漢姆港的。火車運輸得到了很好的安排,並由80輛美國和西德的軍車和警車護送。安全和緊急響應都是“鋼箱”行動期間的關注點。除了警察和軍隊的護送火車外,公路車隊還限制了領空的上方。沿這條路線,應急小組處於待命狀態。

    在港口,彈藥被陸軍的技術護送部隊裝載到兩艘改型的船上,即“金花鼠州”號(明尼蘇達州別名)和“閃爍尾州”號。這些船是由美國軍事海上運輸司令部操縱的,離開諾登漢姆後。

    這些艦隊也在美國海軍CGN-25“班布里奇”號制導導彈巡洋艦( 中是重要成員,Operation Sea Orbit)和USS CGN-35“特魯克斯頓”號的陪同與護航下進行的。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班布里奇”號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特魯克斯頓”號

    “鋼箱”行動海上連續航行了46天不間斷,沿途加油。

    出於安全原因,運輸船避開了巴拿馬運河,並沿南美之角——合恩角附近的路線航行。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合恩角

    抵達約翰斯頓環礁,美國海軍爆炸物處理支隊提供了水下船體清掃功能,以確保沒有魚雷附著到艦上。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1990年約翰斯頓環礁的“閃爍尾州”號

    1990年9月22日,“鋼箱”行動結束——在“鋼箱”行動的運輸階段,沒有化學試劑洩漏或安全漏洞的報道。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金花鼠州”號是運送化學武器到約翰斯頓環礁的兩艘船之一,“鋼箱”行動到達環礁

    後續

    11月,這些武器直到才到達最終目的地。

    “鋼箱”行動艦艇入港,11月18日卸下了最後一個貨櫃。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1990年約翰斯頓環礁化學藥劑處理系統設施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在約翰斯頓環礁進行熱淨化後的一盤空彈殼的托盤

    關聯性

    “鋼箱”行動屬於軍事運動行動,自身沒有行動序列。

    只是,類似的行動還有“紅帽”行動,共同點是:最終倒黴的都是約翰斯頓環礁。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約翰斯頓環礁建設中的早期現場挖掘

    影響

    1990年,“鋼箱”行動神經毒劑從德國運往約翰斯頓環礁,導致一些南太平洋國家表示不安:

    • 當年,瓦努阿圖總統弗雷德裡克·卡洛穆阿納·蒂馬卡塔在斐濟首都蘇瓦舉辦的“南太平洋論壇”上,代表南太平洋的所有島國表示關切的是,南太平洋是否將成為有毒廢物傾倒場?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南太平洋論壇”徽標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南太平洋論壇”旗幟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南太平洋論壇”全家福

    • 引起的其他關注包括船運的安全,這些船在運往約翰斯頓環礁的途中,在海上加油並由美國製導導彈驅逐艦護送,這是什麼意思?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瓦努阿圖

    在澳大利亞,總理鮑勃·霍克因支持約翰斯頓環礁銷燬化學武器而受到其中一些島國的批評。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澳大利亞總理鮑勃·霍克為支持美國“鋼箱”行動辯解

    評論

    “鋼箱”行動是截止目前美國最後一次將部署在世界各地盟友處的生化武器轉移到南太平洋島國的軍事運輸行動。

    “鋼箱”行動是全世界僅有美國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罪惡行徑。這些生化武器本來就是禍害世界的東西,美國人當然不會把它放在自家威脅自己,而那些被它套住繩索的“盟國”就是最佳部署地。當邪惡協議紙裡包不住火之時,將其甩鍋到更加沒有力量阻擋的地方,是美國帝國主義的生動體現。

    這種行動雖然美國有後續的“技術安全”手段保證,但行動給當地國家與民眾所造成的心裡陰影,沒有那麼簡單結束的可能。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代號說明

    “鋼箱”這個行動代號,是美軍方對行動安全希望的寄託。

    另外,本行動也被稱為“金蟒”行動(Operation Golden Python),由於資料不全,不清楚其存在的原因及意義。此代號很可能是“鋼箱”行動敗露後的掩護,但這個行動代號含義不詳。


    “鋼箱”行動:有可能、有能力、有機會、有膽量作出的惡行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