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蝴蝶一扇翅膀,能引發一場風暴。

隨著海外疫情發酵,在全球化之下,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以及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城市受到較大影響。這其中,“世界工廠”東莞廣受關注。

01放長假、接受全體員工辭職......

3月19日,一封來自溫州市太陽神鞋業有限公司的緊急通知,引發了外貿行業熱議。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無獨有偶,3月21日,一張“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的公告(下稱“公告”)在網上流傳。公告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歐美地區尤為嚴重,因最大客戶美國寶利“FOSSIL”取消訂單,公司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不得不宣告放假三個月,同時接受全體員工辭職,急辭即走不扣除代通知金。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其中一位工作了十多年的員工告訴記者,公告提到的“代通知金”,是指按照公司規定,從提出辭職到正式出廠需要滿一個月才能離職,如果即辭即走需要扣半個月工資,現在公告的內容意味著這半個月的工資不會扣了。

而對於公告中所提到的“放假安排”,該員工表示,目前工廠運轉正常,但員工大多在焦灼地等待下一步通知。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據瞭解,該公司並非要全員裁工,而是針對一些計件工人。因為訂單減少,收入也會減少。這個企業有200多個工人,具體受影響人數不好說。


02“民工荒”未去,“訂單荒”又來

顯然,蝴蝶的翅膀已經拍動。

很多人表示,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的遭遇,只是一個縮影。

2020 年開局的疫情深刻影響各行各業,聲光視訊行業也不例外。

經過30年來的高速發展,中國音響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音響設備的生產和出口大國。根據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統計,自1999年開始,我國電子音響產值以平均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至2006年,產值已達2069億元。

但是,受到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因素綜合影響,我國主要電子音響產品產值增速從2006年開始放緩。2010年以來,除2011年和2014年增速較快外,行業總體處於低速調整期,呈波動上升趨勢。2014年,由於國際市場的復甦和我國居民收入增長較快、網絡零售持續增長,國內國際市場均取得了良好的發展。2017年我國主要電子音響產品總產值約為3104億元,同比增長6.74%,其中耳機佔比約23%,較2016年提升3個百分點;主要電子音響產品出口總額為305億美元,同比增長6.27%。

圖表1:2017年主要電子音響產品產值及出口額情況(單位:億元,億美元,%)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對很多以出口為主或外銷佔比較大的音響企業來說,今年前2個月,受國內疫情影響,企業延期復工、延遲交貨,受到了疫情的第一波衝擊。現如今,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全面展開後,企業也開始加班加點生產,但歐美疫情開始蔓延,

外貿出口企業的訂單或取消或延遲,疫情的二次衝擊來臨。

不少企業認為復工復產是解決“訂單荒”的抓手。調研顯示,2月10日之後,企業陸續復工,政府對復工有嚴格要求,截至到3月上旬,復工率已經達到80%以上。但產能利用率不高,個別企業低於50%。

此外,企業新增訂單不足,多數企業訂單都是年前簽訂的,下游開工不足是訂單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上游原材料企業沒有復工,有的企業新產品交工時間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從市場結構看,電子音響行業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高,約佔全行業銷售收入的70%,且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共佔出口總額的50%左右。歐美乃至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多國個人消費支出也隨即收縮,從而對電子音響行業的出口影響較大。同時,疫情高發區的物流阻斷,也對大型設備的運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美譽的廣交會此前表示正常籌備,如今也將面臨延期。3月23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佈會,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在會上表示,考慮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特別是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

綜合目前的形勢來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這次疫情對外貿需求的衝擊很有可能會大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

據媒體報道:受國外疫情影響,3月中旬開始,有客戶陸續取消了訂單。而那些量大的客戶,暫時決定延期出貨。這對出口為主的公司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確實不小。

無助、迷茫,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這是如今很多出口型企業的真實狀態。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03五大建議為訂單迴流做準備

當然,也不是完全看不到希望。

疫情下大量居家用戶也為智能音箱市場的長期發展帶來了機會:豐富的影音內容資源成為買點,有助於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可以拓展出運動、教育等場景;營銷資源將轉移到線上渠道

IDC 諮詢近日發佈《IDC 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預計 2020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出貨量將同比下降 25.8%。不過對於全年的預估,IDC 表示出貨量將同比增長 9.8%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針對當下外貿企業面臨的困境,以下五點建議可供參考:

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儘量備足今後一段時間生產所需的上游半成品或原材料,謹防面臨供應鏈中斷難題;

從需求的角度來看,重點做好主要出口國需求下降帶來的產成品出口減少以及庫存增加的風險準備;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加強內部風險控制、優化制度體系、強化客戶資源的整合與管理和提升組織能力;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加強全球生產及供應鏈的多國佈局,對沖高度專業化分工帶來的單一國家供應鏈的生產風險;

從獲客渠道的角度來看,線下展會獲客已經行不通,各大B2B平臺發佈多項限制措施,佈局獨立站不僅是長遠計劃,更是當下剛需。

“民工荒”未過,“訂單荒”又來?這類企業慘遭第二波衝擊

總而言之,今年的形勢非常不樂觀,各企業除了藉助政策支持加快產品調運、以技術優勢提高產能和競爭力之外,也要抓住疫情期修煉內功,為訂單“迴流”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