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抗體檢測試劑和核酸檢測試劑,差別很大!


3月27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宣佈,緊急調查一家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生產企業。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此前一天,有國外媒體報道:西班牙和捷克兩國均報告“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錯誤率過高”的問題。這兩國所指的檢測試劑均來自深圳易瑞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西班牙多家醫院的實驗室稱:易瑞生物的檢測試劑“聲稱有80%以上的準確率”,但在實際操作中,準確率只有30%。

西班牙總共從易瑞生物手裡購買了34萬份檢測試劑。西班牙《國家報》報道說,由於檢測準確率實在太低,西班牙已經放棄使用這些10-15分鐘就能出結果的快速診斷試劑,改用需要4小時出結果的PCR核酸檢測。

捷克也買了差不多數量。《布拉格晨報》3月26日報道稱,捷克共從易瑞生物購買了200萬美元的檢測試劑,然而各種假陰性、假陽性的錯誤率高達80%。捷克也“被迫”用回了PCR核酸檢測,目前全國每天只能檢測900份。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1

2月20日的《寶安日報》上,有一篇新聞報道了易瑞生物這家深圳企業。

報道稱,”近日,易瑞生物利用自身在免疫層析技術上的優勢,快速響應,已成功研製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只需5-15分鐘即可得到檢測結果。”

易瑞生物在報道中披露了部分數據,稱“經初步驗證,該試劑盒與熒光PCR方法的陽性符合率83.56%,陰性符合率92.19%”。

這或許就是外媒報道中“80%準確率”的來源。

易瑞生物創立於2007年。2019年6月20日,易瑞生物公佈招股說明書,計劃在創業板上市。公司自己介紹,主營業務為食品安全精準快速檢測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產品主要應用於乳品、肉類、水產、糧油及水果蔬菜等食品領域以及對應的種養殖環節。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唯一與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可能扯上關係的,是公司稱,“能夠實現對致病微生物的高精度檢測”。

不管怎麼說,一家專注於食品檢測的企業,短時間內開發出了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不得不佩服該公司的科研能力。上述報道還稱,公司檢測試劑產品已通過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所的註冊檢驗,正在國家藥監局進行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報批。

按照國家對醫療器械的註冊管理辦法,易瑞生物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並未拿到國家的註冊證,其產品目前無法在國內銷售。

但是國外媒體報道稱,易瑞生物的病毒檢測試劑已經拿到了歐盟的CE認證,對歐洲市場銷售是可以的。

國外媒體報道“測不準”之後,中國駐西班牙大使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易瑞生物的新冠病毒檢測產品未獲得國家藥監局許可,也不在中國對西班牙醫療物資供應清單上。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易瑞生物在27日中午迅速做出回應,在其官方微信“快檢吧Bioeasy”發佈聲明: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易瑞生物將測不準的原因歸結為“西班牙醫生沒有嚴格按照操作使用說明來操作”。

西班牙方面認可了這一說法。西班牙衛生部於當地時間3月26號傍晚發佈最新聲明:繼續與易瑞生物合作,並決定更換另一批的產品。


2


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為何西班牙和捷克會感覺測不準呢?

在國內的新聞報道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是“核酸檢測”。

武漢疫情高發時,核酸檢測能力不足,引發大量疑似患者無法得到確診,一度引起輿論重點關注。隨著試劑生產能力、檢測能力的提升,2月21日開始核酸檢測才實現日清日結。

既然易瑞生物的檢測試劑有能力在10-15分鐘內檢出結果,為何當時沒能大規模推廣使用?

事實上,病毒檢測試劑可以分為三類,易瑞生物開發的是抗原和抗體檢測試劑,而不是核酸檢測試劑。

核酸是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它的“靈魂”。新冠病毒在接近人體細胞後,通過RNA核酸、利用人體細胞中的“原料”,合成出蛋白質外殼,複製出新的核酸,實現自身的繁殖增長。

核酸檢測多用熒光PCR法,也有其他方法。原理是找出病毒的RNA,轉錄出DNA,再對DNA進行探測。如果確定是病毒,那麼DNA就會發出熒光。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熒光PCR核酸檢測原理)

抗原和抗體檢測原理稍微簡單一些。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就是抗原,人體的B淋巴細胞遇到這個抗原後,會產能與其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體。人體一般在首次接觸抗原後4-5天后才能產生抗體,如果抗體數量不夠多,那人體就被抗原——也就是病毒打敗。

西班牙、捷克買了中國產的假檢測試劑?真相在這裡!

針對核酸的檢測,是最精準的;

針對抗原的檢測,需要考慮病毒蛋白質外殼不同部位(上圖M/N/E/S等)的結合程度,難以做到準確;

針對抗體的檢測,如果人體內抗體量不夠多,就會測不準。

截至3月27日,國家藥監局共發出22張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註冊證,其中,14個為核酸檢測試劑,8個為抗體檢測試劑,沒有抗原檢測試劑。

抗體檢測試劑有其優勢,比如操作簡便,對檢測人員和儀器要求低,15分鐘出結果等。但因為抗體不是感染後立刻產生,所以抗體檢測無法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只可以作為核酸檢測補充,對疑似病例起到協同檢測的作用。

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指南》試行第七版中,增加了抗體檢測。此前的六版《診療方案》,均只推薦核酸檢測這一種方法。這就是我國為何在疫情爆發初期檢測慢、但檢測十分準確的原因。

至於西班牙和捷克,從外媒報道可以看出,他們的PCR核酸檢測能力是很弱的。大概是他們把“新冠病毒抗體檢測“作為唯一的檢測依據,而且沒有結合核酸檢測來判斷,所以出現大量“測不準“的情況了吧。

真相可能就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