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有一對老年夫婦在現代化的世界裡過起了陶淵明一般的閒適生活,種想種的蔬菜瓜果,同大自然相知相伴。每天澆水施肥,生活在田園之中,內心充盈而飽滿。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這對老人是紀錄片《人生果實》中的津端夫婦。他們放下繁華大都市裡的一切,從零開始,建起了屬於自己的田園小屋,過著理想的生活。很多人看到表示羨慕了,自己也要過這樣的老年生活。但是先別急著下結論,人生有不一樣的活法,你真的想好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了嗎?

海子說,想要一間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三毛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選擇的人生也不同。

你想好答案了嗎?沒想好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影片《人生果實》中的別樣人生。

夢與冒險是平凡日子裡最好的調味劑

心中無夢,生活便會如一潭死水。影片《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是勇於追夢,敢於冒險的勇士。津端修一畢業於東京大學,曾任日本住宅公團首席建築師,本該是大眾眼中的精英男,卻沒有選擇精英路線,而是選擇了遵從自己的內心,追尋自己的夢。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他還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上班族時,曾向愛知縣春日井市的高藏寺新村提出保留樹林的建築理念,但當時的政府優先經濟發展,並未理會這一提案,於是他選擇了辭職圓夢。他和夫人尋了一處空地,種上各種花果蔬菜,在夢想的村莊裡生活了40多年,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

在旁人眼中他們的生活或許有些單調乏味,沒有什麼特別的娛樂活動,每天就是澆水、施肥、採摘、吃飯、睡覺,但每一個細節裡都藏著夢和冒險的味道。

津端先生拒絕用金屬勺子,一定要使用木勺子。聽起來挺傲嬌的,但是仔細一想,用木勺子其實是親近自然的一種方式,暗含著老先生對自然的熱愛。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他們為每一棵花草樹木掛上牌子,用“報春草,是春天哦”之類的可愛口吻,描繪出夢裡蔬果的可愛模樣。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兩位老人更是為鳥兒放置了專門的水缸,讓它們來這裡喝水。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恍然如一場夢境。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津端先生買東西后還會給店主寫信,表示感謝。他們的生活既有詩情畫意,又有濃濃的溫情。

但是如果你認為詩情畫意和溫情等同於平平淡淡,那就錯了。

他們的生活還充滿了冒險,日常燒菜燒飯不用微波爐這樣的現代化電器,而是用著幾十年前的鐵鍋。對於現代人來說,使用這些老工具似乎是一項挑戰,但兩位老人愣是用這些老舊的工具燒出了各類美味佳餚。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其實生活鮮有重大變化,平日裡用的餐具,吃的食物,基本是有限個選項的無限重複,但若是你能懷揣著夢去冒險,人生會變得精彩萬分。

追夢之路要不緊不慢,靜待開花結果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夢不去追逐,就永遠不會成為現實。如果把人的一生看作是種植果實的一生,那麼我們要經歷四個階段:選種、澆水施肥、呵護成長、收穫碩果。

選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誠然,生命中的誘惑太多,選擇也太多,我們很容易在煩亂的世界中迷失自己。

畢淑敏在選擇自己的人生路上,用了五張紙,每張紙上寫下自己想要的五樣東西,再一條條地劃掉你想要的東西,直到剩下最後一樣。一開始會非常順利,越到後面就越難,但當你痛下狠心,留下最後一張紙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切都敞亮了。你捨不得丟棄的,就是你最想要的。

畢淑敏選擇了筆,也選擇了與文字相伴的一生。而《人生果實》中的津端夫婦,選擇與大自然相伴過完一生。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選好了要種的樹木,接下來就是澆水施肥,補充水分和養分,但在這一過程中要警惕欲速則不達。正如影片所說,孜孜不倦,不緊不慢才是正道。

美麗的田園最初只是一塊不毛之地,沒有一丁點草木,只有冷冰冰的黃土。慢慢地建起了屋子,種下了樹木,最後成了一片世外桃源。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人生從來是段漫長的旅程,慢慢走,總能走到想去的地方的。

呵護成長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雜草和蟲子就是人生中的破壞者,會影響果樹的生長。結果之前,果樹會碰見好多次危機時刻,而只有熬過這些時刻,果樹才能開始結果。

到了果子成熟的時節,自然會有相應的果實。有什麼因,結什麼果,前面的每一步都走踏實了,生活也不會太虧待你。

因為一個獨特選擇,收穫的果實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選擇是雙向的,我們選擇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生活也會給你更為廣闊的選擇,帶給你與眾不同的人生果實。

津端先生是個有趣的老頑童,他還在讀書的時候,便順著自己的心意,和小夥伴一同揚帆玩耍,正巧認識了釀酒坊的英子。

英子為他的自在幽默打動,沒多久就和他結了婚。他們婚後的生活雖然貧窮,卻充滿著冒險,賺錢不是為了改善生活,而是為了買得起想要的帆船,能過上理想中的生活。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津端的一生肆意自在,隨心而動,吸引了和他同頻的英子。而生活也給了他更多的驚喜,除了自己努力建起的田園,出版了《積存時間的生活》《明日也是小陽春》等記錄日常生活和心情的隨筆集,還有這部紀錄片《人生果實》讓更多的人見證了他們的生活。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與自然和諧相處並不難,保留樹林的建築理念可以實現。

年逾古稀,津端用執著耕耘的一生過上了理想的人生,並將這份理想傳到每一個人的手中。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他們很實誠地說,沒有錢留給孩子,但是這片土地是給他們最好的財富。這片土地是理想主義者延綿不絕的希望。

是啊,這世界上有兩類人,一類是理想主義者,一類是現實主義者。現實主義者立足於當下,順勢而為,而理想主義者與當下格格不入,他們的理念往往沒有實現的基礎。

但改變這個世界的恰恰是這樣的理想主義者。愛迪生髮明瞭電燈,讓大家意識到,過去點蠟燭的方式實在是效率低下。喬布斯創造了蘋果,讓大家恍然大悟,手機原來可以是這樣的。津端創造了田園生活,讓大家眼前一亮,生活原來還可以這樣精彩。

你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人生果實中的兩位老人給了我們一個典範

人生的果實,並不是種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或許你能得到的遠在你的意料之外。

只是從現在起,和津端夫婦一道,一點一點,不緊不慢地耕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