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十,徒步87天627英里,尋找生活的真諦—《一個人的朝聖》


年近七十,徒步87天627英里,尋找生活的真諦—《一個人的朝聖》

翻開蕾秋•喬伊斯的《一個人的朝聖》。關於信仰、關於原諒、關於人性、關於生活的真諦都會在你翻開這本書一頁接著一頁,慢慢擊中你,直到讓你長久地陷入沉默。

如果,你的生活已經陷入了一種設定好的軌跡,循環往復地向前行進;

如果,你現在難以察覺花何時開花、愛人何時漂亮,忘了當年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墜入愛河,忘了你咧著嘴傻笑的模樣;

又或者你忘了該如何跟陌生人打交道,已經感知不到生命中那些小細節帶給你的觸動……那麼隨小編來看看這本關於尋找的書

年近七十,徒步87天627英里,尋找生活的真諦—《一個人的朝聖》

哈羅德•弗萊,一個退了休的65歲老男人,日子就像沉寂的一口大鐘,日復一日沉悶地敲出渾厚無生機的迴音。曾經深愛她的妻子二十年來與他分房睡,他的兒子也不願意與他對話。

直到那封改變一切的信從遙遠的貝里克寄來。拆開信的瞬間,他“嘴微微張著,臉色蒼白”,信是奎妮寄來的,她得了癌症,這封信是來告別的。奎妮是哈羅德從前一起共事過的同事。他竟不知該怎樣回覆這樣一封信,一切都顯得那麼無力,他只能寫一句“親愛的奎妮:謝謝你的來信。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很抱歉。”然後走上去郵局的路。

路過一個又一個郵筒,每次他都不想就這樣投遞出這樣的一封對奎妮毫無幫助和安慰的信,於是,他越走越遠,他穿著自己的帆船鞋,沒有像樣的徒步鞋,沒有指南針、沒有睡袋、沒有手杖,甚至沒有手機,就這樣上路了……開啟了一段堅持不懈的旅程

一路行來,為他注入了活力,煥發了生機。他看到了滿是生機的世界;

他不得不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並接受著陌生人的各種不可思議,看到許多看似光鮮亮麗外表下的無奈痛苦以及脆弱無助,他理解他們;他盡情傾聽,從每個人身上吸收一些東西。

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過去很多年來努力迴避的記憶,任由這些回憶在他腦子裡絮絮叨叨,鮮活而跳躍,充滿了能量。

他逼著自己不斷審視自己的內心,直視自己的性格缺陷,不斷為自己曾經的無可挽回的過錯自責、愧悔、痛苦,並且在一次次叩問自己的同時不斷思考自己的來處與歸途,終於覺醒,終於接納了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坦然面對眾人,自信而勇敢地面對生活。

他發現:當一個人與熟悉的生活疏離,成為一個過客,陌生的事物都會被賦予新的意義。明白了這點,保持真我,誠實地做自己而不是扮演成其他任何人,任何的給予和接受都是生命的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

“既超然物外又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既和這個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又不過是個匆匆過客。”

生活中的我們有時腳步輕快堅定,有時步履蹣跚寸步難行,有時身心俱疲萬念俱灰,有時咬牙堅持負重前行……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去原諒自己的過錯,原諒帶給我們傷害的人和事,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和有缺憾的生活。

一個人的朝聖,其實就是一個人內心淨化的過程。沒有同行者,沒有經驗之談,只是在自己初心的指引下,向著遠方,去尋找自己的內心,去接受不完美、學會原諒、愛和被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