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暴跌,全球企業或將損失半個美國GDP

近期全球市場大震盪,自3月9日開啟大跌大漲後一路持續到3月20日。期間美股共發生4次熔斷,而此前美股歷史上也僅有1次熔斷。

除了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原油、商品期貨等等也沒能避免,甚至有少數品種短短几個交易日下跌超過50%,可見本輪市場下跌之劇烈。

史詩級暴跌,全球企業或將損失半個美國GDP

這場10天4次熔斷的史詩級股災,能否引爆經濟危機?

單從股市表現來看,這次股市下跌速度超過1929年大危機和1987年股災,回撤幅度超過1929年和2008年大危機兩次大危機,快速逼近1987年股災,而全球疫情的持續蔓延也迫使許多公司經營陷入停滯,華爾街普遍認為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幾乎已成定局。

十年輪迴

全球響徹大蕭條的警報

從2009年3月9日到2020年2月市場的最高點,代表美股風向標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了359.13%、408.93%和677.36%。過去近11年的時間,上述三大股指的年化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4.94%、16%和20.57%

2019年底,人們回顧美國股市當年的業績時總結說:美股飆升、屢創歷史新高。但進入2020年後,美國三大股指繼續屢創新高,分析師之間彼此辯論的內容最多是:市場到底是被高估了?還是被極端高估了?這個辯論一直持續到2020年2月之前。

2月中旬後,全球股市在疫情擴散和油價大跌的影響下出現暴跌,多次觸發熔斷,同時引發跨資產的大幅波動。

金融市場大起大落,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世界衛生組織3月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

與此同時,華爾街短暫急促的失重,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從2月19日的高點摔入熊市,暴露了疫情這個前所未有的挑戰。瘟疫大流行的歷史提供的前車之鑑是:股市崩潰和經濟危機相伴相隨。

此次疫情的公共危機引起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除歐元和日元外的幾乎所有貨幣兌美元比值的大幅下滑。

一切僅僅是開始,更大的危機還在醞釀之中。公共衛生危機正在拖累中國、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經濟衰退短期不可避免。

危機已經切切實實地發生了,說沒有進入金融危機是無稽之談。這一次的下跌是史無前例的,包括1929年,1987年,2008年,都沒有這麼快速的暴跌。美股三個星期幾乎跌了1/3,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3月22日,國際市場開盤更是"暴動"。美股指期貨跌超5%,觸及下跌熔斷限制,道指期貨低開近千點。短期恐慌情緒與結構性失衡相疊加,沒有人知道美股何時企穩,以及這會否是全球大蕭條的第一聲警哨。

大數據時代的恐慌

我們再看宏觀,採用新穎的大數據方式判斷疫情帶來的情緒和它對市場的影響。

通過全球情緒的指標,在2月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全球的央行和華爾街的投資者都傾向於相信,疫情是中國的關切,是中國經濟的威脅。直到2月的最後一週,美國股市才被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懼所籠罩。

當新型冠狀病毒實現了在世界六大洲的蔓延後,終於在2月27日成為影響全球經濟走勢的主要敘事。因新冠肺炎疫情,IMF可能在下一次全球經濟展望中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評級機構穆迪公司認為,市場投資者已開始為全球經濟衰退定價,至少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收益。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經濟衰退就難以避免。

"在我們有生之年從未發生過的事情……我們面臨的是一場危機。" 全球的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近日在 CNBC 採訪中說道,"我們現在估計,在美國,公司層面的損失大約在4萬億美元左右,全球大概有12萬億美元。"

史詩級暴跌,全球企業或將損失半個美國GDP

截至 2019 年底,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 21 萬億美元。這意味著,該預計顯示,本次危機將為全球企業帶來約摺合美國GDP的一半的經濟損失。

與此同時,全球多家機構及分析師也認為全球疫情的持續蔓延迫使許多公司經營陷入停滯,華爾街普遍認為經濟陷入衰退幾乎已成定局。

目前,海外市場超賣的程度已經到達歷史最高水平,但是市場情緒極度低迷。在過去,超賣往往意味著會出現超跌反彈。可是過去幾周,市場只出現了幾次短暫的技術反彈。信用息差、美元強勢以及標的股票相對於相應ETF的折價都表明,市場內部結構已經崩潰。

與此同時,達里奧也發表文章呼籲投資者重視此次冠狀病毒帶來的風險,"冠狀病毒是一個獨特的事件,投資者應該防範冠狀病毒升級到類似1918年那場大流感的水平。那些低估了疫情發展的人可能會因此遭受損失。這是一個在100年才發生一次的災難性事件。

在大數據行情分析中,交易醫生DR.FX軟件也起了一定性的作用,目標為投資者打造詳細的大數據的分析,並有一對一名師分析師,助你投資路上一帆風順。

史詩級暴跌,全球企業或將損失半個美國GDP

交易醫生DR.FX"是一款基於投資者過去某一特定時間斷內的交易記錄,從交易大數據角度去分析投資者偏好,分析得出的個人投資者的交易習慣風格,並且找到投資者自身交易的優勢和劣勢。在劣勢方面,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呈現問題以及指出修正的方向,用專業的規範化的方法去幫助指導用戶修正自身的交易行為,讓廣大投資者用戶朝著客觀理性地投資交易手法和持續穩定盈利的目標更靠近一步。

看到最後,此次疫情的衝擊不同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那時金融體系內部出了問題,過多的槓桿積累了大量泡沫。這次很大程度上則是"外生"事件,這一點對美國、中國、歐洲等都一樣。

如果經濟危機能夠避免,那麼經濟衰退則無法阻擋。預計,資本邊際收益率遞減規律再次發揮作用,新一輪的週期性衰退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