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2月初,在復工時間屢次推遲的時候,嘉麟傑(002486.SZ)先是接到了上海市金山區經濟委員會要求生產疫情防控一次性隔離服的訂單,首筆訂單5萬件並要求在2月4日晚交付。2月6日,嘉麟傑再次發佈公告稱收到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經信委)《生產能力應急徵用通知書》,即日起全力做好原材料、人員調配,所生產的設計疫情防控的物資需經同意後向市場供給。


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值得一提的是,經信委也表示因此給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會依法予以合理補償。彼時疫情當下,在各行各業陷入沒有客流、缺乏訂單、運力不足和現金流緊張等問題時,這筆來自政府的大訂單對嘉麟傑無疑是天降喜事。


畢竟在嘉麟傑三季報的業績預測中,2019年公司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1000萬-2000萬,而上年同期還盈利1757.87萬,同比下降156.89%-213.77%,而自從2015年以後,嘉麟傑一季度基本都是大額虧損狀態,如今的疫情原本可能會讓本就虧損的嘉麟傑“雪上加霜”。


雖然嘉麟傑一直以面料生產、銷售為主業,但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嘉麟傑以往並沒有覆蓋防護服生產業務,在被徵用的同時子公司上海嘉麟傑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嘉麟傑)受到當地監管局核發的相關醫療器械備案憑證,據天眼查顯示,一週後上海嘉麟傑就變更了經營範圍,新增“隔離服生產”、“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


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受此消息影響,二級市場上嘉麟傑股價開始上揚,最高時較年後開盤漲幅近116%。據嘉麟傑3月10日發佈的減持結果公告顯示,在2月7日-10日之間,控股股東上海國駿幾乎同時減持343.34萬股,而其一致行動人東旭集團也在去年12月末至公告日前累計減持616.56萬股。


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代工優衣庫、阿迪達斯,

主業遇緊,現金流承壓


嘉麟傑原本的主業是從事運動、休閒領域高端針織面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各類高檔時裝的生產和銷售,包括起絨類面料、高檔羊毛面料、功能性運動面料等以及滌綸、尼龍和羊毛的品類的成衣。


從2019年半年報看來,成衣的銷售額佔到總營收70%以上,面料反而只佔少部分,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嘉麟傑有73.36%的營收來自海外,內銷收入只佔不足3成,在國外疫情開始盛行,門店紛紛停業時,必然會對營收造成不小的影響。


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事實也是如此,嘉麟傑面料業務的主要客戶為美國Milliken公司旗下高端面料品牌“POLARTEC.LLC”,2018年時來自POLARTEC.LLC的收入佔公司面料銷售收入69.46%,而成衣業務的主要客戶則為ICEBREAKERNZ LTD.、唯品會、優衣庫等,在互動易平臺回覆投資者時,董秘表示公司也承接了阿迪達斯等品牌的代工業務,並且生產的相關產品全部外銷。


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近期,國外疫情開始爆發,歐美時尚零售商紛紛採取措施減輕銷售衝擊和庫存壓力,包括削減服裝工廠的訂單、打折促銷等措施。近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宣佈從3月17日起,美國境內50家門店全部暫停營業,此前優衣庫還關閉了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門店,另一邊耐克也關閉了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零售門店,阿迪達斯緊隨其後也將歐洲和北美的全部直營門店暫停營業。


另一家優衣庫、阿迪達斯等品牌的代工廠申洲國際(HK.2313)在財報中表示“疫情對相關客戶的收入影響尚難評估”,雖然暫時產能利用率未受重大影響,但若疫情短期內不能得到控制,未來將可能會有所影響。


對於嘉麟傑也是一樣的結果,從2018年年報來看,前5大客戶銷售佔總營收比例高達61.78%,其中成衣客戶銷售佔比約43.68%,而近日,在互動易平臺上嘉麟傑董秘唯獨跳過沒有正面回應關於國外正常業務訂單是否被大規模取消的質疑,不過在27日的公告中嘉麟傑稱暫時尚未發生境外客戶因疫情導致訂單取消的情況,但公司產品外銷地包括韓國、意大利等疫情“重災區”,未來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另外,來自政府的大單某種程度上也挽救了嘉麟傑的現金流,2017年年報時公司經營現金流淨流出2460萬,回覆問詢函時甩鍋給虧損子公司,但事實證明,在剝離虧損資產之後,2018年經營現金淨流出略有收窄,但隨後又出現反彈,2019年三季報顯示,合併年初至報告期末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6110.77萬,換句話說嘉麟傑本身經營現金流問題並沒有解決。


停止徵用後,忙裡偷閒,

籌劃防護物資生產出口


在各地醫療隊陸續撤回,湖北逐漸解封之後,國內對於隔離服等防護用品的需求量也逐漸下降,3月27日嘉麟傑收到了上海經信委終止徵用產能的通知書,目前上海市已停止對公司產能的徵用,以後將自行安排生產與銷售,此前董秘曾回應在徵用階段時,嘉麟傑所生產的全部隔離服與隔離帽等防護物資並不能夠對外供貨和出口。


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同時在公告中嘉麟傑也給出了後續業務的安排生產計劃,除了趕緊彌補此前徵用產能期間原有主營業務訂單的排產,已有資質的子公司上海嘉麟傑還將繼續進行疫情防護相關產品的生產及銷售。


3月13日,嘉麟傑在原有隔離服帽生產的基礎上另外成立了新公司北京宜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宜千),短期內將投資建設兩條口罩生產線,未來將開拓個人健康防護產品相關業務,據天眼查顯示,在公司經營範圍中也顯示只能生產第二類醫療器械,疫情除了給嘉麟傑帶來訂單之外,可能也給了它的業績一條出路。


疫能載舟,亦能覆舟


值得一提的是,3月23日時董秘曾表示當時嘉麟傑隔離服產能為2萬件/天,醫用帽產能為4萬件/天,雖然需要根據政府下達的提貨單進行排產,每日銷量有所波動,但這已經是全部徵用後的最大產能了,徵用期間嘉麟傑暫停了原有主業全部訂單的排產,但目前已有訂單基本都需要在上半年交貨,在徵用結束後馬不停蹄彌補產量缺口時,未來能夠生產出口防護物資的產能將會大打折扣,並且嘉麟傑也透露雖然已經與國外的潛在客戶進行前期接觸,但能否轉變為訂單還不確定。


另外,截至目前上海嘉麟傑早已經拿到了我國的出口資質,但相關產品的CE證書和FDA證書還沒有申請結果,據界面新聞報道,歐盟關於個人防護口罩(非醫療器械)進口的認證時間通常為半年左右,而非無菌醫用口罩認證需要2-3個月,無菌醫用口罩認證則長達1-2年。


目前,由於出口需求大,國內協助申報認證的第三方諮詢機構出現向企業頒發非法規授權或不具備相關資質的認證公告機構頒發認證證書的現象,不過,20日偶們發佈應急審批法規,即使符合評價還未完成,也可以允許在一定時間內進行銷售,但將會重點抽查防疫類產品。而有關業內人士也表示,疫情結束後,頒發了違規證書的認證機構和不合規口罩可能會迎來一波清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