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一天連摔2架飛機:一架是經典的蘇-27,另一架是L39教練機

摔飛機這種事情在世界上很多空軍大國都很常見,只不過有頻率高低之分。常年霸佔摔飛機榜榜首的毫無疑問是號稱擁有著"世界第四大空軍"的印度,就在去年他們還摔過蘇-30MKI,而且在二月份的空戰中被巴基斯坦打下來兩架飛機。不過作為印度空軍裝備的最大供應商,俄羅斯近些年來也有"印度化"的趨勢,除了空天軍和海軍航空兵之外,民航客機發生的墜毀事故也不少,這裡要指出的是,網絡上關於俄羅斯航空的段子大多數是虛構出來的,但是飛俄羅斯境內航線的航空公司客機事故率高卻是真的。

俄軍一天連摔2架飛機:一架是經典的蘇-27,另一架是L39教練機

(俄軍蘇-27戰機)

就在全球範圍內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目前俄羅斯境內的疫情也不容樂觀,截止到3月27日其境內的總確診人數已經上升到了840例,每天都在以數十人確診的速度新增),俄羅斯為了防止疫情在本土擴散,已經決定停止一切國際航線,並且不允許任何外國人入境。然而沒想到俄空天軍又出了大事,就在3月25日當天,俄軍在一天之內連摔了兩架飛機,一架是經典的蘇-27,另一架是L39教練機。

俄軍一天連摔2架飛機:一架是經典的蘇-27,另一架是L39教練機

(蘇-27戰鬥機)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透露,3月25日下午4點左右,一架L-39"信天翁"高級教練機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位於庫班河南部,歷來有俄羅斯南部首都的美譽,距離亞速海和黑海都挺近)執行例行飛行訓練任務時墜毀,飛行員不幸遇難,當時這架飛機並沒有攜帶彈藥,隨後搜救人員已經趕往事故現場,目前具體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俄軍一天連摔2架飛機:一架是經典的蘇-27,另一架是L39教練機

(L-39教練機)

L-39"信天翁"高級教練機原產地並不是蘇聯俄羅斯,而是冷戰時期屬於東歐陣營的捷克。捷克沃多喬迪公司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成功研發了這款極為經典的高級教練機,其於1968年首飛,生產工作一直持續到1999年才停止。蘇聯空軍一度將其當成主力教練機來使用,在某些中小國家"信天翁"還要扮演輕型對地攻擊機的角色。不過截止到目前L-39已經出現了嚴重老化過時的情況,而且不適合現代戰爭了。就在不久前土耳其發動的所謂"春天之盾"軍事行動中,一架隸屬於敘利亞空軍的L-39教練機在毫無反應的情況下被土耳其F-16擊落,就足以說明問題。

俄軍一天連摔2架飛機:一架是經典的蘇-27,另一架是L39教練機

(L-39教練機)

另一架發生墜毀事故的飛機則是極為經典的機型蘇-27,25日晚8點左右一架蘇-27殲擊機在距離費奧多西亞(位於克里米亞半島上的一箇中型城市)50公里外的黑海海域執行例行飛行任務時突然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初步判斷是墜落入了黑海中,隨後俄緊急情況部派出了米-26和米-8直升機前往事發地點進行搜索,不過由於天氣狀況十分糟糕,搜救難度相當大。一天墜毀兩架戰機這種事情,在俄空天軍歷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

俄軍一天連摔2架飛機:一架是經典的蘇-27,另一架是L39教練機

("逆火"戰略轟炸機墜毀)

事實上這也是如今俄空天軍整體狀況惡化的一個縮影而已,由於長期以來缺乏資金和高頻率的維護,再加上飛機年事已高,發生類似事故並不讓人感到十分意外。就在去年12月月底的時候,俄軍第一架蘇-57的量產型號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附近墜毀,去年年初的時候,兩架俄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韃靼海峽上空相撞墜毀,隨後數天又出現了圖-22M3"逆火"戰略轟炸機在摩爾曼斯克附近基地墜毀的情況。如今俄空天軍雖然規模龐大,但主力機型已經出現嚴重老化的情況,其新鮮血液注入的速度還是遠遠趕不上衰落的速度。未來蘇-35S、圖-160M/M2、蘇-57以及PAK-DA才是俄空天軍的復興希望,但是這副老化的軀幹何時才能滿血復活,依舊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