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披頭士是誰?你不可能不知道。

無論你在哪個搜索引擎輸入“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排名第一的永遠是The Beatles。甚至還有有人說,如果沒有披頭士,全世界90%的樂隊都不會存在。

他們是第一支從英國登陸美國並引發世界各地樂迷爭相追逐的樂隊;

第一支在棒球場辦「巨型搖滾演唱會」的樂隊;

第一支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的樂隊。他們甚至讓「披頭士狂熱」(Beatlemania)這個詞句被正式收錄於字典中。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認識披頭士樂隊的方式太多了,即使你可能不瞭解搖滾,也不粉樂隊,但你一定聽說過披頭士樂隊。也許是艾比路上的那張經典照片,也許是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8萬人齊聲合唱的《hey Jude》,也許是英語課本上的介紹……

總之,披頭士無所不在。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成立於1960年,解散於1970年的披頭士樂隊,用短短十年創造了不朽的傳奇,成為粉絲心中永恆的精神icon。專屬的文化博物館,主題咖啡廳,品牌聯名T恤,主題電影……這個世紀的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著披頭士!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大家好,我是保羅·麥卡特尼,我是彈貝斯的。”

“我是喬治·哈里森,我彈獨奏吉他。”

“我是林戈·斯塔爾,我是打鼓的。”

“我是約翰·列儂,事實上我吉他彈得更好。”

作出上面這段自我介紹的時候,這四個少年已經紅了,從利物浦中心紅到全國乃至全世界。

如果披頭士出生在現在,那他們一定是讓媒體又愛又恨的藝人。用現在的話說,披頭士就是愛豆中的“泥石流”,他們完全沒有把自己當巨星,他們清醒得不像是一夜爆紅的少年。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讓記者又愛又恨的金句梗王

BoysThe Beatles - Greatest Hits

“我們可能明天就會被忘掉,也可能會大受歡迎。”

當時的披頭士有多紅?在沒有網絡媒介傳播,甚至連電視媒體都還沒很發達,追星行蹤主要靠口口相傳的年代,披頭士所到之處,都充滿尖叫聲。披頭士的出現,幾度讓當地安保失控,現場粉絲擠到受傷送醫也要見到他們,聽他們唱歌。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這四個少年,成長在二戰轟炸過的土地上,從最最普通的工人家庭走出來,成了全世界歌迷擁護的中心。一夜爆紅和年少輕狂的組合,是老天的眷顧,也是老天的考驗,因為這樣的組合一不小心就會轉化成墮落的催化劑。

但在這四個“沒皮沒臉”的少年身上,我只看得到符合年齡的陽光和超乎年齡的清醒。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當主持人問:“你們是否會擔心你們的粉絲移情別戀?”

他們一臉不可思議地笑道:“擔心這樣的事情太愚蠢了,不值得為這樣的事睡不著覺,不是嗎?我們可能明天就會被忘掉,也可能會大受歡迎。”

而當主持人問他們保持舞臺熱情有多難時,他們的回答是,“我們要多熱情有多熱情。”伴隨這句話的,還有極其爽朗的笑容。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沒有公關套路,反而就像是我們身邊任何熟悉的朋友會說出的話,他們完全沒有把自己放在巨星的位置上,真誠坦率。

在披頭士這裡,成名不是目的,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自由真誠,從中得到快樂才是。

解散50年,依然世界第一,這支樂隊為何能成為傳奇?


披頭士點燃一代又一代人的樂隊夢

樂隊用音樂給予我們勇敢向前

追求自由的力量

d'zzit × 披頭士

披頭士成立60週年之際

讓我們一起將樂隊之魂進行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