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美的”:陣痛中轉型,蛻變中騰飛

另類“美的”:陣痛中轉型,蛻變中騰飛

來源: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


作為一家誕生於1968年的老牌中國企業,有著50年發展歷史的美的仍能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更難得的是,在時代的洪流中,美的總能直面未知,然後摸索出一條令人稱奇的發展路徑。

去年,美的集團再次躋身世界500強,成為中國企業向國際企業轉型的經典樣本。當外界感嘆於美的集團戰略轉型全面開花之際,美的卻已在蓄力發起另一場面向未來的新戰役。

1.六年三次轉型:從家電製造商到全球科技集團


2011年,剛剛晉級“千億俱樂部”的美的,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那一年,在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近六成的情況下,其利潤僅增長了14%。2012年美的營收同比下降近27%。

轉型之路迫在眉睫,接過帥印的方洪波,開始了

“刮骨療毒”式改革。一刀切停止傳統的、粗放式的投資,啟動第一輪轉型升級,由純粹的製造型企業向科技企業轉型,進行以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投資佈局。

同時提出了對美的發展影響至深的“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三大戰略,從多元化迴歸專業化,重塑自身競爭力。

  • 效率提升:實現全價值運營

向效率搶效益,在“一個美的、一個體系、一個標準”的原則下,美的打通內外部的價值鏈,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發展的高效運營流程體系。

2011年前美的自動化程度幾乎為0,組裝一臺微波爐需要20分鐘,轉型後僅需9分鐘。通過優化經銷網絡,倉儲減至高峰期的九分之一,並形成了幹線物流、支線流通和區域配送業務的一體化能力,極大地縮短了美的空調從工廠至用戶手中的環節和流程。

美的家用空調的生產自動化率也從16.9%提升至2018年的50%,未來預計投入50億元,最終建成全智能工廠。美的智能工廠包括設備自動化、生產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動化、決策數據化五大維度,在這五大維度的建設中,攻破了8項世界級難題、17項行業級難題。

另類“美的”:陣痛中轉型,蛻變中騰飛

同時升級的不只是製造環節,為解決產品在零售、服務環節存在的低效運營,美的於2015年實施了“T+3”計劃,三天經銷商下訂單、三天備料、三天生產、三天配送發貨,週轉天數從15天縮短到9天,相較傳統週期縮短近一半時間,引領整個行業產銷模式的變革。此後,美的又馬不停蹄地與天貓、京東、蘇寧雲商等電商平臺達成戰略性合作,從而帶來零售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


  • 佈局海外:跨國併購提速未來

質量、規模、效益與效率的全面提升,為美的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全球一體化浪潮的襲來,美的開始主導第二輪轉型,由本土企業向全球化公司演進。

基於“自主擴張和全球併購”的雙輪驅動體系,在2016年開始,美的推進了一系列國際併購,通過整合全球優質資源,攜手行業頂尖合作伙伴來落地未來業務的佈局。

從競購GE家電業務,到拿下日本東芝;從打造智能工廠,到出海併購全球四大機器人巨頭之一的庫卡機器人;再到將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高創50%的股權收入囊中,一系列高歌猛進的舉動,標誌著美的正全面進入一個多品牌、全球化市場的精耕細作時代。


另類“美的”:陣痛中轉型,蛻變中騰飛

真正的全球化不僅是品牌的全球化,還是技術研發的全球化。

美的集團還與MIT、UCBerkeley、UIUC、Stanford、PurdueUniversity、清華、中科院等中外頂級科研機構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建立聯合實驗室深度展開技術合作,致力打造全球創新的生態系統。

隨著美的在國際上的攻城拔寨,海外版圖的聚力效應逐漸顯現。據2017年年報顯示,美的已向全球提供了超4億套產品,海外銷售額近總營收的一半,這些收購企業,在美的新興市場中的盈利佔比越來越大,單是庫卡,上半年實現營銷收入就達135.13億元,同比增加35%,淨利潤4.52億元。

通過潛心佈局,美的已具備上下游綜合優勢,成為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的科技集團。目前,美的產品基本覆蓋了家電行業的全產業鏈,在家電之外,機器人、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等產業也正形成規模化和體系化。

回望美的的轉型路徑,每條舉措看似獨立,實則環環相扣。一方面基於製造產業的根基,通過資本併購掌握上游核心資源,逆流而上進入機器人、自動化等領域;另一方面則基於用戶服務的根本,將內部供應鏈改造後成就為智慧供應鏈,徹底打通和拉近企業與市場、用戶的距離。

和一般製造企業的思路不同,美的並不急於從外部求突破,反而聚焦於企業內在發展的創新力再造和價值鏈重構,從而獲得家電製造業務上的新價值。


  • 覆蓋全產業鏈:打造“美的”版工業互聯網


站在全球科技集團的新起點上,美的集團發佈了2018年度戰略,以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為驅動,打造美的版工業互聯網。

美的認為,未來人與機器的關係將更加深入、更加融合,並逐步進入“人機新世代”。這意味著美的的全產業鏈將更加完整。

早在2015年內部會議上,方洪波就表示要尋找美的的第二跑道,把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化業務定為重中之重,啟動“智能製造+智慧家居”的“雙智戰略”。

為外界所不熟知的是,早在十年前,美的就已開始了對智造之路的踐行。2014年美的推出M-Smart智慧家居平臺之後,2015年3月推出了智慧家居白皮書。

2017年3月8日,美的於新產品戰略發佈會上演示了“未來廚房”,利用AI、人機交互技術,改變與家電互動的方式,甚至改變健康管理方式,真正開啟智慧廚房新生活。


另類“美的”:陣痛中轉型,蛻變中騰飛

與未來廚房相比,美的智能工廠則是另一種震撼,真正實現設備自動化、生產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動化、決策數據化,並可全程跟蹤訂單。

到2018年,美的智造有了更大膽的探索:不僅引進機器人、打造智能工廠,注重基於大數據的分析和打通、讓所有業務的互聯互通,更大力地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圈,向社會輸出能適應各類複雜生產應用場景的自動化及商業解決方案。

曾經一度,外界質疑美的收購庫卡的實質意義,但事實證明,同時擁有家電和機器人兩大產業板塊,讓美的與其他同行的眼界實力高下立見。從深遠上看,庫卡將幫助美的在機器人本體生產、工業自動化方案、系統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領域全面佈局,佔據工業4.0的制高點。


另類“美的”:陣痛中轉型,蛻變中騰飛

至此,美的版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已初具雛形,與大多供應商只提供電子或者單一行業產品與解決方案不同,美的並不侷限於裝備製造業,而是將產品與解決方案移植到電子、流水線及離散製造等其他領域,並已開始對外輸出解決方案。

沒有企業生而引領,縱觀美的數次重大戰略的落地,在切換和變革間,每一次美的總能踏準產業脈點和市場節奏的根本所在,在自我蛻變中更上一層。而其背後的秘訣,在於美的始終遵循最基本的現代企業發展規律,敬畏商業法則,時時關注科技與創新。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在向偉大企業攀登的路上,美的將繼續一往無前,正如方洪波所說:“山峰雖然陡峭,但我們必須攀登”。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互聯網、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另類“美的”:陣痛中轉型,蛻變中騰飛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