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各行業的科學家都做了什麼?

社會環境對人的生存有著很大的影響。若天下太平,歲月靜好,人們的生活便是美好的,哪怕過得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反之,若出現天災人禍,人們便過得水深火熱,每一天都忐忑不安。

今年形勢比較特殊,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世界範圍內爆發。在我們國家,全國人民嚴防戒備,眾志成城,一同抗擊疫情。

每當國家面臨危難,各行業的科學家便挺身而出。他們利用自己精湛的專業技能,為解決難題傾囊獻計。最終,各行各業默契合作,無縫對接,相互影響,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中。

抗擊疫情,各行業的科學家都做了什麼?

鍾南山院士

鍾南山,當下全世界最重要的科學家,沒有之一。

已經八十幾歲高齡的他,一直身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前沿。而這個名字,在17年前就已經對中國和全人類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是中國的英雄,是全世界的英雄。他如同超人,目前又開始帶領國家隊,拯救全世界。

抗擊疫情,各行業的科學家都做了什麼?

李蘭娟院士

在抗擊疫情中,這位73歲的女院士毫不猶豫地奔向戰“疫”第一線,率先提出武漢封城。

時下,她正和她的團隊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她2003年與非典、2013年與H7N9作搏鬥後,又一次奔赴戰“疫”最前線。


抗擊疫情,各行業的科學家都做了什麼?

每說到中國建築,人們總會用“基建狂魔”來形容。今年年初,面對數以萬計的病人,重災區的醫療設施和床位供應很是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基建狂魔”又一次跟時間賽跑,建設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而這兩座能收治幾千病人的醫院,從宣佈籌建到竣工交付,僅花費了整整10天。

在這“基建狂魔”速度的背後,是中國建築行業的科學家們所付出的努力。他們以萬鈞雷霆之勢,迅速打造著醫患人員的庇護所。

我所認識的,清華大學陸新徵教授團隊便參與了這兩座醫院的建設,例如:為實現臨時醫院排風環境的快速建模和分析,陸教授帶領他的科研團隊提出了臨時醫院排風環境影響的高效、低成本快速模擬方法,實現了臨時醫院的快速建模,利用雲平臺的高性能計算模擬有害空氣流動,為臨時醫院排風系統的總體規劃提供參考。

抗擊疫情,各行業的科學家都做了什麼?

清華大學陸新徵教授

各行業科學家的智慧,共同構築抵制這個邪惡之源的防線。今天我要在這裡,對我們的科學家們,表達深深的敬意。

毋庸置疑,科學家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群體,引導著人類的前進步伐!科學家是抗擊冠狀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