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最初是衝著凱特溫絲萊特去看的這部片子。

這是一部用婚外情的外皮來描述成長的優質劇情片,也是它讓凱特獲得了小金人的最佳女主提名。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任性,應揹負的責任以及人性的成長,儘管展現的是成人世界,卻讓我們看到了躲藏在成人內心當中的“孩子”形象——“Little Children”

電影名《Little Children》,中文譯名《身為人母》。

前者可以說是對全片的高度概括,後者則是以女性的視角去看待問題。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故事開始於一個普通的午後,四名母親帶著孩子在公園裡閒聊,字裡行間透露出她們的“中年危機”——與丈夫的“例行公事”以及生活的乏味。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但與其他三個喋喋不休的母親不同,凱特·溫絲萊特飾演的莎拉遊離於她們之外,安靜地聽著她們談論那些庸俗而又無聊的話題,目光時不時注視在不遠處玩耍的女兒。

莎拉並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母親,她完全不同於其他三位母親那樣對自己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馬大哈到連女兒的午飯都忘了,不得不從其他孩子那裡獲得分享。

這就是身為人母的莎拉每天都必須經歷的生活,她做得並不好且一點也不喜歡,甚至有些厭惡,她只是不得不屈就於這個生活角色之中。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這時,一個年輕英俊的父親帶著孩子走入園內,莎拉的注意力立馬被他吸引過去。

另外三個女人也目不轉睛地盯著他,並稱呼他為“舞會國王”。她們對他一無所知,只知道他之前也出現過,給她們平淡乏味的生活帶來了一絲誘惑。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為了尋找更大的刺激,她們還打賭莎拉不敢要那個男人的電話,誰知薩拉卻上了心,並藉此機會邁出大膽的一步,不僅要了電話, 還跟對方索吻成功。

他叫布萊德,是一名全職奶爸,這也是他第一次“越軌”。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兩人頓時感到有些尷尬,匆匆離開。

但這個吻卻讓他們各自的生活都起了漣漪,本來互不關聯的兩個人產生了微妙的聯繫。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整部電影似乎都在探討這個伴隨我們一生的疑問:“我究竟是應該按照別人希望的方式去做,還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做?”

布萊德就是如此,他本是法律系畢業生,卻考了兩年都沒有考到律師執照,正在準備第三次應戰。

他的妻子凱西則是主流社會中的成功人士,她希望布萊德能成為一名律師——另一個同樣符合主流社會價值觀的角色,但他只想在橄欖球場裡盡情揮灑汗水,就像還沒長大的孩子一樣……夫妻倆逐漸陌生,漸行漸遠。

布萊德想得到認同,而太過完美的妻子,讓他自己都不能認同自己。因此他需要建立另一個世界來完成對自己人格的重新確立。重拾年少時的運動如是,找個讓他沒有壓力的女人亦如是。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而莎拉的丈夫理查德則沉迷於網絡色情,經常對著不可名狀的圖片放飛自我……

某一天,莎拉誤打誤撞發現了這尷尬的一幕,無望和灰暗頓時籠罩在她的生活裡。

需知莎拉是個文學碩士,高出尋常的起點自然讓她心有不甘,可是為了丈夫和家庭,她又只能做一個家庭主婦,但她既無法從猥瑣的丈夫那裡得到安慰,更無法和周圍的主婦們取得心靈上的共鳴。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為了擺脫陰霾,莎拉特地訂購了一套紅色的緊身泳裝,假裝在游泳池偶遇布萊德。

就這樣,布萊德和莎拉,兩個不滿足於乏味生活,對另一半感到厭倦壓抑的人,開始以不同的藉口接近對方,日復一日地坐在游泳池邊的樹蔭下,擦出了激情的火花。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這是莎拉多年來最開心的時刻,她渴望得到他的情感共鳴,卻又想一直維持單純的朋友關係,不願意去打破目前的現狀,只是小心翼翼地探出一小步。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直到有一天,一場大雨來臨,在孩子們的酣睡下,兩人終於擁有了獨處的時光。

壓抑已久的兩個人糾纏在一起,繼而乾柴烈火。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禁果一旦嘗下,之後便無所顧忌。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女人的直覺是可怕的,凱西很快就察覺到丈夫和莎拉有不軌的跡象,於是請來莎拉一家共進晚餐,莎拉在餐桌上一不小心說漏了嘴,更堅定了她的懷疑,但她不動聲色,並沒有當場戳穿。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情到深處,布萊德提出要和莎拉私奔,他們想擺脫這一切,再也無法忍受這偷偷摸摸、溫水煮青蛙的生活。

莎拉又何嘗不這樣認為,她曾在讀書會上表示了對包法利夫人的欣賞,當其他人認定包法利夫人是個“蕩婦”時,她卻說包法利夫人是個女權主義者,不甘於平淡,有著對抉擇的渴望以及拒絕接受苦難的決心,通過不斷的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也是她現在想要追求的價值觀。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如果說莎拉和布萊德的婚外情是對既定道德規範的顛覆,那麼另外兩個人物:曾經誤殺孩子的退休警察拉里和猥褻兒童犯羅納德,他們的失控則是源於主流群體觀念的偏見和汙名化。

羅納德是影片中最底層、最慘烈的角色:一個有精神性性紊亂的病人,因為在兒童面前有暴露行為而被判刑,他的刑滿出獄讓這個看似平靜的小鎮再起波瀾,母親們都如臨大敵,所有人都害怕他、厭惡他、遠離他。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邊緣人,除了他的老母親梅,沒有人關心他。

而母親除了照顧他的衣食住行之外,還為他的終身大事操心——讓他和一名同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約會。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退休警察拉里則總是神經緊張、富有攻擊性,尤其是喜歡針對羅納德。

這也源於他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商場誤殺了一個揮舞玩具氣槍的孩子而遭眾人譴責,自己也因此患上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再也做不了警察。

之後,老婆帶著孩子回了孃家,打比賽狀態不好拖了球隊後腿,糟亂的人生讓拉里更加暴躁易怒,導致他對於猥褻孩童的羅納德十分痛恨,將所有怒火都傾瀉到了他身上。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就在莎拉和布萊德私奔前夕,小鎮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不再是警察的拉里為了表現得正義凜然,他發起了“反變態狂組織”,向社區發送傳單,不斷向另一個異類羅納德挑釁。一次拉里半夜拿著擴音器侮辱羅納德,羅納德的母親梅在與他的拉扯中不幸倒下,心臟病發作再也沒有起來。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第二天,羅納德第一次洗了碗,然後打開母親梅留給他的最後一封信,信裡寫的是“做個乖孩子”。

讀完後,羅納德開始失控,壓抑和痛苦在那一剎那終於全面爆發。

他拿起刀衝出家門,切掉了那個讓他不受控制的器官。用最極端的方式去除了自己認為自己壞死的部分,成為了母親想讓他成為的“乖孩子”。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莎拉和布萊德的私奔計劃也未能順利進行。

就在她帶著女兒準備去和布萊德見面的時候,在鞦韆旁遇見了傷心欲絕的羅納德,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深觸動了莎拉的心,讓她的母性得到甦醒。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而女兒的暫時走丟更是讓她意識到身為人母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她的身份終於得到了迴歸。

在與布萊德的出軌戀情中,莎拉曾幻想自己就是包法利夫人,最終私奔的決定,也被她自己解釋為對殘酷現實的反抗,她認為這是個勇敢而偉大的舉動。

然而,最終,當女兒的哭聲、當布萊德爽約、當羅納德的自殘同時在黑夜襲來的時候,她終於回到了現實。

她說“我們回家”。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布萊德則是在私奔過程中遇見了一群滑板男孩,在他們的鼓勵下,他踩上滑板,最後來了一個勇敢的飛躍。

受傷倒地的他終於意識到,原來那並不是真正的愛情,那只是逃避現實壓力的藉口罷了,自己尋求的不過是一場刺激。

在那一刻,他釋放了自我,同樣迴歸了原本的身份。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而拉里,直到那次衝突中,梅厲聲反駁他“我兒子再壞也不會殺死小孩”,他才徹底崩潰。

在幾年前他誤殺了拿玩具槍的小孩後,便再也無法承受這個現實,他一直在迴避,他一直希望用正義衛士的形象來讓人們忘記他誤殺小孩的現實,更重要的是他要讓自己忘記那段痛苦的歷史。

他也在迴避,直到他對羅納德的過激舉動導致了梅心臟病發作死去,他才回到了現實,最終正視了自己,在最危機的時刻解救了自殘的羅納德。

最後,是拉里將下體受傷的羅納德送到了醫院,同時為自己的心靈尋求到了救贖。

這兩個曾經犯過錯的人,殘酷地給我們展示了“越軌”後的艱難人生,一場為“越軌”所付出的代價,互相傷害、互相折磨,也互相依偎、互相救贖。

生活催逼我們成長,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有幾個“小孩子”能夠面對生活真正地長大成人?

我們自以為長大了,我們是否還在為生活中的不如意為自己尋找藉口,我們是否還在像孩子一樣逃避,我們是否還在為我們的逃避編織漂亮的理由和光環?

這部《身為人母》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母親身份的迴歸,也是在告訴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生存都有自己要堅持、保護、珍視的“孩子”,但“孩子”總要長大,他們在為自己任性付出代價的同時,也經歷了成長和洗禮。

過去無法改變,而未來總會有新的故事在某處發生,沒有人可以避免被社會化,沒有人可以一直是Little childr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