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我是"不沉的戰艦",此文是原創文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

關注",謝謝!

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精疲力竭的各方做出讓步,簽署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法國做為海軍第四強,假想敵也由原來的德國海軍轉變為意大利海軍,艦艇的建造重心由主力艦也變為輕型艦艇。在一戰到二戰期間,法國海軍服役3級輕巡洋艦和1級訓練用的輕巡洋艦,共11艘輕巡洋艦。因為假想的戰場定為地中海海域,作戰任務保衛法國本土到北非殖民地的運輸線,破壞對方運輸線,適當情況下和意大利主力艦隊決戰,所以這些輕巡洋艦比較注重航速武裝,續航能力不是很強。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各級輕巡洋艦的情況。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拉·加里索尼埃級輕巡洋艦隊

1、迪蓋·特魯安級輕巡洋艦(Duguay·Trouin)

迪蓋·特魯安級輕巡洋艦是法國海軍建造的第一級現代化輕巡洋艦,這是一種以意大利為假想敵,重視航速輕防護的偵察巡洋艦,後來規劃為輕巡洋艦。該級艦首次搭載使用重油為燃料的新型鍋爐和齒輪傳動式蒸汽輪機,4軸推進,航速高達33節。火炮採用了155mm作為主炮,口徑比國外同類型稍大,分裝在4座雙聯裝主炮塔,前二後二,揹負式佈置。裝甲防禦薄弱,舷側裝甲和水平裝甲只有20mm,甚至連驅逐艦的主炮也擋不住。該級艦採用了幹舷較高的船艏樓,適航性非常好,非常適合法國海軍保衛遠海殖民地。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迪蓋·特魯安號輕巡洋艦1945年狀態

  •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7249噸,滿載排水量9350噸;

主尺度:全長181.6米,全寬17.2米,吃水5.2米;

輸出功率:100000馬力,蒸汽輪機,四軸雙槳,航速:33節;

燃料搭載量:燃油1500噸,續航力3000海里/15節;

武備:4座雙聯裝155mm火炮,4座單裝75mm火炮,4座單裝13.2毫米火炮, 2座三聯裝550mm魚雷管;

裝甲:側弦20mm,甲板20mm,炮塔30mm,指揮塔30mm;

水上飛機1架,彈射器一臺;

艦員:578人;

同型艦:3艘。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拉莫特·皮克特號輕巡洋艦1939年在上海

  • 服役歷程:

Duguay·Trouin 迪蓋·特魯安號輕巡洋艦,1926年11月服役,1952年退役。

Lamotte·Picquet 拉莫特·皮克特號輕巡洋艦,1927年3月服役,1945年1月在越南被美國海軍擊沉。

Primaguet 普里茅蓋特號輕巡洋艦,1927年4月服役,1942年11月8日在卡薩布蘭卡被美國軍艦擊沉。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1945年拍攝的迪蓋·特魯安號輕巡洋艦

3艘輕巡洋艦服役後,都在本土艦隊服役,也輪流派到遠東海域執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迪蓋·特魯安號輕巡洋艦在東地中海的海域作戰,法國投降後,被英國扣押,然後在自由法國海軍服役。拉莫特·皮克特號輕巡洋艦在遠東海域,還曾參加對泰國的軍事行動,在大象島海戰中,重創泰國艦隊。普里茅蓋特號輕巡洋艦在大西洋和西地中海海域活動,法國投降後,留在北非,1942年盟軍在北非登陸時,進行了頑強抵抗,在薩布蘭卡被美國軍艦擊沉。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迪蓋·特魯安號輕巡洋艦1926年竣工時候的狀態

2、貞德號訓練巡洋艦(Jeanned'Arc)

法國建造了一級專門用於海軍學員遠海訓練的輕巡洋艦,該級艦雖然排水量相比迪蓋·特魯安級輕巡洋艦有所減少,但是主炮火力並沒有減少,配置和前者是一樣的,這是為了保證戰時能用於水面戰鬥,這也是後來劃分到輕巡洋艦的原因,不過該級艦動力遭到削減,裝甲防禦也削減不少,節省出的噸位用於學員的居住、訓練等設施.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貞德號訓練巡洋艦1939年的線圖

  •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6496噸,滿載排水量8950噸;

主尺度:全長170米,全寬17.7米,吃水6.4米;

輸出功率:32500馬力,蒸汽輪機,雙軸雙槳,航速:25節;

燃料搭載量:燃油1400噸,續航力5200海里/11節;

武備:4座雙聯裝155mm火炮,4座單裝75mm火炮,2座雙聯裝37mm火炮,4座三聯裝13.2毫米火炮, 2座單裝550mm魚雷管;

裝甲:舷側20mm,甲板20mm,炮塔30mm,指揮塔30mm;

水上飛機2架,彈射器一臺;

艦員:平時505+176人,戰時648人;

同型艦:1艘。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貞德號訓練巡洋艦1936年在溫哥華,艦尾覆蓋大量帆布用於遮陽

  • 服役歷程:

Jeanned'Arc 貞德號訓練巡洋艦,1931年9月服役,1965年退役。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1933年貞德號訓練巡洋艦環球航行在洛杉磯,給人一種客輪的感覺

貞德號訓練巡洋艦服役後,擔任了大量的訓練任務,為法國海軍培養出大量技術人才。二戰爆發後,在大西洋活動,參加了轉運國庫黃金行動,法國戰敗後,撤退到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後來參加了自由法國海軍,在大西洋地中海作戰,還參加了反攻法國本土行動,戰後繼續執行訓練任務。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戰後的貞德號訓練巡洋艦,1948年拍攝

關於二戰中法國海軍的假想敵意大利海軍的輕巡洋艦,可參考前面已發佈文章《 》。

3、貝爾汀級輕巡洋艦(Emile Bertin)

法國海軍建造完冥王星號佈雷巡洋艦,打算再建造一艘冥王星號改進型的佈雷巡洋艦,後來覺得有必要增強火力,承擔輕巡洋艦的作戰任務,所以設計成一艘攜帶大量水雷的輕巡洋艦。所以該級艦要比冥王星噸位增加1000噸以上,並且動力武裝都得到了加強。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貝爾汀號輕巡洋艦1935年的線圖

  •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5886噸,滿載排水量8480噸;

主尺度:全長177米,全寬16米,吃水6.6米;

輸出功率:102000馬力,蒸汽輪機,四軸雙槳,航速:34節;

燃料搭載量:燃油1360噸,續航力3600海里/15節;

武備:3座三聯裝152mm火炮,1座雙聯裝90mm火炮,2座單裝90mm火炮,4座雙聯裝37毫米火炮,4座三聯裝13.2mm火炮,2座三聯裝550mm魚雷管,可搭載水雷200

裝甲:舷側20mm,甲板20mm,炮塔30mm,指揮塔20mm;

水上飛機2架,彈射器一臺;

艦員:平時567人,戰時711人;

同型艦:1艘。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1943年在美國的貝爾汀號輕巡洋艦

  • 服役歷程:

EmileBertin 貝爾汀號輕巡洋艦,1931年8月開始建造,1935年1月服役,1959年退役。

該級艦服役後,一直在本土水域服役,法國戰敗的時候,在馬提尼克島,後來加入自由法國海軍,並在1943年8-12月在美國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之後就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執行作戰任務。戰後曾到越南執行任務,歸國後就開始擔任訓練艦。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戰後的貝爾汀號輕巡洋艦,此時作為訓練艦使用

4、拉·加里索尼埃級輕巡洋艦(La·Galissonniere)

20世紀30年代,法國海軍建造了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為配合該級戰列巡洋艦執行作戰任務,法國海軍設計新型巡洋艦,這就是拉·加里索尼埃級輕巡洋艦,該級艦在貝爾汀號輕巡洋艦基礎上放大改進而來,重點是增強該艦防禦,舷側裝甲增加到105mm,炮塔和指揮塔防禦也大幅度增強,當然,動力適當減弱,不過最高航速依然能達到31節以上。該級艦航空裝備也得到增強,設置了大型機庫,水上飛機可以搭載4架。火力上,主炮數量不變,高射炮數量增加一倍,這級巡洋艦可以說是法國最優秀的輕巡洋艦,也是世界上最標準的輕巡洋艦。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拉·加里索尼埃級輕巡洋艦1936年的線圖

  •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7600噸,滿載排水量9100噸;

主尺度:全長179.5米,全寬17.48米,吃水5.35米;

輸出功率:84000馬力,蒸汽輪機,雙軸雙槳,航速:31節;

燃料搭載量:燃油1569噸,續航力5440海里/15節;

武備:3座三聯裝152mm火炮,4座雙聯裝90mm火炮,4座雙聯裝37毫米火炮,4座三聯裝13.2mm火炮,2座雙聯裝550mm魚雷管;

裝甲:舷側105mm,甲板38mm,炮塔100mm,指揮塔95mm;

水上飛機4架,彈射器一臺;

艦員:平時540人,戰時764人;

同型艦:6艘。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蒙卡爾姆號輕巡洋艦1943年拍攝,此時已經在美國現代化改裝完成

  • 服役歷程:

La·Galissonniere 拉·加利索尼埃號輕巡洋艦,1931年12月開工,1936年1月服役,1942年11月27日在土倫港自沉,戰後打撈出拆毀。

Jean·de·Viene 讓·德·維埃納號輕巡洋艦,1931年12月開工,1937年2月服役,1942年11月27日在土倫港自沉,戰後打撈出拆毀。

Georges·Leygues 喬治·萊格號輕巡洋艦,1933年9月開工,1937年11月服役,1959年11月退役拆毀。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喬治·萊格號輕巡洋艦1940年拍攝

Marseillaise 馬賽曲號輕巡洋艦,1933年10月開工,1937年10月服役,1942年11月27日在土倫港自沉,戰後打撈出拆毀。

Gloire 光榮號輕巡洋艦,1933年11月開工,1937年11月服役,1959年11月退役拆毀。

Montcalm 蒙卡爾姆號輕巡洋艦,1933年11月開工,1937年11月服役,1957年退役後作為住宿船,1969年出售拆毀。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拉·加利索尼埃號輕巡洋艦在土倫港自沉,旁邊是斯特拉斯堡號戰列巡洋艦

拉·加里索尼埃級輕巡洋艦一共建造了6艘,是法國海軍的輕巡洋艦的主要力量,二戰爆發後,拉·加利索尼埃號輕巡洋艦、讓·德·維埃納號輕巡洋艦和馬賽曲號輕巡洋艦在地中海活動,其餘三艦在大西洋海域活動。法國戰敗後,為支援法國北非殖民地達喀爾,喬治·萊格號輕巡洋艦、蒙卡爾姆號輕巡洋艦和光榮號輕巡洋艦組成一支小型艦隊前往,也讓這三艦逃脫了後來的土倫港自沉。1943年,三艦加入自由法國海軍,隨後在美國進行了現代化改裝,然後就一直奮戰在反法西斯的前線,其中2艦還參加了諾曼底登陸,為光復法國本土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光榮號輕巡洋艦

結語

法國海軍的輕巡洋艦還是很有法蘭西戰艦特色的,雖然有拉·加里索尼埃級這樣的優秀輕巡洋艦,法國在二戰迅速戰敗,法國海軍也成為戰敗和談的砝碼,再出色的戰艦,最後也難免自沉在土倫港的淤泥裡。僅剩的輕巡洋艦,在自由法國的旗幟下,和盟軍一起,在反法西斯戰爭、光復法國本土中,用自己的炮火,為二戰法國海軍保留下最後的榮光。正如諾曼底登陸前艦長所下達的命令,"在這一刻,我們不得不向祖國的海岸開炮,但這是為了自由必須付出的代價,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會克盡自己的職責。法蘭西萬歲!"。

高盧前衛:法國二戰輕巡洋艦簡史

拉·加里索尼埃級輕巡洋艦

感興趣可以關注頭條號不沉的戰艦,下面的文章我會介紹二戰時期各國海軍艦艇的文章。喜歡我的文章幫忙點個贊,您的"贊"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大家!

  • 已發佈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