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漫畫家蔡志忠15歲那年,他帶著投漫畫稿賺來的250元稿費,到臺北畫漫畫、闖天涯。但很快他就面臨著學歷的問題,在他打算到以製作電視節目聞名的光啟社求職時,看到求才廣告上“大學相關科系畢業”一項條件時,立刻就傻眼了!不過他仍舊相信自己的實力,沒有理會這項學歷限制而參加了應徵的行列。結果他擊敗了另外29名應徵的大學畢業生,進入了光啟社。

從此,他在漫畫界的表現如異軍突起,尤其是他的“莊子說”“老子說”系列被譯成世界各國文字廣為流傳,他也一度是全臺灣納稅額最高的一位作家。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在連初中都沒念完的情況下,是什麼使他能有勇氣踏入我們這個文憑至上的社會?他說:“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適合做總統,有人適合掃地。如果適合掃地的人以做總統為人生目標,那隻會一生痛苦不堪,受盡挫折。而我,就是適合做一個漫畫家。”他從小就知道自己能畫,所以才儘早地畫,不停地畫,終究畫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蔡志忠的說法讓人想到了巴西的世界球王“黑珍珠”貝利,他曾經說:“我是天生踢球的,就像貝多芬是天生的音樂家一樣。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能夠真切地認識自己,是件多麼幸運的事!但別以為只有那些天才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平凡的人物,他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活得自在,活得快樂,這不也是一種成功嗎?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從師範大學畢業後,李森被分配到省重點高中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李森工作幹得不錯,領導也很重視他,可謂前途一片光明。但李森是個很要強的人,看著許多朋友已小有成就,就不願在三尺講臺上站一輩子。

第一年後,轉正通知一下來,李森就把停薪留職報告交了上去,然後跑到了南方。經朋友介紹,他到一家電子廠當上了人事主管。這個工作不需要什麼技術,主要是管資料、招工人,他自然能輕鬆應對。可過了幾天,他就發現各部門之間關係複雜而又微妙,不少人都老鄉找老鄉地結成了小團體,讓他這個人事主管很為難,一不小心就陷入尷尬境地。他必須花很多心思“玩平衡”。終於,他覺得自己不適合幹這樣的工作。

大概是他發表的文章和熟悉電腦操作的專長吸引了一個老闆, 他當上了這位老闆的秘書。工資比以前高,還經常有額外收入,但任務卻相當輕鬆,不過是給老闆寫寫講話稿和總結,和老闆一起去應酬。每逢有“工作重點”,就搞幾個大字報掛在公司裡。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不久,他就厭煩了,他厭煩是因為天天要寫那些自已不願意寫的東西。他覺得沒有拿到多少錢,卻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自信。 在接下來的兩年多里,他又先後幹過許多工作,卻一直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

後來,他想:不能再這樣亂碰瞎撞,這樣下去不但心裡很苦悶,而且到頭來必定一事無成。應該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然後努力專心地幹,或許能取得一些成印績。想起在學校時的工作成績和工作心情,他猛然驚醒,

其實自己原來是很適合做教師的。於是他就找了一所學校代課,又幹起了老本行。果然,一年後,因教學業績突出,其間他還發表了不少教育論文、散文,被轉成了正式教師。這兩年,他的工作很順利,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工作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僅僅在於你適不適合。幹自己適合乾的工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能真正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有一位小學老師,她從大學畢業後就想要教書,但是因為不是師範大學畢業生,當時沒有找到教書的機會,她便到日本留學,攻讀教育碩士學位。剛回國時,一時還找不到教職,她就到一家公司擔任日文秘書,很得老闆的信任,待遇也相當好。但是她仍不放棄想要教書的念頭。後來她去參加一所小學的教師招聘,考取後立刻就辭去了秘書的工作。

教書的薪水不如她擔任秘書的薪水多,周圍的朋友很不理解,以她的學歷絕對可以去教高中,為什麼要去教小學呢?她很堅定地說:“我就是因為喜歡小孩子才選擇這個工作的呀!”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有一回,一個熟人碰到她,問她近來如何。她興奮地答道:“今天我跟小朋友一起爬竹竿,我幾乎爬不.上去,全班的小朋友在底下喊‘老師加油!老師加油!’我終於爬上去了,這是我自己當學生的時候都做不到的事呢!”


這是一個多麼快樂、跟學生打成一片的好老師啊!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因為薪水或是其他因素而違背自己的願望,選擇做個秘書,就不會那麼快樂了。

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成功


在現代社會里,處處充滿著誘惑,能沿著自己的生活軌道毫不偏離地前進的人已經不多了。做自己想做的人, 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真正快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