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教育:全面復工下的職場思考

近日,疫情深水區武漢已經重啟,鐵路客運陸續啟動,全面復工有了更好的局面。相信我們回到“正常的生活”指日可待。同樣,我們也要做好準備,迎接新的職場啟程。

深海教育:全面復工下的職場思考

中華兒女向來吃苦耐勞,堅信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擾其前進的腳步,尚且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未來可期。但是眼下疫情短期的影響仍不樂觀,經濟處於半停擺狀態。日前,虎嗅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個人氣高的購物中心,包括西紅門薈聚中心、朝陽大悅城、合生匯等等。調查發現目前一線城市的購物中心的一樓一般都有較為穩定的客流,能恢復到疫情前的30%~40%左右,但三樓以上基本沒有閒逛顧客。

一線城市尚且如此,四五線城市估計商業仍處於幾乎停滯的狀態。據老家的朋友反饋,目前市級以下城市的餐飲等店鋪幾乎是線上外賣的形式運營,復工率不超過一半。因此,雖然國家倡導全面復工,但是企業經營壓力還是很大,還有很多人直接被公司優化,進入失業狀態。就像網上調侃的段子,“在家再休息一段時間公司會發現沒有我對公司沒有任何影響,離被優化不遠了”

深海教育:全面復工下的職場思考

面對這樣的狀態,職場人應如何應對?小深覺得思考是首要的,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為什麼會選擇讓我幹?雖然是毫無新意的問題,但是對我們下一步怎麼規劃有很重要的指引作用。實際上,浮躁的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充滿誘惑的世界,這些讓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什麼更有前途,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怎麼在這個領域幹好,只是隨大流的混日子罷了。這次疫情反而讓我們有時間與自己進行一場對話,去探索自己的事業。

經歷過這次疫情,相信大家對於健康應該有更深的理解,也是順應近幾年來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大健康產業未來一定是一大機遇,從日常養生保健、再到醫療健康等等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從資本市場運作也可以感知一二,馬化騰、馬雲、王健林等頂級玩家很早就在健康領域做佈局。2017年4月馬雲花10億創辦阿里健康,拿下近400家醫院,之後更是聲勢浩大的賣保健品,凸顯了進軍健康產業的決心;2017年8月萬達狂砸1440億元佈局醫療,成立大健康集團;騰訊整合執業醫生資源,上線健康諮詢業務等等。

健康行業未來前景樂觀,預計是萬億級規模。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配備專業的人才,健康相關人才未來發展前景是一片光明的。比如近年來健康管理師成為一個熱門的崗位,薪資也是相當可觀。如果你對健康行業比較感興趣可以做做功課,深度瞭解一下。

目前深海教育在健康產業培訓領域也做了規劃,開設了心理諮詢師、健康管理師等相關的培訓課程,市場反響也很不錯。如果你想轉行或者在健康領域深造學習也可以瞭解一下,作為自己職場發展方向的一大選擇。

未來可期,最重要的是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堅強的行動力去面對危機,也許是我們更好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