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書沒有任何改變?你要學會「閱讀實戰」

最近我剛搬完家,雖然只是從公寓的左邊搬到了右邊,但是這個過程真的是很累人。書架上的書一共搬了四趟,知識的重量真的很沉重。

看著一書架的書,我有點恍惚,好幾本都不記得寫的是啥了,書面上也積累了一些貓的灰腳印。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類似的經歷,書看完了沒記住,甚至還覺得浪費了時間。

剽悍一隻貓在《一年頂十年》中提到這麼一個方法,看完一本書後,嘗試做踐行清單,不關注記憶,只注重實踐。


看完書沒有任何改變?你要學會「閱讀實戰」


一.什麼叫踐行清單?

顧名思義,踐行清單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用清單的形式記錄下來。

清單就是按照某一種順序陳列出來的條目,比如上班族每個月的工資條,去餐廳裡看到的菜單等等。

用清單模式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知道要做什麼事情,並且不容易遺漏。


看完書沒有任何改變?你要學會「閱讀實戰」

打個比方,和珅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身邊的貪王之王,有一句話叫做:“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和珅垮臺的時候,家產被充公,當時去了一大夥人去統計。為了更準確地清點家產,書吏就弄了一個財產清單,這個清單讓負責抄家的王爺,輕鬆瞭解了和珅的財產數量。


二.為什麼要做踐行清單?

讀書的時候,我們不缺做筆記的熱情,也不缺少改變自己的決心,我們缺少的是,真正把書中知識拿出來實踐的行為。

讀過書的數量一點不重要,你見過哪個高考狀元說自己曾經做過幾千套試卷?

不會的,他們只會拿最後的成績說話,數學150分的成就比做過1500套試卷更棒。

而踐行清單,剛好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快速行動起來的辦法。

魯迅先生曾經在《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中寫到:“單是話不行,要緊的是做。”

看書我們也可以用結果導向,用踐行清單去讓書中的知識,指導我們達成更高的成就


看完書沒有任何改變?你要學會「閱讀實戰」


三.怎麼做踐行清單?

那到底踐行清單應該怎麼做?

1.基礎版本

問自己兩個問題,最後的答案就是我們的踐行清單。

第一個問題:書裡哪些內容對我有用?

找到有啟發的知識點,並且摘錄下來。如果你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那麼也可以把它就算成是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第二個問題:這些內容,我如何運用起來?

琢磨如何把知識用起來,接下來應該做點什麼事情。比如1月份的時候重讀了《番茄讀書法》,後面我在閱讀的時候,都會使用番茄鍾來安排時間。原計劃半個月看完6本視頻相關的書籍,最後只花了3天時間。


看完書沒有任何改變?你要學會「閱讀實戰」


2.進階版本

首先清單上的任務要簡單,不要過於複雜,不然容易讓我們出現完成不了的焦慮狀態。其次清單上的任務,最好是有量化指標可以評估的,用來衡量事情的完成程度和效果。

比如我曾經在清單上寫了:完成《一年頂十年》的書評,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實際很複雜,它在我的清單上留了四天沒有絲毫進展。

這麼拖延的原因,是我覺得這件事好麻煩,因為它至少包括買書,看書,寫讀書筆記,寫書評四個步驟。

但是我轉換了一下思維,我把“完成書評”這個任務拆換成四個任務,都記錄在我的踐行清單中,結果我只花了10個小時就完成了。


看完書沒有任何改變?你要學會「閱讀實戰」

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行動如蝸牛,快把這招用起來

1.《官紳的荷包》陳志武

2.《清單革命》阿圖·葛文德

關注我,立刻獲得一個沒有感情的讀書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