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山外青山,记忆深处是己衣。

玉带般飘逸潇洒东流的金沙江,绵延起伏的乌蒙山,如远古巨龙沉睡在大地上的己衣大裂谷,苍茫恢宏的四川大凉山,初识寒意转眼芬芳的大黑山,以及冬日温暖的金沙江河谷。一个个村庄坐落于山水间、森林间、田园间,若隐若现,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象,这就是己衣镇。

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从昆明市到武定县城,一个小时的车程,从武定县城一直往北,越走山越大,越走路越险,越走景越美。经过3个多小时100多公里的路程,来到了己衣镇,己衣在彝语里的意思是翻过山梁子的地方。这是一片辽阔的天地,有着令人震撼的景色,能让人一时间忘记了车马劳顿,让人兴奋、激动不已,她是己衣儿女内心深处最向往的乐园和净土。

己衣镇与四川省凉山州隔江相望,与云南省昆明市和己衣大裂谷隔河相邻,形成金沙江三角地,被称为鸡鸣三州。

二 金沙水暖江色净,天高云淡山峦远。

初识己衣,从金沙江开始。每次回家,每当看到蜿蜒不断的金沙江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到家了。而每位初到己衣的旅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壮美的金沙江。无论对于异客他乡的游子,还是络绎不绝的游人,金沙江都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历史上,河流无论是涓涓细流或是波涛汹涌,总是孕育生命的圣地、人类文明的家园,它如血液般珍贵。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她流经己衣有18公里,而全镇则有60%的人口生活在沿江一带,金沙江是己衣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金沙江从唐古拉山脉一路向东、百折不回,奇石嶙峋,惊涛拍岸。到己衣却放慢了脚步,水流平缓,江面宽阔,江岸一片片沃野。而当金沙江离开己衣进入昆明市禄劝县境内时,江面突然变窄、万壑千岩、峭壁对峙,从远处看,悬崖锁江,已看不到江面。江水激流险滩、千姿百态,形成了己衣新滩小三峡景观。

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在己衣境内保持着难得的平静与祥和,无疑是对己衣最美好的馈赠。春天,盛开在江两岸的攀枝花和红色的土壤岩石,满江红遍,加之碧蓝蓝的江水、绿油油的冬早果蔬、青山白云蓝天,犹如童话般的优美;夏天,绿铺大地,山云吐翠、云雾缭绕,庄稼、树木,一片生机勃发;秋天,大地一片金黄,瓜果遍地,欢声笑语,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冬天,烟雾弥漫的江面,枫叶红遍的山间,白雪飘飞的山头,蓝天白云相映生辉,天地一片苍茫。

金沙江和乌蒙山使己衣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产生了独特明显的高原立体气候。己衣境内有武定县最高海拔2900米的白龙会山,全县最低海拔800米的金沙江河谷,且最高海拔到最低海拔均在一座山上,真正映衬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观景象。“山头飘白雪、山腰开桃花、山脚稻花香”就是己衣立体气候的真实写照。

在己衣境内,一直与金沙江相伴的便是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乌蒙山在己衣一带形成了绵延的群山,有大黑山、白龙会山、大梁子山、大尖山和平山梁子等,一山接一山,环抱着金沙江。这些山峰森林茂盛,层峦叠嶂,奇峰峭拔,直指苍穹,气势恢宏,仿佛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男儿,豪气冲天。这里既有大西南高原的豪迈,也有江南水乡的灵秀。这些绵延的群山与四川大凉山遥相呼应,大山大水在此相逢,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

三 翩如惊鸿,雄奇险秀。

己衣风光独好,不仅因壮美的金沙江而引人瞩目,更有要塞之险的己衣大裂谷闻名世间。云贵高原上的乌蒙山,从贵州省毕节市的六盘水主峰一路向北,遇到了金沙江和大凉山随即停住了脚步,变成了惊险奇特的崖壁奇景,即己衣大裂谷。

己衣大裂谷从己衣镇南面海拔2900米的大黑山一路欢快奔向海拔862米的老村村口金沙江,全长30公里,集雄、险、奇、秀于一身。红色岩石层层叠叠,如城堡般屹立于山谷中,裂谷两侧悬崖峙立,古木参天、山花烂漫,实在叹为观止、美不胜收。峡谷最深处300多米,最宽处约200米,最窄处仅6米。在最窄之处,一块天然巨石横亘其间,天堑变通途,本地人称“天生桥”,是大裂谷两侧唯一的交流栈道,现经不断修缮,仍然作为两侧民众的重要交通要道。 裂谷深不见底,水流湍急,在石缝间时隐时现,平时哗哗流水声仿佛是有小溪从身边流过。如遇雨天发洪水,则水声轰鸣,振耳犹聋,几公里外都能听到。

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大裂谷两侧聚集着少数民族村落,两侧的农家鸡犬相闻,你呼我应、对唱山歌,但若要相互往来则需绕道四五个小时,可谓隔山可对话,相会要一天。

在己衣境内,还有喀斯特地貌的己衣大裂谷溶洞和么帕拉大河溶洞。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层,姿态万千的钟乳石。两个溶洞很大,里面还有宽敞的地方,有石桌、石凳、石碗、石壶等,一些地方还有水塘、急流险滩。溶洞很深,人们往里走100多米便不再敢向前走了,没有人冒险将其走完,不知出口在何处,所以溶洞具体有多深,至今仍是一个谜。鬼斧神工的己衣大裂谷是一个独特的地质奇观,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2004年,己衣大裂谷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评选为“云南省首批20个最佳观景点”。

四 苍茫云海间,山水惹人醉。

己衣的山有形,己衣的水有样;己衣的山有情,己衣的水有意。己衣人民就生活在这山水画卷里。己衣温泉是浪漫之泉,己衣五股水是神奇之水。

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在金沙江边的罗能村委会,有一个被当地称作热水塘的地方,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江岸层出不穷冒出上百眼的泉水,温度最高可以达到八九十度,形成了己衣温泉群。有的地方还会出现阴阳温泉,热水旁边会出一股冷水。己衣沿江10多公里范围内都有地下温泉,100多米即可打出温泉水。温泉富含硫磺等多种矿物质,可治疗皮肤病、风湿等各种疾病。每年春节,两省三州市的上万群众步行来此泡温泉,亲朋好友来此交流迎接新春,男女青年来此谈情说爱,这就是己衣闻名的澡堂会。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到已衣温泉洗澡,可洗去一年晦气,祈求新一年好运平安。澡堂会已延续了千百年,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大年初二,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去泡温泉,去澡塘会成为了人们春节必须从事的活动。

在距温泉几公里处的罗能村则有一个奇特的五股神水,泉水在参天古树的掩映中,从五个不同位置喷涌而出,故此得名。五股水清泉水流很大,清澈甘甜,方圆上千人的饮水和上千亩土地的灌溉至今依然要靠这大自然的恩赐。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己衣一带干旱缺水。一个神仙化作一个老者巡游到己衣一带,饥渴难忍。村民用仅剩的半碗饭和一瓢水给仙人解充饥解渴。神仙被善良的村民感动,走时拿出十根木棍插在山上,叫村民深夜拔出木棍即会出水。夜里村民按老人的交待到山上拔出木棍,拔一根冒出一股水,拔了5根即满山轰鸣遍山是水,剩余的五根木棍就不敢拔了。现在深夜,人们偶尔还会听到村后山里隆隆的响声。

五 文明脚步远,江山名胜迹。

己衣是一个极具特色、拥有浓厚历史文化韵味的家园,被誉为“金沙江文明的摇篮”“金沙江畔民族风情园”。己衣历史悠久,亿万年前,恐龙便活跃于己衣大地之上,在己衣的大小溶洞中都能发现一些恐龙化石。170万年前,古人类就活跃在金沙河谷、峡谷一带。还有煌煌彝文、十八月历、石棺墓、土司古驿道、新民码头都尽显己衣源远流长的历史。彝族罗婺部更在己衣盘踞数百年。可以说,己衣一带是金沙江文明十分集中的区域。

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土司文明也占据了己衣历史十分重要的地位。己衣是历史上武定罗婺凤氏土司的最后一块领土。现还遗存的土司古驿道建于清朝,又名征租路,从万德土司府到己衣热水塘,长约50公里,宽5尺,均用厚石板铺筑而成,亦称“五尺道”。也有种说法,古驿道实际是万德土司为到己衣温泉泡澡而修建的。1950年云南解放,万德那氏土司政叔才终结。现在在己衣镇资亨大梁子山的一个悬崖上还有一个土司祭台,每年万德土司都会在那里进行祭祀天地神灵等活动。这个祭台上下左右都是悬崖,人无法上去,自从1950年解放以后就没有人到过那个地方,也是一个待解之秘。

己衣镇辖9个村委会、107个自然村,总人口15859人,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有汉、彝、傈僳、傣、回、苗、哈尼等7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2%,汉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相处。在这里,彝族家的瓜藤能爬到汉族家的篱笆上结果,苗族家的鸡可以在傣族家的鸡窝里下蛋。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民俗节庆较多,七夕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傣族泼水节、傈僳族阔时节等,展示着各民族多彩幸福的生活。

六 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足迹今犹在。

在己衣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总有那么一抹红色的记忆让人难以忘怀、意味深长。己衣是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向北挺进的地方。在磅礴乌蒙高原上的己衣志力度口曾作为红军渡金沙江的备选渡口之一,红军在境内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让己衣成为了乌蒙高原上的革命圣地。在己衣也流传着不少关于红军的故事,最具代表性的是“红军树”的故事。1935年5月,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经过武定县己衣,从己衣到皎平渡。经过己衣时,两名受伤掉队的红军战士被当地反动武装残忍推下深不见底的己衣大裂谷深渊,所幸其中一位战士挂到谷底树上神奇生还。

当地群众为了纪念红军战士,就将两名红军战士被残害的那个地方,唯一生长在悬崖顶的一棵树龄已近千年的杉椤树,取名为“红军树”。楚雄州以该杉椤树为标志,将此地命名为楚雄州党史教育基地,游客到此无不肃然起敬。如今,楚雄州正在加强对红军途经实物的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计划在新民志力渡口修建纪念碑,沿着大裂谷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并申报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到此缅怀革命先烈,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七 崖花灿烂,壮士柔情。

夏天,己衣大裂谷的岩层上会开出各种娇艳的花朵,让人浮想联翩。己衣还有属于自己的红色故事,在己衣大裂谷的悬崖峭壁上悬挂着一条己衣儿女的生命线,即己衣大沟,也被后人誉为“己衣红旗渠”,可谓悬崖上的“天沟”。1966年,为了解决己衣一带严重干旱的问题,己衣一个生产大队几百人,在不通电不通路、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硬是从悬崖峭壁上,靠古老的铁锤、钢钎、錾子开凿出一条1000多米的引水渠,其中仅引水遂洞就有10个,长607米。当时己衣大队400多劳动力基本全部奋斗在大裂谷。开凿这条引水渠,最险要地段是当时在全大队选出的76名壮士,从山头系着绳索攀到悬崖上用大锤、炮杆等原始工具一锤一锤敲凿出来的。当时条件极为艰苦,冬天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晚上在野外用树枝搭建的工棚里靠烧火避寒,吃饭要定量供应。这些壮士以瘦弱的身躯,冒着严寒饿着肚子,冒着生命危险,与悬崖较量,一个叫张德恩的民工还牺牲在大裂谷里。己衣大沟一修通,使甘甜的清水从大裂谷深处奔向己衣最渴望滋润的沃土。从此,十年九旱、奄奄一息的己衣大地四季春晖、生机盎然。

我的家乡有多美|金沙江畔 梦幻己衣

在己衣大裂谷上,还有一项水利工程,即己衣法宝水库定向爆破工程,堪称经典。1978年5月26日,大裂谷畔,随着十声倒计时,一声令下,峡谷两岸峭壁中埋入的800吨黄色炸药同时引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瞬间地动山摇,一座坝高90多米的中型水库即刻形成。上万人亲眼目睹了这一人定胜天、改造大自然的壮举。当时定向爆破用的炸药是当时己衣乡自已生产的,还把背炸药的任务分了一部分给己衣小学,每个小学生背10公斤,没有路,在丛林中穿行山崖上攀岩四五个小时才背到指定地点。

在己衣一带,人在高处、水在低处,千百年来,干旱缺水是一直困绕当地的最大难题,在当时不通电、不通路,山高箐深的情况下,按常规筑坝蓄水几乎是不可能的。无奈之下,争取了定向爆破的方法筑坝。这项工作当时还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批示。据说,己衣水库是全国首例高峡定向爆破的水库大坝。今天的己衣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己衣的水利条件,滋润造福着万民百姓,效益十分显著,己衣镇沿江几个村委会人畜饮水和上万亩的土地就靠这个水库。

八 这里地肥水美,四季瓜果飘香。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安居乐业。站在己衣大裂谷的山坡上,就能够看到勤劳勇敢的己衣人民千百年来开垦出的万亩梯田,其中以吐庄千亩连片梯田最为壮观。全镇有千亩连片的梯田6片,梯田一层一层,一片一片分布在山坡上,从海拔2900米的白龙会山一直排列延伸到金沙江边,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瓜果飘香,一片金色世界;隆冬,瑞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铺砌云端。

己衣镇是武定县的农业大镇之一,地热条件好,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因地处金沙江南岸,土地宽广肥沃,雨水充沛,水利条件好,生态优良,己衣大裂谷的水滋养着大地,是一片鱼米之乡。老百姓常说,在己衣金沙江边一带,只要有水,插一根筷子都会发芽,可开垦的土地还有几十万亩。己衣物产十分丰富,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高原作物、亚热带作物、热带作物都可种植,是一个农作物的大观园。高原地区的核桃、茶叶、苹果、花椒,中低海拔地区的芒果、木瓜、香蕉、甘庶、花生、柑橘、西瓜、哈密瓜、青枣、黄果、大枣等各种热带果蔬等,应有尽有。

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己衣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高海拔地区积极发展核桃种植,全镇核桃种植面积己达3万多亩。在金沙江河谷地带种植了芒果3万多亩,己衣芒果由于光热充足,特别润口香甜。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生猪、黑山羊、家禽等已形成规模。坚持在“名特优”“无公害”上做文章,培植壮大产业优势。己衣还有一百多种可食用野生菌,云南省的主要可食用野生菌品种,己衣境内都盛产,如松茸、松露、牛肝菌、鸡枞等。己衣还盛产灵芝、雪莲、重楼、人参等各种野生名贵中草药。

全镇林地面积21.38万亩,建成了国家、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8.9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其中高海拔一带的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德合作造林工程、公益林生态补偿、农村能源等一批国家和省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己衣正在建设一批全国特色民居村、扶贫旅游村、生态示范村、农业观光示范园等。

九 此水吾乡来,相逢终有期。

乌东德电站建设,给己衣增忝了新的画面、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乌东德电站下闸蓄水后,己衣境内将形成一个近百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这也将是金沙江段一个最大的高原平湖。到那时,己衣的魅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在各级的关注重视下,己衣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的状况将加速改变,因为楚雄州委、政府正在大手笔规划推动己衣旅游开发,更加美好迷人的己衣将很快全方位展现在世人前。

己衣,是一个山野妙龄女郎,远居深山,不为世人所知。己衣是一片净土、一幽秘境、一块处女地,是一个尚未被打扰的地方。金沙江、乌蒙山、大裂谷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那片山水、那种风情、那些传说,己衣的神话还在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