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生而不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一生都無法被治癒

黎巴嫩,魯米耶法院,一位名叫贊恩的12歲男孩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控告的理由是:

因為他們生下了我!這是影片《何以為家》開頭的一幕。2018年,黎巴嫩導演娜丁·巴拉基的《何以為家》在戛納影展上公映,轟動了整個世界。時隔一年後,這部影片在國內與中國影迷見面,無數觀眾為它流下了心痛的淚水。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一生都無法被治癒

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用導演娜丁·拉巴基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個關於小男孩控訴他的父母在這樣一個混亂的世界給他生命的故事。實際上,他不僅僅在控訴他的父母,也在控訴整個社會系統,因為他的父母其實也是社會系統的受害者。”影片圍繞著贊恩對自己父母的控訴,揭開了黎巴嫩貧民窟難民的真實生活狀況。

01 影片的背景:黎巴嫩的難民問題

影片開頭,用一組航拍鏡頭向我們展示了黎巴嫩的城市:一望無際的貧民窟,破敗不堪的矮房子,骯髒狹窄的街道,整個城市灰撲撲的,毫無任何的生機和色彩。

衣衫襤褸的孩子們在糟糕惡劣的環境中游戲玩耍,暴力、二手菸、毒品、髒話……充斥著他們的生活。而這一切源於黎巴嫩的難民問題。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一生都無法被治癒

黎巴嫩,曾經中東最繁榮富裕的國家之一,有“中東小巴黎”之稱。但是黎巴嫩特殊的地理位置(西瀕地中海,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為鄰),卻使黎巴嫩成為了地緣政治下的犧牲品。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佔領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當時黎巴嫩推行寬鬆的移民政策,接納了大量的巴勒斯坦難民,整個70年代,約有40多萬的巴勒斯坦難民湧入黎巴嫩。

可是,隨後出現的難民問題卻給黎巴嫩帶來了災難,上演了現實版的“鳩佔鵲巢、農夫與蛇”的故事。

一方面,巴勒斯坦難民逐漸在黎巴嫩組織起武裝力量,把黎巴嫩作為一個據點,反攻以色列佔領地區;另一方面,巴勒斯坦難民的高出生率,導致難民人口基數越來越龐大,最後直接改變了整個國家的人口結構。

難民湧入前,黎巴嫩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占多數,難民湧入後,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越來越多。兩個不同教派之間產生了嚴峻的政治和宗教問題,導致黎巴嫩爆發長達16年的內戰。這個曾經中東最富裕的國家,直接被打成了貧窮落後國家,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又有150多萬敘利亞難民湧入黎巴嫩。有了前車之鑑,此時的黎巴嫩政府十分警惕,不允許建立正式的難民營,不允許建造永久住所,每天都有大量的難民被政府驅逐。

《何以為家》正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活在貧民窟的難民們,維持著高出生率,沒有正式工作,沒有收入來源,吃不飽穿不暖;沒有戶口,沒有身份,隨時有被驅逐的風險。

02 生而不養,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惡

贊恩一家7口人,擠在貧民窟骯髒破敗的混泥土房子裡生活。贊恩的父母沒有正式工作,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販毒。他們不僅自己製毒販毒,還讓孩子充當幫兇。

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辱罵、毆打、暴力充斥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為了方便看管,父母還會像對待動物般,用鐵鏈拴住年幼孩子的腳。

即便生活已經如此貧窮糟糕,他們還是會選擇不斷地生孩子。讓無辜的孩子重複著這種毫無希望、沒有盡頭、惡性循環的生活。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一生都無法被治癒

我們會納悶:為什麼贊恩的父母給不了孩子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卻還要生那麼多孩子?這也是法庭上贊恩對父母的靈魂控訴:

為什麼你們養不了我,卻要生下我?

究其背後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宗教信仰問題;

黎巴嫩的難民們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教義是禁止女性墮胎的。加之難民們愚昧無知,絕大多數都沒有采取避孕措施,有了孩子就直接生下來。因而像贊恩家庭這種高出生率的狀況非常普遍,一對夫妻生4-10個孩子的現象十分常見。

其二,多生孩子對父母來說有利可圖。

生男孩,可以充當免費勞動力,幹活、打零工,甚至製毒販毒,補貼家用。

贊恩就是典型的例子,雖然才12歲,但是已經是幫父母製毒販毒的一把好手。贊恩父母利用孩子的身份,讓他去藥店買處方藥,回來加工製作成毒品,販賣進監獄。同時,贊恩還要在雜貨鋪打零工,帶著弟弟妹妹們在街頭擺攤賣甜菜汁,賺取零錢補貼家用。

生女孩,在未成年以前,可以充當免費勞動力;在成年以後,可以像牲畜一樣賣掉賺錢。

贊恩發現11歲的妹妹薩哈月經初潮,成熟懂事的他緊張小心地幫薩哈清洗帶血的內褲,脫下自己的背心讓薩哈墊在下面。叮囑薩哈一定要小心,不能讓父母察覺。因為一旦讓父母知道,就會立刻把她賣掉!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一生都無法被治癒

儘管他們小心翼翼,還是沒有瞞過父母。最終,薩哈被賣給一個老男人,換得幾隻雞。幾個月後,因為懷孕大出血而死去。

對於贊恩的父母來說,女孩就像牲畜一般,沒有太大價值,最終是要被賣掉的。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更別提教育孩子。這種生而不養,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惡。

03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很顯然,贊恩一家處於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邊緣,他們沒有收入來源,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每天就躺屍般地躺在破沙發上得過且過。孩子卻像韭菜一茬又一茬地出生,生活更加困頓不堪。

沒有收入來源,無法給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沒有戶口,全家都是黑戶,無法正常工作;孩子沒有接受教育,教育孩子的那一套,永遠都是暴力、辱罵和毆打……

贊恩在法庭上憤怒地控訴: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和皮帶,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住在這裡的地獄,就像一堆腐爛的肉……

這種如地獄一般的生活,給贊恩的童年帶來了極大的不幸,給他的心靈帶來了巨大而難以彌補的傷害。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顯然,贊恩是不幸的,生活在這裡的孩子們是不幸的。這種不幸的童年,即使用盡一生也難以治癒。更可怕的是,它還會一代又一代地遺傳。法庭上,贊恩父親十分不解地反問:我也是這樣出生,這樣長大的,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贊恩的父母也是從貧窮、暴力、辱罵、毆打的童年生活中長大的,他們愚昧地認為這就是正常生活。他們只是在機械地重複著上一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就像無限循環的莫比烏斯環,如果沒有外力干預,永遠都無法打破這個循環。雖然贊恩的父母是令人痛恨的作惡者,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犧牲品。

影片結尾,贊恩受到救助得以移民國外。在拍護照的時候,終於在鏡頭下露出了一抹微笑。在這兩小時左右的電影中,他第一次笑了,這抹微笑令人辛酸又欣慰,這個小男孩努力地反抗了這麼久,終於在這個本來將會無限循環下去的莫比烏斯環中撕開了一個口子。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一生都無法被治癒

看完整部電影,真的很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和平強大的國家。這裡沒有戰爭的傷害,社會建設欣欣向榮,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工作生活有保障,孩子能夠受教育,人民素質穩步提高。

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為人父母生而不養,放在孩子身上就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它帶給孩子的不僅是身體的傷害,更是一生都無法治癒的心靈創傷。

希望天底下做父母的,都能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孩子。你在選擇給他生命的那一刻,也請承擔起養育責任。對孩子不管不顧,辱罵毆打,甚至把養育責任推卸給他人的行為,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傷害,悔憾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