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最近,看到了張文宏教授說的這樣一段話——


“中國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已經過掉了……看看下一階段,中國能不能也為世界做些什麼。”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為了幫助世界,中國捐物資,派專家團隊,“國寶”鍾南山也要出馬了......


記得俄羅斯“扔下物資就跑”的硬核支援方式,曾讓所有人哭笑不得——這可真是“鐵憨憨”!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可看了中國幫助世界的陣仗,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鐵憨憨”。


中國的“傻氣”,終於藏不住了。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


那時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物資極度緊缺,疫情快速蔓延,我們感慨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殘酷,我們痛心每一條生命逝去背後的沉重。

與此同時,全國的愛心匯聚武漢。


而暖心的是,世界也將善意帶到了中國。


意大利組織專機,把載有的2噸政府援助醫用物資運抵北京。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韓國向中國捐贈200萬隻口罩、100萬隻醫用口罩、10萬件防護服和10萬副護目鏡。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日本向中國捐贈了100萬隻口罩、10萬套防護服。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而伊朗,則傾全國之力緊急籌集100萬隻N95口罩發往中國。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


每一份溫暖,中國都牢記於心。


而當下,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以及國外疫情形勢的惡化。


中國,開始回報世界了。


歐洲告急,求助鍾南山院士。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於是他再度“出征”,向歐洲介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經驗。


這可是我們最權威的抗疫專家了。


韓國告急,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緊急籌備了2.5萬個醫用口罩,送往重災區大邱市。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運送口罩的貨車上,有著這樣一句詩——“道不遠人,人無異國”。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而之前,中國已經決定向韓國援助110萬隻口罩和1萬套醫用防護服。

日本告急,中國分批次向日本捐贈5000套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以及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伊朗告急,中國捐贈了25萬隻口罩和5000個試劑盒,捐贈物資箱上寫著“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此外,中國還派出了專家團隊趕赴伊朗,同時,中國的的診療方案也被翻譯成波斯語,向伊朗公眾發佈。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在這個時候,經驗比口罩值錢多了。


對於中國的做法,連世衛組織都忍不住再次稱讚。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這樣傻嗎?


自己還沒好,就想著救別人,好不容易積攢的經驗,不談利益,只知道毫無保留地分享......看起來是有點傻。


但我們願意這樣做,不就是因為我們也曾在相同的悲痛中,窺探過同樣的溫暖嗎?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每一雙向我們伸出的援助之手,我們都記在了心裡。


中國正在盡己所能,向世界詮釋何為“知恩圖報”


2

如果說,每個民族都有著專屬於自己的基因,那我認為中華民族基因裡,一定有著淳厚與感恩。


2008年汶川地震,舉國悲痛,那是中國最需要國外援助的時候。


日本,就是第一個向中國地震災區派遣救援隊的國家。


面對一個個被壓在水泥板下面的生命,他們說:“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會努力到最後一刻。”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那一刻,我們之間沒有民族矛盾,只有人與人之間善意的碰撞。


而那個善意,我們一直都記得。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


中國第一時間派出了專業救援隊趕赴日本災區。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這還不夠,我們不僅想把人借給你,你缺什麼,我們都給你。


中國向日本政府提供了3000萬人民幣,隨後又無償援助了1萬噸汽油和1萬噸柴油,並追加了2000萬人民幣。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在那次災難中,還有一個國家的救援隊不得不提,那就是俄羅斯。


汶川地震發生後,很多國家都派出了救援隊幫助中國搜救。


但想要真正救出困在水泥板下的生命,是非常難的。


俄羅斯救援隊,是唯一一個幫我們營救出生還者的國際救援隊。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這份真正用心拯救我們同胞的情誼,我們又怎麼會忘呢?


近十年,中國一直都在回饋這份恩情。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一直是能源供應大戶,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這也是一直維持俄羅斯強大經濟的兩個方面。


但之後一直受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的經濟開始出現了萎靡不振的狀態。


中國知道後,迅速甩出2700億美元的石油訂單,還都是高價購買。


為什麼?


這就是中國“傻里傻氣”的報恩方式——只要能幫到你,不管價多高,我都無所謂。


當然,在外國人眼裡,日本和俄羅斯都是相對發達的國家。


這樣的報恩似乎顯得理所當然。


可在中國人眼裡,善良是無價的。


看看巴基斯坦和莫桑比克就知道了。


同是在汶川地震的支援,巴基斯坦援助中國22260頂帳篷,莫桑比克捐了4萬元。

乍一眼看這些錢,並不多。


可“有人有100塊,給你10塊”,和“有人只有10塊,給你9塊”的區別,能一樣嗎?


當時的那些物資,已經讓這兩個國家傾其所有了。


巴基斯坦窮到什麼程度?


2008年,他們只有4架飛機,其中兩架還是緊急軍事備用的。


可為了運輸物資,他們動用了全部的飛機。

而巴基斯坦捐贈的帳篷之所以能精確到個位數,就是因為他們動用了戰略儲備的所有帳篷。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為了多放一些物資,他們把僅有的4架飛機上的座位都拆掉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帳篷,中國人才能在一片廢墟中,有一方休憩之地。


曾在知乎上看到網友這樣形容巴基斯坦——


“就像是一個‘窮親戚’,知道你家裡出事了,上門從口袋裡摸索出一塊手帕,層層打開後給了你100塊,說你先拿著,不夠我再去家裡給湊湊。”


這樣的形容,讓人看了又心酸又感動。


能有這樣的“窮親戚”,是我們的榮幸。


而我們,也從未負過這位“親戚”。


十幾年來,中國一直幫助巴基斯坦恢復經濟,去年,更是斥資20億美元,翻修了巴基斯坦通往中國的山區公路。


而在今天,即使中國自身已經被疫情搞得十分疲憊,還是想著抽出一些精力,專門派出治蝗專家,為這位曾經給予我們幫助的國家,盡一點綿薄之力。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莫桑比克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國家,是真真正正的窮的叮噹響。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2008年,莫桑比克絕對貧困人口指數達到54%,人均收入只有可憐的1.6元,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

4萬元,對他們來說,是能拿出的全部資金了。

當時,莫桑比克的做法受到了不少西方國家的嘲笑。


“一個國家出這麼點錢,好意思拿出手嗎?”


但中國人卻更感動於“我把一切都給你”的那份恩情。

這份恩情,中國人也一直記到了現在。

2015年,莫桑比克發生洪澇災害,中國捐助了總價值70萬美元的物資援助。


這還不夠,為了能拉一拉這位兄弟的經濟狀況,中國注入了不少於10億的資金,用於莫桑比克工業項目的建設。

比如非洲最大跨徑的懸索橋——馬普托大橋,就是中國人幫忙修建的。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相較於當時的4萬元,中國做到了上萬倍的回饋,愣是覺得一點兒都不冤。

因為“恩情大於一切”的道理,早就成了中國人骨子裡根深蒂固的觀念。

當然,說起中國人的報恩,不止於災難這一點。

你知道中國為什麼和非洲國家如此友好嗎?


友好到願意“掏家產式”地幫助這片貧窮大陸的國家。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幾十年來,中國一批又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帶著各類建築材料和設備抵達非洲,負責項目的施工和安裝。


到現在,中國在非洲承包的工程達到了近500億美元。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非洲發生“埃博拉”,所有的國家都避之不及,可我們呢?

2014年,中國率先行動,緊急馳援趕赴非洲,提供了三批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幾年來,中國時刻關注著非洲疫情狀況,每一次支援,都走在了最前端。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這還不夠。


為了幫非洲人真正解決生活問題,中國是真正正正地操碎了心......


“非洲的兄弟們怎麼老生病?”


聽說赤道幾內亞瘧疾發病率高達40%,和汙水有很大的關係,中國迅速援建了汙水處理項目。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啥?非洲還有地方沒通網?”


聽說當地的人們用不上網,中國迅速出手建立了運營商基站。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圖片來源:《共贏海上絲路》視頻截圖)


“非洲的娃娃怎麼好多都不去上學?”


聽說非洲的教育不行,中國給他們建了1000所希望小學......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又扔錢,又救命,又幫助改善生活,中國自己還有很多貧困地區沒有解決,這麼做到底是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中國在困難時期,曾受過非洲“窮兄弟”的一次幫助。

1971年,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召開。


在此之前,中國一直在爭取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那場關於中國代表權問題的爭論,已經持續了20年。


為什麼難以恢復呢?


看看當時反對的國家有哪些吧。


美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在當時經濟實力十分雄厚的國家。


而那個時候的我們,百廢待興。


面對這些國家的為難,我們想要順利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十分困難的。


好在,非洲的兄弟們站出來了。


在76票的贊成票中,他們投了26票,佔了多於三分之一的比例。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難道他們不知道對面的國家有多強大嗎?


他們當然知道,但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在了我們這一邊。


再看看他們的態度。


當聯合國宣佈決議通過的時候,他們是真心為我們高興——


當場載歌載舞,用桌子當鼓面,以本民族特有的方式歡呼雀躍......


84歲鍾南山再度“出征” :世界別慌,我們的“國寶”來了


這樣的溫情時刻,我們怎麼可能會忘呢?


因為非洲各個國家的支持,中國才得以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這也是為什麼毛主席曾說: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

如今,49年過去了。


可當時他們投的每一張票,每一份傳達的正義,每張藏不住喜悅的臉龐,中國全記在了心裡。


從未忘卻。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危難時刻,世界伸出的每一雙手,中國不會忘記,也不敢忘記。


這是一種默契,現如今也成為了屬於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是啊,災難面前,沒有哪個國家能成為一座孤島。

人性之間的距離,又怎麼會被國界阻止呢?


全球抗疫的當下,尚未脫離疫情的中國已經開始著手幫助世界,而中國經驗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全世界的學習對象。

國家的強大,應該也是如此評定——心存善念,亦有力量對世界施以善行。

何其有幸,生在這樣一個溫柔而偉大的國家。


祝願遠赴意大利的專家們平安歸來,希望鍾南山院士分享的經驗能夠幫助歐洲,祝福世界早日迴歸正軌。


那一天,不會很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