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啥叫“佞(ning四聲)人”?就是指那些善於狡辯、巧言諂媚的人。啥叫“小人”,就是指那些人格卑鄙的人。嚴格來說,“小人”的範疇包含“佞人”,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

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小人”更傾向於“暗地裡”做壞事,“佞人”更傾向於“明打明地”做壞事。小人還有所顧忌,佞人是肆無忌憚。面對小人,你可以躲著走;面對佞人,你躲都躲不及。所以說,佞人比小人還可惡。

根據佞人的定義,可以把佞人分為兩種:以邪狡辯的人,巧言令色的人。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以邪狡辯的佞人

生活中,你會遇到這樣一種人,你明明知道對方是一套歪理邪說,但又辯論不過他;這種人就是以邪狡辯的佞人。

以邪狡辯的佞人,善於強辯狡辯,以己之長攻人之短,強詞而奪理,明目張膽挑戰眾人的底線。辨別是非差的人,往往容易被其蠱惑。

以邪狡辯的佞人,不同於胡攪蠻纏的人。胡攪蠻纏的人,屬於撒潑耍賴;以邪狡辯的佞人,則是憑一套歪理邪說懟的你啞口無言。

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舉個例子,孔子時代,有個叫少正卯的人,此人也開辦私學,曾經一度把孔子的學生都吸引了過去。孔子當上魯國大司寇不久,就把此人誅殺了。至於誅殺的理由之一,就是“言偽而辯”。少正卯就是典型的以邪狡辯的佞人。

再舉個例子,某網絡大V,起初打假的時候還可圈可點,最近幾年,此人打著正義的旗號,逮誰咬誰,就連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都不曾放過。此人也是典型的以邪狡辯的佞人。

以邪狡辯的佞人,以邪說導人,以歪理咄咄逼人,其社會危害性還是蠻大的。一般人,碰見這種人,最好不要和他糾纏,因為你根本就不是對手。若是你身邊有這種人,也切不可深交,因為其本身三觀不正、心術不正。

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巧言令色的佞人

生活中,如果你遇到經常花言巧語而又滿臉討好的人,這種人就是巧言令色的佞人。

這種人,如果對你巧言令色的時候,你往往會誤以為他很熱情。為什麼會誤以為?因為人人都有被人討好的慾望,這是人的劣根性。只有當你看見,他對著別人也巧言令色的時候,你才覺得他很假、很做作。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嘛。

有人說,“人家給我說好聽的,又陪著笑臉,這種人有什麼不好?”那麼,我來回答你。孔子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什麼意思?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具備仁義之心的,反過來說,這種人往往帶著一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沒安什麼好心的。

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舉個例子,蘇秦窮的時候,回到家裡,其嫂態度惡劣,厭煩之情溢於言表。當蘇秦攜六國相印,衣錦還鄉的時候,其嫂和家人趴在地上迎接、不敢仰視。蘇秦笑了,就問嫂子:為何前倨而後恭?其嫂爬到蘇秦的面前,陪著笑臉說:因為小叔子你現在地位尊貴,金子又多。蘇秦的嫂子後來的這種表現,不就是“巧言令色”嗎?只不過比較直白罷了。

再舉個例子,以前有個同事,每天早上上班,先把經理的辦公室打掃一遍,雷打不動(實際上,公司所有的辦公室每天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打掃)。大家都覺得他在拍馬屁,人家卻一本正經地說:為領導打掃衛生是應該的,還能鍛鍊鍛鍊身體。他在同事面前,不苟言笑;在領導面前,總是掛著一種虛心學習的表情。後來,一路高升。

巧言令色的人之所以對你巧言令色,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一旦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他翻臉比翻書都快。還有一種巧言令色的人,無論你富貴還是貧賤,他一如既往地對你那個樣子,這只是他的習慣而已,本質上是虛情假意,你永遠指望不上。所以,巧言令色的佞人也絕不可深交。

這兩種人,屬於“佞人”,比小人還可惡,切不可深交


以上就是兩種“佞人”,前一種邪裡邪氣、三觀不正、強詞奪理,後一種不走正道、虛情假意、花言巧語。這兩種人,水平高的,能把你的人生帶進溝裡;水平低的,看著讓你反胃。所以說,還是遠離這兩種佞人,切記不可深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