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前一篇文章《一張圖讀懂人類的性》中提到,人類的性有三個維度,其中自然維度是進化形成的,包括性別、性機制、性系統、性發育、性趨向。這六個模塊每一個都包含很多內容,不能在一篇文章中展現,今天我們先來看看人類的性別。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性別的產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有性繁殖能使基因重組,物種變異加快,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環境;而單體繁殖變異緩慢。在進化中,環境經常發生變化,物種的生存壓力很大,性別的分化是生命演化形成的一種更具競爭力的生存模式,是進化的必然結果。人類的進化歷程為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中的古猿—原始人—智人—現代人,前面性別起源的文章中提到,性別最早出現在6億年前,而魚類出現在5億年前,故從魚類開始就有了性別分化,演變為哺乳動物時性別就已經形成,然後雌雄同步進化形成古猿,再慢慢進化形成現在男女,在這個進化過程中,性別同時也起了促進作用。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性別與進化

性別出現分化以後,通過性選擇促進物種進化,新墨西哥大學人類學家傑弗雷F.米勒(Geoffrey F.Miller)提出性選擇是人類智力進步的階梯。女性是依靠她們的智力來挑選性伴的,而男性的才智似乎與孔雀尾巴很相像,是追求性伴的工具,它發揮著吸引並留住性伴的作用,故男性與女性的智力發展和差異都與自身的性別有重要關係;其次在性挑選的時候,往往透過周圍對象的外貌以及通過語言來了解對象的思想,這樣人類的眼睛得到了發展,口也不再只是嚼食物或者打呼嚕,語言在有性生殖中也得到發展。米勒還作了如下進一步的假設:“用言語來求偶在人類性選擇中佔據重要位置”,大凡夫婦在生孩子以前話較多,因為對話是一種檢驗配偶智商很有效的方法,同時這種方法可以將人的智力水平提高。女性進行有區分的選偶,從而推進智力的進化;而男性往往通過炫耀來追求愛情,他們喜歡講故事,或者發揮其音樂才能和顯示創造性思想,這可能就是當今社會文化生活中, 男女性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質和能力的原因。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達爾文也認為通常情況下,雌性動物從雄性同類中尋找性伴,與人腦發展有因果關係。1871年在他的《人類的起源和性選擇》一書中寫道:承認性選擇原理的人們會得出一個奇特的結論,腦系統不僅調節著身體已有的功能,而且還間接影響身體各個組織的逐步發展,並必然對其擇偶時展示繁殖優越的智力特性產生影響。

總之,在長期性選擇的過程中,人類使自己的感官、腦、語言、智力、第二性徵等得到了很好的篩選從而發展和進化。伴隨著人類生物學進化達到一定的階段(一定的智力、前肢進化為勞動器官、語言能力、社會組織),人類有了產生和創造文化的能力。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性別的劃分

目前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性別可以在六個層次中劃分,即生殖器性別、性腺性別、染色體性別、基因性別、心理性別和社會性別。

生殖性別與性腺性別

通常人們用外生殖器官去判斷一個人的性別,即生殖器是陰莖為男性,生殖器由陰唇和陰道等組成為女性,這稱為生殖器性別。或是通過性腺也可以判斷,即具有睪丸的人為男性,具有卵巢的人為女性,這稱為性腺性別。這兩種劃分方法無法解釋部分性別現象,如個別人既不像男人,也不太像女人,說他是男性,又具有女性的特徵;說她像女性,而實際上又具有男性的特徵,醫學上把這些具有兩性特徵的人叫做“兩性畸形”,俗稱兩性人。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染色體性別和基因性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研究發現人體每個細胞內有46條,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44條染色體被稱為常染色體,主要調控身體的發育,與性別的決定無關;另外一對與性別發育相關,被稱為性染色體,分別為X性染色體和Y性染色體,由XX染色體的組合發育形成女性,XY染色體的組合發育形成男性。隨著染色體的發現,人們開始以染色體判斷性別,稱為染色體性別。不過用染色體判斷也有可能會出錯,如克氏綜合症患者,又稱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綜合症,其基因為XXY型、XXYY型等;還有其它的染色體組合如XXX嵌合型、XYY型等染色體疾病造成的性別發育畸形。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染色體是由一個DNA分子和蛋白質構成,約3萬多個基因片段組成了一個DNA分子,科學家進一步對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研究發現,在Y染色體的短臂上存在著一個含有80個氨基酸密碼的SRY基因,是它決定胚胎在性腺分化時形成睪丸,這個基因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雄性化的總開關。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SRY並非決定性別的唯一基因,性別決定與分化是一個以SRY基因為主導的,多基因參與的有序協調錶達過程。迄今為止,已發現包括SRY在內至少有6種基因(SRY、SOX9、AMH、WT-1、SF-1及DAX-1等)參與了胚胎中性別分化,即由胚胎分化發育形成的原始生殖嵴開始到兩性內生殖器官形成的過程。

那麼基於基因判斷男女性別稱為基因性別,即有SRY的基因為男性,沒有SRY的基因為女性。雖然人們發現了性別的秘密,但人們並不能改變性別的形成,因為凡是由基因控制的過程,就一定會出現基因變異,如有的人雖有SRY基因,但基因指令一個字母錯誤,就變成性腺發育不良者—睪丸纖維化,沒法制造精子,性器官也無法發育,沒有男性第二特徵,變成擁有Y染色體的女人。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還有一些人在精子生成時,SRY基因轉移到X染色體上了,生出來的女孩可能就是擁有XX染色體的男性,但因為她們沒有Y染色體上的其它基因,所以在第二性徵上跟一般男性不大。這些基因問題造成了具有XX染色體組合的男性和具有XY染色體組合的女性,使人類的性象變得非常複雜。

心理性別和社會性別

性別還可以按性心理劃分,稱心理性別,即以當事人心理認為自身的性別屬性為主,又稱性別認同。人的身體不同或是生長的環境不同,或是性激素分泌出現問題,都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性心理,如有些男性,心理認為自己是女性,主動要求做變性手術;也有女性認為自己是男性,打扮行事風格均是男性,有些也要求做變性手術;還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等等,可見性心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現象。

染色體為XX就是女性嗎?還真不一定,談談人類性別的六種劃分方法

還有一種性別劃分稱為社會性別,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環境對其性別的認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圍群體、社會機構和法律機關的認定等,如身份證上的性別。社會性別是人們認識到男女生理存在差別且社會分工不同,從而在社會文化及制度造就或建構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性差異和社會性關係。

比如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老師、朋友或強制或潛移默化地告訴我們:男孩子應該堅強、勇敢,女孩子應該溫柔、嬌弱、善解人意等等,那麼堅強、勇敢就是社會賦予男性角色的特質;溫柔、嬌弱、善解人意是社會賦予女性角色的特質。當一個人被賦予了社會性別後,則會給予其分配不同的角色和機會,也會產生不同的價值期望,比如在農村,經常是男孩幫助父親從事田間勞動,女孩幫助母親打理家務;在城市的賓館,經常看到的男生當保安或行李員,女生做客房服務員或餐廳服務員,即男主外,女主內。

社會性別是動態的,因各種具體社會形態和文化形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隨社會發展而發生變化,它在各種文明內部和文明之間可以有很大不同。社會性別是可以改變的,這一點與生理性別有所不同。

目前發的文章屬《性學解釋》連載,均屬原創,後面會分享一些更有價值的內容,如愛情與性的關係、性道德、婚前性行為的困境及其解決對策、性社會治理模型等,還有性學名著賞析,如《金賽性學報告》、《性心理學等》,對性學感興趣可以的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