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跨越50年的等待


​昨晚,他寫信時突然停下筆,最後看了她一眼,說: “請用一枝玫瑰紀念我。”

——加西亞·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跨越50年的等待

還記得大二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軍訓前那個暑假,看了電視劇叫做春風十里不如你,那裡的男主秋水也是在軍訓時送給小紅了一本書,正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我開學後也有了那麼一本書,我軍訓期間看完了卻沒有看明白,二刷就認識有很大的不同了。


在那本書裡寫盡了天下所有的愛情,有野蠻的,有恭順的;有顯示出強烈的慾望的,也有像孩童一樣天真的;神秘的,淫穢的,心智單純的,同時又有老於世故的,手段高明的欺騙!

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跨越50年的等待

在我看來整本書,大概是想表明:沒什麼比愛更難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非雲也。《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第一部作品。

很明顯,它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一個在愛與等待之間的故事,男主人公弗洛倫蒂諾·阿里薩,醫生烏爾比諾,女主人公費爾米娜·達薩三個人的跨越了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


男主追到七十二歲的女主,並將永遠乘船飄蕩在瑪格達萊納河上,其實男主人公已領悟了幸福兩個字的含義。他在愛情的等待裡,一點點學會生活,不斷付出,最終圓滿,也許這就是命運。書到此時戛然而止,這個結尾讓人震撼。


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跨越50年的等待

“靈魂之愛在腰部以上,肉體之愛在腰部以下。”我無法理解馬爾克斯的愛情觀,這種所謂的靈魂之愛,是真愛嗎?愛一個人,難道不是應該全身心地為對方保留,而不是僅僅只保留靈魂的純潔嗎?想來我是個俗人,在我的世界裡,愛情是靈與肉缺一不可的。


愛情就像一場霍亂病症,上吐下瀉,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凡是你能想到的那些不管是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還是柏拉圖式的、放蕩的,甚至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愛情,都能在書中找到。


可以說,這是一本愛情百科全書,讀得懂愛的你可千萬不要錯過喲!我們無法對抗時間與孤獨的洪流,我們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樣的愛情故事,以喜劇的模式,或者悲劇的套路,更甚至三角戀愛的狗血劇情。


某種意義上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本危險的書,稍不留心很可能落入俗套,但是因為出自馬爾克斯之手,反而有了種奇異的魅力。它融合了平庸與奇妙,陳腔濫調與寓意深遠,通俗愛情與永恆時間,年老與死亡,生命與宿命,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百年孤獨。

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跨越50年的等待

對於愛,我們願無限等待!這是第二次閱讀完《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不朽小說的由衷感嘆。《霍亂時期的愛情》簡言之來說是一個人的愛情等待史。男主用自己的大半生做到了:伏願長生天地久,此世只待有緣人。


愛情應該是一場霍亂,很多人因此死去,很多人為此受傷,還有很多人攜帶著病毒瘋瘋傻傻地苟延殘喘,卻永遠無法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