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前言:

皇后樂隊

同名歌曲命名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一經上映就收穫了褒貶不一的評論:一方面,有人瘋狂的喜愛這部電影,另一方面,有人說他並不能與皇后樂隊比肩。不過,奧斯卡4項大獎和1項提名,以及豆瓣8.7的評分,都反應了這部電影的可圈可點之處。

該片講述了自1970年弗雷迪·莫庫裡毛遂自薦加入了當時的微笑樂隊,之後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華和純粹的熱愛,迅速帶領樂隊走向巔峰。然而就在這輝煌時刻,弗雷迪也遭遇了來自內心的人生拷問,內心敏感的弗雷迪差一點親手斷送了皇后樂隊的未來,直到他的前女友瑪麗把沉迷中的弗雷迪重新喚醒。

作為傳記電影而非紀錄片,該片為了追求藝術效果而對事實進行了重塑,使整個故事情節更加生動。影片最後用長達20分鐘的時長還原了1985年拯救非洲大型演唱會的輝煌,把所有觀眾帶回到了當年的現場。帷幕落下,也給觀眾們留下許多思考。

那今天我就針對這部電影來分析分析,弗雷迪·莫庫裡從冉冉升起到隕落,其內在的諸多原因,以及這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有何現實意義。在我看來,任何成功與失敗,都有其必然原因,弗雷迪·莫庫裡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成功,但也註定了他的失敗。而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淺談一下這部電影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帶來的現實意義與思考,並給出我的3點建議。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國大陸版海報

一、弗雷迪爆紅的內在原因:選擇熱愛、敢舍敢得、追求極致

我認為,與其說皇后樂隊成就了弗雷迪,不如說弗雷迪成就了皇后樂隊。之所以我會給出這樣高的評價,是因為弗雷迪身上那難以掩蓋的優勢,這裡我把這些弗雷迪的內在優勢歸納為3點:

① 選我所愛,愛我所選:弗雷迪視音樂為生命,他不顧父親反對,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弗雷迪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保守派,電影開頭對父子之間針尖對麥芒的對話表明了二人的衝突關係,可是弗雷迪毅然選擇了自己的一生所愛。在樂隊成員知道了弗雷迪的病情之後,本想安慰弗雷德,可是弗雷迪特別鎮定的表示“只有我能定義我自己,我要做我生來就該成為的人。”

在我看來,一個人做事情的最初動力,預示了這件事最後的成果。有的人做事情的動力只是單純賺錢,那麼當真正賺到了足夠的錢之後,就會覺得很無聊,亦會失去當初的動力;或者當此事沒有賺到錢,就會覺得很無望,同時也會失去動力。也有的人做事情的動力是看到周圍的人都如此,或者是聽從了父母的安排,這種沒有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負責,同時在此基礎上的選擇,也不會給自己帶來持久的快樂。

如果弗雷迪聽從了父親的安排,那這個世界也許就不會有皇后樂隊。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說“去做你熱愛的事,並設法從中賺到錢。”這句話,也剛好印證了弗雷迪的選擇。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影片中自信滿滿的弗雷迪

② 敢舍敢得,敢做大夢:弗雷迪擁有非凡魄力和遠見,大困難在他眼裡只會變成小問題

當樂隊在周邊大學和酒吧唱出一點小名氣後,弗雷迪提議他們應該出專輯。吉他手約翰說出專輯需要錢,可這在弗雷迪眼裡不算困難,當弗雷迪提議把他們的車賣掉的時候,鼓手約翰表示希望弗雷迪只是在開玩笑。但弗雷迪很堅定,正是他的這一舉措,讓樂隊實現了跳躍式升級,更多人聽到了他們的歌,同時他們也迎來了唱片公司的簽約。

一個人的成就,大不過他的夢想,弗雷迪沒有把樂隊侷限在大學周邊的圈子,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全國甚至全世界。成功需要靠實力,可是如果一個人只有實力,卻沒有敢舍敢得的魄力和能夠預見未來的遠見,那也很難成功的。

能力可以靠自身後天的努力去不斷提升,可是像弗雷迪一般的魄力和遠見卻不是那麼容易能夠學到。我認為這也是成功人士必備的內在品質,比如創造了阿里巴巴帝國的馬雲,再如被央視點名表揚的網紅達人李子柒,他們都敢做夢,能夠在周圍人並不看好的時刻看見未來,並且能夠果斷的做出選擇。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認真打磨作品的弗雷迪和樂隊成員們

③ 追求極致,只求完美:弗雷迪將全部熱情獻給創作,不找到絕對滿意的旋律不會停止

樂隊用他們三個月的工資加上一輛破車的錢買來了錄音棚一個晚上的使用權,這是他們第一次錄唱片,持續整整一個晚上,直到最後的半個小時他們還在不斷打磨,好作品就這樣應運而生。在製作《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時候也是如此,影片用唱了一遍又一遍的高音,和錄了一遍又一遍的吉他等細節來表現了弗雷迪對極致的追求。

當唱片公司老闆聽罷《波西米亞狂想曲》後,他對這首歌表示不看好,認為這首歌太奇特了,不會被市場買單,但樂隊成員一致堅持用它來做主打,最後雙方不歡而散。正因為對極致的追求和對作品的十足自信,使弗雷迪和其他成員們不肯讓步。

這種近乎苛刻的完美主義精神難能可貴,世界上那些偉大的成功幾乎都源於此。將兩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做到世界500強的稻盛和夫曾說“在實現90%的目標後,有人會覺得可以了,但是我們必須永遠追求完美”。弗雷迪儼然就是那少數能做到完美的人,然而在今天的生活中,在工作中偷懶混日子的人卻不在少數,只有全情投入,才能成為鳳毛麟角的成功者。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樂隊4人正在錄製《波西米亞狂想曲》

二、弗雷迪失敗的內在原因:桀驁不馴、迷失自我、錯信他人

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一樣,有時候成就你的優勢,也會反過來成為限制你的原因,弗雷迪才華橫溢的另一面,是他越發一意孤行的作風。直到最後他患上絕症,也是與他的性格有關,這裡我將他的內心缺失劃分為3點:

① 桀驁不馴,朋友疏遠:弗雷迪雖才華橫溢,但他越發目中無人,這另其他成員日漸反感

弗雷迪對自己總是有著高度的自信,作為皇后樂隊主唱,隨著他們名氣的上漲,弗雷迪的架子和脾氣也在跟著上漲。樂隊的排練經常遲到的總是他,不把樂隊其他成員放在眼裡的還是他。在一次派對上,吉他手賴恩對他說:“弗雷迪,你有時候真的很討厭。”說罷轉身離開。

還有一次在工作中,弗雷迪差點就和鼓手約翰打起來。甚至在弗雷迪要單飛的時候,樂隊成員說他親手殺死了Queen,但弗雷迪輕蔑的說“只要一個吻它就能活過來。”

有句話說得好“上帝讓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成名以後的弗雷迪,已經自信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他忘記了自己今天的成績是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月滿則缺、水滿則溢,有時候人一旦把自己看得太高,結果往往會摔得很慘,弗雷迪恰好就印證了這一點,他的傲慢讓他眾叛親離,也險些把自己一手打造的皇后樂隊親手殺死。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鼓手約翰和弗雷迪產生隔閡

② 迷失自我,自甘墮落:弗雷迪內心敏感而孤獨,他渴望被愛,只是愛而不得他自甘墮落

皇后樂隊的成員們把彼此視為“家人”,可是當其他成員紛紛成家有了老婆孩子之後,弗雷迪一個人住著碩大無比的豪宅,他更加感到孤獨。一開始他化解孤獨的方式,是給住在對面的瑪麗打電話,兩人同時控制檯燈的開關來聊以慰藉。可是同時按下開關就表示同頻嗎?後來弗雷迪開始流連於各種夜店,開始了他的墮落生活。

BEYOND的《海闊天空》裡有一句歌詞:“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我感覺這就像中國版的弗雷迪,活在音樂創作的熱情中,也活在如夢如幻的酒精裡,他可以為愛而生,他也可以為愛而死。這樣的人最容易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命運只需跟他們開一點玩笑,他們的人生就會起起落落。

③ 錯信他人,誤入歧途:單飛後的弗雷迪,彷彿飛進一個無形的囚籠,隔絕外界所有聯繫

弗雷迪在社交方面單純得像一個孩童,美好但卻容易被騙。在影片中,弗雷迪的經理人保羅借刀殺人暗自策劃了弗雷迪的單飛,後來又多次阻止瑪麗與弗雷迪聯繫,並將單飛後的弗雷迪與世隔絕起來,如果不是瑪麗冒雨找上門來,不知道弗雷迪還要被保羅雪藏多久。

那些以本心在紅塵中行走的人,是非常可貴的,但這同時也容易給惡人留下了可乘之機。這個世界雖然美麗,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需要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其實是有著各種複雜面向的。俗語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對複雜的人情世故缺乏判斷力,那麼很可能讓自己墜入他人設計好的陷阱。保羅恰恰就是利用了弗雷迪的這一特點,讓自己“垂簾聽政”一般控制了弗雷迪與外界的交流。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冒雨來找弗雷迪的瑪麗

三、淺析弗雷迪跌宕起伏的人生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與思考

弗雷迪始終都在為自己而活,這是整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事實上,每個人都想做自己,擁有自己人生的話語權,但現實生活中只有一部分人能夠做到。電影中的弗雷迪做到了,但同時他也讓自己傷痕累累,相信弗雷迪的隕落也讓無數人惋惜。那現在我就來分析分析,如何能夠少走一些彎路,更好的成為自己,這裡我給出3點建議:

① 明確“我是誰”,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我看來,擁有明晰身份界限的人知道自己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弗雷迪很清楚自己是一個歌手,他在初次登上酒吧小舞臺的時候遭到臺下觀眾的嘲諷,可是弗雷迪完全不懼,而是用他出色的音域和氣場贏得了觀眾的掌聲——他知道自己終將成為大明星。所謂將軍趕路不打小鬼,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不去斤斤計較,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面,才能夠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② 看清“誰用心待我”,才能交到對的朋友

弗雷迪只專注於歌唱事業,對任何人都沒有防備。然而現實中,沒有人的身邊會全是真正的朋友,尤其當你有了一定的利用價值之後,就更加需要看清藏在面具後面的小人。弗雷迪需要關愛和朋友,但他卻沒有選對朋友,我認為,如果他能夠看清他身邊的偽善之人,那麼他後來的生活就不會被帶離正軌。生活中,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要看清身邊人的真實面相,這才是讓自己不被負能量影響的方法,同時也能夠遇到真正的朋友。

③ 懂得敬畏,才能更好地享受擁有

權利和金錢容易讓人得意忘形,顯然走向巔峰的弗雷迪也有這個趨向。俗語說,越是成熟的穀穗,越是懂得彎腰,從這個角度講,有的人只是表面上成功了,骨子裡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與其感嘆高處不勝寒,不如讓心態從高處走下來,去體會他人的冷暖,去看到更多的溫情。事實上,越是在某一領域取得成績,越是要懂得珍惜自己的擁有,以及珍惜周圍人投來在讚譽,因為一旦你不去珍惜,真的很可能會失去現有的所有輝煌。

《波西米亞狂想曲》:淺析男主從升起到隕落的內在原因及現實思考

拯救生命大型演唱會上的弗雷迪

結語:

在弗雷迪逝世的第27年,樂隊成員以這樣的形式來紀念這位搖滾史上的不朽傳奇。相信看過影片的觀眾朋友們也會沉醉其中,為弗雷迪那激情澎湃的創作而熱血沸騰,也為他跌宕起伏的艱難人生深深嘆息。

這部影片我去電影院刷了3遍,每一遍都有不同層面的理解,在我的心裡,這部電影就像弗雷迪本人一樣,值得被我們銘刻。


作者簡介:Mitchell,愛寫作,愛瑜伽的全職媽媽,用文字書寫成長和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