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於正筆下的茉莉,或者你就是那個茉莉?


你如何看待於正筆下的茉莉,或者你就是那個茉莉?

於正今天寫了篇文章叫《茉莉》,讀後有一個感覺,這是一個活的沒有自我的女孩,而恰恰是她的沒有自我,讓我覺得她足夠真實,一個在愛情和男人面前可以一往無懼的女孩。

即便傷痕累累,即便渣男無數,她每一次撞牆都是因為衝向了愛情,註定這條路有些泥濘。

於正這個人我不熟,他是圈裡很有爭議的編劇。有爭議無非是因為沒有底限,而能被市場和投資方看好,關於其人我不做多評論還是聊聊茉莉。

有人說茉莉就是誰誰誰,好像不扒一扒,爆一爆就無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讀者看熱點文章的求知慾是沒有的,有的只是好奇、八卦。

於正的這篇文章是經過當事人授權的,可見茉莉並不在乎名聲,熱點或許比較實在,這也符合她真實的人設。

她說我不需要富二代為我花錢,相反我可以花錢給他們。這種有錢姐兒任性的做派,也像極了一部分標榜經濟獨立、政治獨立的女性;不同的是茉莉往往為別人花錢,經濟獨立的女性往往為自己花錢。

花錢既是門藝術也是門哲學,男人養女人天經地義,女權主義者說這話的時候忘記了自己也是半邊天。

有的女性朋友辯解不是不願意花錢,而是財務不自由。

歸根結底人的內心還是沒有安全感,安全感最初來自於家庭,也就是家庭成員間相互抱暖,會給予彼此安全感。

你如何看待於正筆下的茉莉,或者你就是那個茉莉?

物質和文明的發展並不總是相得益彰,明顯最近30年物質發展走在了文明的前面,所以類似彩禮這種世俗產物越發相互攀比;再加上年輕的務工者總是和家庭聚少離多,短暫的相聚也變成了親人間的寒暄和客氣,年復一年,家庭能給出的安全感已然有限,可不就得靠物質了。手有餘糧幹啥不慌,一個90後女孩這樣說。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男女的結合?

生殖需求的滿足?

傳宗接代的需要?

No,本質上還是構築安全感。但是,在沒有多少心意相通的彩禮面前,我們到底構築了多少安全感,這才有了離婚率普遍上升的現象。

因為缺失了責任義務,足夠自我需求的滿足下,個體還是一個個體,而不是家庭的一分子。說到家庭又難免不提到,各種鱗次櫛比的關係,婆媳關係、姑嫂關係、妯娌關係。

你如何看待於正筆下的茉莉,或者你就是那個茉莉?

老話兒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是官一旦和權利沾了邊,哪還有是非心、平常心,又何來清與不清一說呢?

臨了,家庭成員的關係依舊難扯難清,因為血緣和感情一向缺乏最公道的天平。

有朋友說自己遇過幾個渣男,悔不當初的眼淚都是當年頭腦一熱進的水。

為什麼會有渣男一說,本質上男女交往並無渣與不渣之說,歸根還是人類對生殖器崇拜的文化屬性的尾巴還沒有摘掉,即對女性生殖器的羞恥感,讓女性認為自己是弱者的一方,而所謂的渣男往往又以生殖交配而沾沾自喜。

俗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只要不是自虐,你愛紋身紋身,你愛睡誰睡誰,摘掉了文化屬性的尾巴又何來羞恥心?

所以誰是茉莉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問問自己是不是茉莉。

你願意做茉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