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與壞情緒】不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

01

上週說到了孤獨的問題,說實在的,這個確實是莫小迪在家呆了快兩個月以後最真切的體會,能和父母聊的話題十分有限且聊著聊著就吵起來的可能極高、情緒成本極大:(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但如果能不笑更好),那天早上上網課,我和趙會計吵架的時候忘了閉麥,結果就成了直播吵架,幸好姐妹聽出了我的聲音,給我打語音電話提醒我。。。

跟朋友,我發現那種把我細密地包裹起來,讓我有點胸悶窒息的情緒出現時,我把聯繫人從頭劃到尾,然後放下手機,打開電腦,開始碼字。

不是有沒有人聽的問題,是我自己的問題,我不想再說了,心累的時候,嘴就懶了,我不覺得世間有什麼真正的理解,也漸漸放棄尋找,我甚至有點討厭自己難過時,一個不咋熟的人說“我都懂”,我笑了,心想:你懂個P;

但是想想自己安慰別人的那些話,不也是這樣,是的,我也不懂他們,所以如果非讓我做出點什麼反應,我也只能說最正確的廢話,也只能說點”我懂“這種P話,否則要怎麼辦呢?又能怎麼辦呢?這種事真要論起來,還是那句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情緒自己安撫,聽著也沒啥毛病

有無數個瞬間我都會想逃離人群,因為我覺得他們無法解決我的任何問題反而會製造出一堆麻煩,但我又很清楚這只是理智讓位於情感時的氣話,遠離了人群的我問題就能解決嗎?不能。我希望別人為我做到的,我能為別人做到嗎?不能。

那就允許自己在情緒失控時矯情一下。

【孤獨與壞情緒】不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

02

我不願意說,主要也是因為我說不清,有時我會害怕別人問我“怎麼了?”,因為這往往不是一段對話的終結,“為什麼?”常常是下一個問題;

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

人類貌似很難去接受未知,好像所有事都要找出來個原因去說服自己才心安,封建迷信就是靠人性的這個小弱點得以歷久彌新;

我也想知道為什麼,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每個問題都有答案,所以很多時間裡甚至不用別人,我自己用個“為什麼”都能把自己本來就不怎麼高漲的情緒整到谷底,說到底,我也就是一凡人,希望得到一個確定性,卻偏偏又活在如此不受控的每時每刻裡;

所以說我悲觀也好,釋然也罷,比起去追問一個原因出來,我更多地開始試著讓自己成為情緒的載體,只是體驗,無關乎對錯;

為什麼要壓抑呢?像憤怒,像悲傷,像焦慮,為什麼這些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去屏蔽掉它們呢?

因為我們覺得這些情緒是“壞”情緒,而“壞”應該被消滅,甚至再敏感點的會開始愧疚自責,抑制不住這種“壞”情緒的自己是不是也不夠好,這種想法也並不少見。

那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這些情緒“壞”?當然,因為比起開心,憤怒會讓我們出現很明顯的生理不適,但不要忘了,“喜傷心”(黃帝內經養生經),每一種“過度”的情緒都會引起生理不適,具體細節請參照《范進中舉》,拿暴怒和淡淡的喜悅做比較,對前者不公平;

除去自身原因,答案就很明顯了,因為外部環境的強化,這種認知深入到我們的行為模式中太久以至於我們都忘了,最開始笑和哭對於一個嬰兒來講都是傳遞信息的方式,直到大人因為孩子哭而動手、動口或採取冷暴力時,直到大人因自己無法處理孩子的情緒而告訴他“哭鼻子就不是男子漢”時,事情就發生了改變,孩子知道這個行為的後果會讓他受傷,他因想被人當作一個男子漢而把哭當作一種羞恥和禁忌;

而當這些孩子長大後,兒時很多事的具體細節他們可能都忘了,但那些“壞”情緒總與親近之人的冷待相關的簡單邏輯卻輕易地留在記憶裡,

造成了日後一有類似情緒出現,就會立刻想做點什麼去壓制的狀況,不光是害怕情緒本身對自己的影響,更是在潛意識害怕來自他人的冷漠、傷害與隨意定義,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底層邏輯就是這樣。

情緒就是情緒,為什麼會有好壞之分?如何定義?又由誰來定義?其實答案就在這些問題中,情緒就是情緒,快樂也好,悲傷也罷,都是能量,而我們也只是因為無法處理這些能量中某些的張力,因為我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它是壞的,因為“好”不會讓我陷入痛苦和迷茫(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覺得學習是“壞”,因為學不會的,讓我痛苦的,都不是好東西。

如果有一天,有一個小男孩問我是不是男子漢就不能哭,我想我應該會告訴他,我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男子漢,但我知道敢於面對並接受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人是強大的。

【孤獨與壞情緒】不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

03

回到最開始,被情緒支配的我下意識的選擇並非找人傾訴,而是選擇獨處來消化,但這時我身邊的人總會覺得不安,他們想要做些什麼,因為他們和總想勸別人的我一樣隱隱地覺得“孤獨”是件不好的事,是件可憐的事,而他們在乎我,所以覺得自己有責任不讓我陷入這種境地。

人群給我們安全感,而孤獨帶來恐懼。

和壞情緒一樣,我們害怕孤獨,認為一個人是不好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本能,還有外部的強化,當我們過分強調團隊、集體的力量時,個人的力量就被忽視,甚至是被貶低了

一個人也好,一群人也罷,都是個人選擇,也根本沒有什麼高低優劣之分,但當一個人的選擇被在一起的一群人指指點點、同情可憐,甚至是排擠傷害時,不光這個社會覺得孤獨是種病,是種錯,就連選擇甚至可能還有點享受孤獨的那個人也開始這樣懷疑了。

但其實,孤獨甚至不僅是我們主觀的選擇,更是客觀的需要,擁有獨處的時光和建立親密關係一樣重要。

不是孤獨選擇了我,而是我選擇了孤獨。

向各位強烈推薦《孤獨:迴歸自我》這本書,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它允許我們成為自己,不是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我們用了那麼久去定義人應該是怎麼樣,是時候給每個人來定義獨一無二的自己以及自己的人生了。

“成為更好的自己”這種說法已經爛大街了,但其實這句話有個沒說出的前提條件,為什麼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我覺得現在的我不好,不接納就是排斥,排斥就想改變,改變自己的潛臺詞就是我不接受現在的自己;

是的,我們比想象中更在乎自己,我們也比想象中更不會正確地愛自己,接納自己,不是鞭策自己去變得更好,而是承認我不夠好,但那又能怎樣呢?又有誰真的“足夠好”呢?也許真正的改變,就在你放棄改變的那一刻才能開始。

正如華茲華斯的詩裡所說

“世界倉促,讓我們與更好的自己,日益疏離。”


【孤獨與壞情緒】不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

——end——

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