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並快樂著的自豪——英國45型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三)

退出“地平線”後,皇家海軍為其另起爐灶的45型驅逐艦選擇了一部源於“多功能電掃自適應雷達”研究計劃,後來由英國國防研究所與德國西門子公司聯合研製的“桑普森”(Sampson)相控陣雷達。

該雷達被安置在主桅杆的頂部,離水線約35 米,是一部工作在S波段的多功能雷達,採用有源雙陣面旋轉天線,每面矩陣含有2,5000個砷化鎵發送和接收模塊,輸出功率25千瓦,操作模式包括遠距和中距搜索、水面搜尋、高速海平面搜尋和高角搜索/跟蹤,使用數字式自適應波束形成技術獲得極強的抗干擾能力用於電子對抗。

痛並快樂著的自豪——英國45型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三)

探測距離在250千米以上,跟蹤目標數量多達 500~1000 個,能支持點防禦和區域防禦系統,可同時制導12 枚導彈攔截6個空中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桑普森”(Sampson)相控陣雷達被認為足以發揮主防空導彈系統(PAAMS)的全部效能,不但能夠滿足海上編隊防空作戰需要,還擁有執行反導任務的潛力。

事實上,早在2013年3月6日,英國導彈防禦中心( MDC) 就宣佈,計劃為英國45型驅逐艦上的“桑普森”雷達開發戰術彈道導彈防禦的潛在能力。這是“試驗型桑普森彈道導彈防禦”計劃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桑普森”雷達曾成功完成一項衛星跟蹤試驗。目前,雖然沒有為45型驅逐艦增加反導能力的計劃,但英國導彈防禦中心近年來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著眼於開發45 型驅逐艦在反導領域的潛在能力。

作為“桑普森”雷達的研製廠商,BAE 系統公司曾公佈了“桑普森”雷達的升級路線圖,為其增加用於彈道導彈防禦的搜索與跟蹤能力。經過軟硬件設施的改進,“桑普森”雷達預計最終可實現2000km的有效探測距離。2011年3月,“試驗型桑普森彈道導彈防禦”計劃的第一階段結束,演示了計劃用於“桑普森”雷達硬件上的彈道導彈防禦雷達波形。

2012年初,該計劃進入第二階段,併成功利用“桑普森”雷達進行衛星探測與跟蹤演示。基於與美國導彈防禦局( MDA)的關係,英國外交部和英國導彈防禦中心派遣了一艘45型驅逐艦,參與由MDA 主導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反導試驗。

痛並快樂著的自豪——英國45型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三)

在此次試驗中,作為“海毒蛇”導彈系統一部分的“桑普森”雷達成功的參與了彈道目標的探測與跟蹤任務。也正是因為45型憑藉“桑普森”雷達獲得了主防空導彈系統(PAAMS)的最大效能,皇家海軍自豪地宣稱如果將1艘45型佈署在泰晤士河,其武器系統能獨立粉碎任何向倫敦地區發動的空襲。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我們可以將45型驅逐艦視為“地平線”的高端版本,但就目前的建成服役的45型技術狀態而言,她們仍然是一些縮水的貨色。在皇家海軍對45型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的規劃中,將技術狀態分為) “核心基線”和“增進採購計劃”兩類進行設計和選配,前者為必配裝備,後者則是按照需求進行優先排序待資金到位後再加裝或升級。

首先,“主防空導彈系統”(PAAMS)是該型艦“核心基線”類的主要武器系統,用於為自身和編隊提供防空能力,主要包括“桑普森”多功能雷達、S-1850M搜索雷達、以原有FSAF C2系統為基礎的指揮控制系統、“席爾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射程30/100km的“紫菀”-15/30艦空導彈等;“桑普森”相控陣雷達採用雙平面旋轉天線,用於目標搜索、跟蹤和為“紫菀”導彈提供製導;S-1850M雷達用於對空中和水面目標搜索,陸上試驗表明,其探測隱身目標能力強,能跟蹤大氣層外目標,有作為“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組成部分的潛力。

痛並快樂著的自豪——英國45型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三)

其次,設計有2座四聯裝“魚叉”BlockⅡ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和艦載魚雷發射裝置,考慮了發射“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但因經費限制目前並未配裝,只是列為“增進採購計劃”;一些武器系統也採取了降級配裝,如用114mm艦炮取代了原計劃配裝的155mm艦炮等;這使該艦反艦、對陸和反潛能力偏弱,整體作戰能力與最初預期有較大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