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電影《超脫》

無意中看到一部電影,名字很簡約,叫《超脫》。

看簡介,說是一部文藝片,我覺得很喜歡,但在看的過程中,卻幾度想要放棄,故事裡有太多糟糕的人和事兒,太讓人壓抑了。

但我堅持著看下去,很驚訝地看到了比陽光更暖的溫柔甚至在看完後,又忍不住看了第二遍。

現實中,誰沒有遇到過一些很喪的人和事兒呢?面對很“喪”的現實,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這部電影給了我們答案。

豆瓣9.1的評分,這部電影名副其實,甚至值得更高評價。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1.這個“垃圾學生收容所”裡,在發生什麼?

電影裡講到一所學校,學校的情況十分糟糕,全區最差的學生都集中在了這裡,所以又被人叫做“垃圾學生收容所”。

在這裡,問題學生比比皆是,打架、虐貓、辱罵老師,孩子們什麼都幹,就是不學習,也根本沒有學生把老師放在眼裡。

“上課!上課!”

老師這邊嗓子都喊啞了,學生們仍然在吵鬧,跟沒聽見一樣。

老師們都很痛苦,但仍在痛苦中掙扎著,不願意放棄,其中一些老師甚至靠服用抗抑鬱藥物堅持上班——他們想要喚醒這群迷失了自己的孩子!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校長卡羅爾

這所學校的校長,中年女士卡羅爾,被教育部門約談:

“你辭職吧,放棄吧!”

但卡羅爾女士很堅定地表示,她不願意。她並沒有更好的辦法改變學校的現狀,但她就是發自內心地不想放棄。

人生總有一些事,只有堅持到底才不會後悔,卡羅爾校長大概就是這麼想的。

還有這所學校的心理老師派克博士,她約談一個又一個學生,想用自己的“諄諄教誨”喚醒他們。

事實上,一直沒有取得什麼成效。這真的令人絕望,但她一直在努力。

這所學校就是這麼“喪”,但這所學校的老師們,一直在竭盡全力做“陽光”。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2.亨利老師來了,微妙的變化開始發生

後來,學校來了一名代課老師,就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亨利。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亨利老師

在亨利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走了,接著母親又自殺了。

這在他的內心留下了嚴重的創傷,從養老院看望外公後回家的公交車上,他一個人淚流滿面,上演著悄無聲息的崩潰。

但就是這樣一位內心嚴重受傷的老師,面對孩子們,卻極具耐心和溫柔,他像是一縷陽光,照進了“垃圾學生收容所”這個陰暗的世界,他不那麼明亮,卻足夠在這個糟糕的世界裡掀起波瀾。

胖女孩梅雷迪斯,喜歡攝影,並在照片的基礎上搞繪畫藝術,她畫的很棒,但因為都是灰色調,表達的都是負面情緒,父親總是責罵她:

“你和你的畫一樣都不會有出息!”

因為肥胖,她還被同學嘲笑說是“死肥婆”,每次被人這樣說,她總是低頭不語。難過,脆弱,不敢為自己辯解。

有一次,梅雷迪斯又被這樣罵,那個罵她的男孩,被亨利老師“趕走”了。

這樣子被人“呵護”,梅雷迪斯還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她被“暖”到了,想要對亨利老師打開心扉。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梅雷迪斯和亨利老師

她鼓起勇氣,找到亨利老師,絕望地對亨利老師說: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感嘆生活的糟糕。”

一邊說著,她張開雙臂,想找亨利老師要一個擁抱,要一點溫暖和力量,可在他們擁抱的時候,恰好被旁人看見,那人汙衊亨利老師是冒犯女學生,原本美好的擁抱戛然而止。

第二天,絕望而憤怒的梅雷迪斯,自殺了。

亨利,他原想做一抹陽光,溫暖內心孤獨的她,卻不小心“弄巧成拙”害了她。

不過我想,即便是死了,梅雷迪斯也在最後的時刻,感受到了在這個很喪的世界上獨屬於她的一份溫存。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3.拯救失足少女艾麗卡,他做到了

艾麗卡是一個流浪失足少女,靠出賣自己的身體獲得可憐的收入維持生計。物質上,她沒有保障,精神上,她毫無自尊。這樣的一個人,誰見了都會“敬”而遠之。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艾麗卡和亨利

深夜的街頭,艾麗卡遇見亨利,對他說:

“能借我點錢嗎?我很餓!”

亨利沒有躲開,而是說:

“我家裡可能有些吃的。”

明明是陌生人,卻像老朋友邂逅一樣,乾脆利索地帶回了家。

亨利給艾麗卡吃東西,還收留了她,讓她睡床,自己睡地板。

不僅如此,她還像一位大哥一樣,教導艾麗卡迷途知返,不要再去跟陌生男人“鬼混”。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亨利教導艾麗卡

後來由於某種原因,他把艾麗卡送去了“守護天使·撫養中心”,艾麗卡是哭著走的,她不捨得離開這個世界上唯一對她好的人——亨利。

在漸漸適應了撫養中心的生活後,心裡也始終思念著亨利。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緊緊擁抱在一起的艾麗卡和亨利

電影的最後,亨利到撫養中心去看望艾麗卡,在艾麗卡看到亨利的那一剎那,原本黯然的眼神忽然亮起來,起身,飛奔,兩個人緊緊擁抱在一起,像是久別重逢的親人。

原本是一個“壞”女孩的艾麗卡,因為亨利這個“大哥”的溫暖,她迷途知返,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人生。

艾麗卡的人生原本那麼“喪”,是亨利做了她人生中最明亮和溫暖的那一抹“陽光”,改變了她的人生。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4.內心很喪的亨利老師,為什麼活成了別人的“光”?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整部電影的主題,也是這部看似很喪的電影,努力要播灑進每一個觀眾內心裡的“陽光”。

內心受過重創的亨利,他有太多的理由自怨自艾、自暴自棄,但是他沒有。他藏起自己受傷的內心,選擇溫暖示人。

他鼓勵胖女孩梅雷迪斯,雖然失敗了。

他收留流浪失足女孩艾麗卡,像對待親人一樣真心待她。

亨利,一個內心很喪的人,卻在這個糟糕的世界裡,活成了最陽光的一個人。

一個從小在溫柔鄉里被呵護著長大的人,他的內心充滿陽光,他的微笑發自內心,也輕而易舉。

但對於亨利這樣一個人來說,內心的傷痛和黑暗一直都在,卻能昂首挺胸,活成陽光般的存在,實屬不易。

亨利為什麼能做到這麼“陽光”呢?

第一,他心底有善良。一個善良的人,更容易看到別人的不易,所以出手相助。

第二,他足夠堅強,能扛得住自己內心的煎熬。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是一個真正的明白人,他清楚地知道,幫助別人的過程,也是自我療愈的過程。事實上,在治癒了艾麗卡的同時,也溫暖了他自己。

照亮別人,溫暖自己,選擇善良,從來都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共贏之事。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不要放棄”

現實中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也總有很喪的時候,感情問題、工作問題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相伴而來的痛苦,但無論問題有多少,痛苦有多痛,我們都不應該放棄。

如果我們的人生中會出現一位“亨利老師”,那是幸運的。

但如果沒有,不如就做自己的“亨利”,用自己的光和亮,照亮自己的未來世界。

人生實苦,挺住,真的就會熬過去。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5.應該記一輩子的兩句話

第一句: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恰恰是人生最大的問題

胖女孩梅雷迪斯的自殺,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她的父親。父親總是批評她,質疑她,甚至謾罵她:

“你畫的什麼?受盡欺侮的靈魂?為什麼不能畫點積極的東西?”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在父親的謾罵下,絕望的梅雷迪斯

在父親眼裡,她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垃圾人。

父親在用這樣的語言和方式對待女兒的時候,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嗎?顯然沒有,他始終在用自己非常片面的標準衡量女兒。

他不懂女兒的灰色調藝術,說那是垃圾,但那其實是很好的藝術作品。

現實中有多少這樣的家長,自以為在教導孩子,其實自己才是孩子問題的罪魁禍首。

第二句:“不在乎”很容易,“在乎”才需要勇氣

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後,有沒有勇氣去直面,是另一個問題。在電影裡有這樣一段對話,發生在心理老師派克博士和一個女學生之間。

派克博士:“高中畢業後上不了大學,你有什麼打算?”

女學生:“不知道,跟男朋友接著混,也許做模特,加入某個樂隊。”

派克博士:“你連續十週的成績,都是不及格!”

女學生:“不及格又怎麼樣!”

說話的時候,她一臉的滿不在乎。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無奈之極的派克博士

這惹怒了派克博士,派克博士發飆了:

“第一,你進不了樂隊,也當不了模特,因為你沒有抱負!你也沒有一技之長,在美國,你必須和80%的人去競爭拿最低工資的勞動力。你下半輩子永無出頭之日。”

女學生:“我不在乎!”

派克博士:

“你怎麼就不明白,用不了多久,事情只會越來越糟,‘不在乎’誰不會啊,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去在乎!你們都沒有這樣的勇氣!”

現實中,有多少這樣的人?

逃避問題,自暴自棄,看似灑脫,實則每一天都在把自己的人生推向更加糟糕的境地。

電影《超脫》講述的故事,可以這樣來概括:

在一個很喪的世界裡,人們如何竭力超脫。

面對很喪的學生,老師們的堅持不懈令人感動,這種感動本身就像陽光,照進了我們的內心。在現實中,當我們也覺得很喪時,一想到他們的那份“執拗”,也能活得更堅韌。

亨利老師,這個內心有傷卻活成了別人世界裡的光和熱的人,更是讓我們感受到別樣的力量,像亨利一樣活著,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

父親離去,母親自殺,內心的創傷那麼多,他是怎麼活成了一道光?

能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去改變的亨利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