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如此消費災難和不幸

不該如此消費災難和不幸

有時候,你不能不佩服“蝴蝶效應"的無所不在,尤其在互聯網時代更是如此。

23日,一位日本網民發佈的一條中國瀋陽的消息,在日本國內大量轉發並引起熱議。

這條消息的內容是遼寧瀋陽一家楊媽媽的粥店前面,豎立的充氣拱門,寫著“熱烈祝賀美國疫情 祝小日本疫帆風順長長久久。"經過日本大報《產經新聞》的報道,事件得以進一步放大,轉發者超過1萬次,評論1千多條。

這家粥鋪的店長以自作聰明的愚蠢,瞬間震驚了國人,也整暈了國外網民。

不知道這位店長是出於何種心理完成了這波操作,是顯示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還是譁眾取寵奪人眼球?無論什麼理由,這種毫無底線、試圖利用狹隘的“愛國情緒“進行營銷的策略都十分惡劣。它把某些人的冷血和醜陋直接晾曬在光天化日之下,不禁讓人心生悲涼。

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個月前,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候,日本宣佈以舉國之力支援中國,我們看到了援助物資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見到了日本街頭店鋪打出的挺住、武漢。眼下日本疫情蔓延,我們有什麼理由惡語相向,過河折橋?

病毒無國界。在互聯互通的當今世界,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沒有一個國家會是一座孤城。如果世界疫情得不到控制,中國怎麼可以獨善其身?希望別人遭難,並不能讓自己變好。

“鄰有喪,舂不相,裡有殯,不巷歌”。寫在《禮記》裡的古訓,是老祖宗饋贈的珍貴傳統,表達了對他人不幸的同情和理解。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也是人有別於動物的根本所在。試圖靠消費他人的不幸來獲得支持,其內心世界該有多麼陰暗。事件發生後,有人扒出它一系列的衛生問題,包括粥品吃出蟲子,蒸菜中的頭髮,久放的熟菜噴水保鮮,剩菜新上,員工上崗無健康證明等等。如果有人不加思索而盲目點贊,甚至爭相消費表達支持,我想說,他們播下的是跳蚤,收穫的會是更多的跳蚤。歌德早就說過,人變得真正低劣時,除了高興別人的不幸外,已無其他樂趣可言。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國。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其國民也應有與大國地位相稱的心態。心理陰暗不是,心胸狹窄也不是,幸災樂禍更不是。災難就是災難,無論誰攤上,都不是慶賀的理由。

好在絕大多數國民深明大義。 這一操作遭到了大多數人的批評,有人在政府官網提交投訴,對受到冒犯的網民道歉,有人在大眾點評寫下差評。有關部門也迅速介入,條幅撤下,停業整頓,涉事店長被解除勞動合同。這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但願這一事件能引發我們更多的反思,該如何對待災難和他人的不幸,該如何做個成熟的大國國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