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1.海派三人沙發,曾被佈景於孫紅雷主演電視劇《好先生》

2.貔貅 集水池,魚籽石,近代

3.曾海文作品《無題,雙聯屏》,紙本水墨

探物:左側茶几上擺放的是何物?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右上圖:海派老沙發,曾海文紙本水墨作品

左下圖:Art Deco風格老書櫃局部


中國自古愛詩詞,詞以境界為最上,生活亦然。


一代人一段回憶,通過人傳人的故事留下,或者通過某個物件代代相傳。我們喜歡老的物件,試圖通過它感受一段美好時光的記憶、歲月的痕跡。回首過往,迭代與新生,一物一景一情。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蘇格蘭羊絨品牌Johnstons of Elgin


2020年這個特別的開春,將印記於我們這代的每個人,讓我們默默祈福,默默感恩,默默珍惜當下。3月28日至4月12日,於上海南昌路十年之久的陋室設計、2014年成立於上海的杜若雲章、源自1797年的蘇格蘭羊絨品牌Johnstons of Elgin,將在南昌路145號共同呈現獨特而溫馨的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 老上海 Shanghai //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a.南昌大樓(阿斯特屈來特公寓AstridApartments)

1933年建成在當時的環龍路(今南昌路)

1994年入選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20世紀的南昌路居住、工作過名人眾多,林風眠、徐志摩與陸小曼、巴金、傅雷、白楊、中國味精大王、化工實業家吳蘊初等等。


上海是一個五方雜處,東西交融,集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其它地域文化、它國多元文化於一體的城市,一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在這裡,我們可以遇見上世紀留下的老房子、老傢俱、老物件、老故事;在這裡,我們也可以欣賞摩登的都市建築、時尚的新潮流、傳統與現當代的藝術。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上圖:銅仁路333號綠房子,1938年落成,是著名的匈牙利籍建築大師鄔達克在上海完成的最後一件作品。

下圖:南昌路47號科學會堂,1917年建造。


// 新設計Design //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b/c.紅門營造與法國設計師Baptiste Bohu工作室

共同合作改造系列項目


寧波人小柯和妻子麗麗十年前在南昌路145號開設陋室書吧,且擁有自己的“紅門營造”工程公司。小柯非常熱愛古董傢俱,尤其是ART DECO風格。而且,小柯對改造裝飾老房子充滿熱情,許多充滿歷史感的屋子在他的打造下獲得重生,他尤其精通木製品的打造,如樓梯、地板、門窗等等,提出“老上海 · 新設計”的概念。


// 華人藝術大師 曾海文T'ang Haywen //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上圖:玻璃彩窗屏風,海派老落地燈,曾海文紙本水墨雙聯屏作品

下圖:海派老沙發,曾海文紙本水墨作品


“我的繪畫既不是象徵的也不是抽象的。這樣的界定對我來說設置了太多的限制。不受任何束縛,可以自由的發展,這才是我一直追求的藝術。”

—曾海文 T'ang Haywen


曾海文於1927年出生於廈門,其家族最早來自福建省惠安縣富三島的小村莊。曾海文幼年隨其祖父曾嚴學習書法和繪畫,藉由繪畫領略了石濤筆下的自然靈秀,在廈門的陽光下度過了十年的平靜歲月。1937年由於戰事爆發,曾海文舉家遷往越南,並定居於西貢的中國城丘隆(Cholon)。1948年去往法國學醫,而後棄醫從藝。


道家思想和玄學對曾海文自身的哲學以及他作品的美學都有著濃厚的影響。其水墨畫中呈現的圓,好似宇宙中心能量之源,釋放出含蓄卻又無盡的力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創造了萬物,萬物又本源自於一體。曾海文充滿韻律的線條賦予了他的繪畫作品生命力。固定尺寸的雙聯畫也成為了曾海文藝術創作後期的代表性表現形式,更是展現了“一分二,二又合一”的概念。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無題 untitled | 70 x 100 cm

水墨紙本(二聯作)Ink on paper, diptych


"畫作包含著的力量有如宇宙能量,足以創造星辰,運轉四季,燃起炫目光芒,觸動觀賞作品的人。這股力量並不兇暴,而是含蓄的,凝聚能量同時迸發張力。"

—曾海文 T'ang Haywen


// 攝影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派拉蒙劇院,紐瓦克(1959年電影《海濱》)

Paramount Theater, Newark (On The Beach, 1959)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一個晚上,當我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拍照片的時候,忽然有一個想法,我問我自己,如果把一整部電影在一張照片上拍攝出來會是什麼樣?我心裡回答說,你會得到一張發光的帆布。為了能實現這個想法,我馬上開始實驗。一個下午我帶著一架大畫幅相機來到東部一個很便宜的電影院,電影一開始,我就打開大光圈按下快門。兩個小時後電影結束時我閉上光圈並在當天晚上把這張底片沖洗出來,我想像中的畫面猛的呈現在我眼前。”

—杉本博司


《劇院》系列開始於上世紀 70 年代,一直持續到 21 世紀初,杉本博司走訪了整個美國,將上世紀 20 年代用來放映電影的戲院,50 年代更為壯麗的電影院以及之後的汽車電影院等,都用同樣的攝影手法記錄了下來——一間劇院中放映完一整部電影的時間,即相機曝光時間,劇院被完整地呈現在一張照片中。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Art Deco風格邊櫃,海派玻璃器皿,杉本博司攝影作品


“人類的想象力一直是通過藝術來加以表現的。現在為了理解那個無法預知的未來,我們到了必須回溯歷史的時候。為了追溯人類的想象力,我麼就必須探尋人類意識的起源。現在,藝術所能夠做的,也許就是回憶,就是找回人成為人那個時候的記憶。”

—杉本博司d.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清代佛像,麻石材質,杉本博司攝影作品《禿鷹》


杉本博司曾說,“我,從使用名為“攝影”的裝置以來,一直想去呈現的東西,就是人類遠古的東西。那即是個人的記憶,一個文明的記憶,也是人類全體的記憶。”無論哪個時代,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在通過各種途徑思索、追尋與探索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上圖:20世紀德國伸縮式長桌,海派老餐椅,杉本博司攝影作品

下圖:漢白玉獅子擺件,杉本博司攝影作品


// 建築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上圖:住吉長屋,彩筆紙本

下圖:斯里蘭卡的房子,彩筆紙本


"我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為了巡訪建築與城市,走遍世界各地。旅行途中,我每每訝異於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多樣面貌,並且深深為這些通過建築描繪出的人們的夢想所感動。或許就是因為看到這些夢想,我才會選擇走上建築師這條路。"

—安藤忠雄 e.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阿布扎比美術館 Abu Dhabi Museum,彩筆紙本


"通過建築究竟可以達到什麼?這是我開始接觸建築以來不斷詢問自己的問題。創造事物,代表架構新的價值。我在設計建築時,思考的不僅是建造純粹滿足使用功能的建築,更是想要創造出超乎他人想象的場所。彷彿人和建築可以一同在那裡成長的有生命的建築。通過建築孕育出某種新的事物,這是我最珍視的。"

—安藤忠雄 e.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新中式榫卯結構邊幾,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原作


安藤忠雄曾說,“我想建造的場所,是那種能讓人心居住、紮根的地方。”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互聯網時代,高效、便捷,但也讓我們被前仆後繼的信息流淹沒,無暇顧及“正常生活”,而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理想的生活呢?


// 中國藝術家 羅威Luo Wei //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羅威油畫作品《草本系列》


所有的美好,都是從混亂的現實,形而下的瑣碎當下生活與置身其中的忙亂憤怒糾結等情緒中, 生出的形而上花朵。如同我們的繪畫語言,是從視覺的複雜性中提煉出抽象的線條色彩等形式語素並構成新的語義。

—羅威


羅威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深厚書法傳統,讓我聯想到了詩歌、寫作和繪畫的糾纏本質。因為糾纏,我們需要用語言來交流。這種交流需求與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緊密相連。然而在羅威那裡,卻恰恰相反。... ...他的作品將一如既往地反映著一種空前的變化,這個變化既是當代中國的一部分,同時也保留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

—保羅·烏爾曼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桃樂絲花園之一Dorothy ‘s Garden,布面油畫


1977年生於武漢。現工作生活於上海。2015 “象外”羅威作品展,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 中國。2016 “Dragonfly”羅威個展,西岸藝術中心 上海 中國,“炎炙”羅威個展 深圳美術館,深圳 中國。2017“力”羅威個展,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香港 中國。


// ART DECO在上海 //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f.上圖:江寧路66號,美琪大戲劇內部

a.下圖:南昌大樓


Art Deco裝飾藝術一詞起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第一屆藝術裝飾與現代工業博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但1920年早期這一風格就已在歐洲開始流行。Art Deco裝飾藝術受到了非洲、埃及、印地安人原始藝術和維也納工業組織運動早期作品以及立體派、未來派、新古典主義、爵士風格藝術等等許多藝術風格的影響。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近代設計款木椅,蘇格蘭羊絨Johnstons of Elgin


從歐洲到美國到亞洲,上海是除紐約外Art Deco建築最多的城市,也有相當一部分Art Deco風格傢俱物件留下來,不斷有人迷戀與尋覓著這些老物件,探索與實踐著如何讓它們獲得新生。修繕恢復原貌美,同時增添當下與時俱進的新需求,相遇這個時代的主人,共同營造另一份特別的境界。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圖一:Art Deco風格邊幾

圖二:海派老凳子

圖三:Art Deco風格吊燈

圖四:Art Deco風格邊幾,海派琉璃器皿


21世紀的今天,我們能夠更便捷地去世界各地旅行、工作、生活,我們可以很忙碌,也可以選擇多一點自由,選擇真正需要的生活。生活是一個不斷接受挑戰的過程,是理性與感性的交織,是束縛與自由的博弈。無論終點在哪,無論結果怎樣,真誠地祝願大家相遇各自的一物一景一情。


Memori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spread through old stories or old things. We love old objects that bring us good memories and charming imagination. Looking back on old times, some things old some things new, our life could always be beautiful.


Time flie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changing, and the people and things that accompany us are also changing, except for the endless samsara of heaven and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 People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people and people,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these relationships constitute a unique impression and situation for each of us, and accompany us for a lifetime.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Shanghai is a city with a mix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ther regional cultures and multi cultures of other countries. She is also a energetic brilliant modest and comprehensive city. Here, we can meet some old houses, old furniture, old objects and old stories, and we can also enjoy some modern urban architectures, fashionable new trends, tradition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We live or stay here, wander in this city, and collect our own stories.


2020 is a special year that will be imprinted on all of us, let's pray, appreciate and cherish the present. From March 28 to April 12, the ten-year-old design store loushi, Je Fine Art Space founded in 2014, and the Scottish cashmere brand Johnstons of Elgin originated in 1797 will together present a unique and warm pop show at No. 145 Nanchang Road.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金銅器金舍利容器,唐朝

Gilt Bronze Reliquary Tan Dinasty, 7-9th century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Tadao Ando once said, "The house I want to build is where people enjoy to live and take root." Now we live in a global Internet world,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but also let us be inundated by successive information, no time to think what is the real life. Hiroshi Sugimoto once said, "Since I used the device called" photography ", what I have always wanted to present is the ancient things of human beings. That is the memory of the individual, the memory of a civilisation, and the memory of all mankind. " No matter what epoch, from birth to death, we are always thinking, pursuing and exploring who we are, where we come from and where we go to.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Vasari, an artist in the 16th century, believed that art has a process of birth, growth, ageing and death.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designer Ginzburg put forward similar views, each stage of style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peak and decline of an era. Oriental philosophy holds that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are endless. Art Deco style rose in the 1920s from Europe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Shanghai. Shanghai is the city with the most Art Deco buildings except New York. There are also quite a few Art Deco style objects left. Some people are infatuated with and looking for these old objects,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how to make them new. They repair and restore the original beauty, at the same time add the new needs of the times, they are collected by new masters, and create another special realm.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Chinese art master T’ang Haywen said,"My paintings are neither symbolic nor abstract. Such a definition sets too many limits for me. I can develop freely without any restriction, which is the art I have been pursuing." In the 21st century, we can travel, work and live more conveniently around the whole world. We can be very busy, but we also can choose the real life we really need. Life is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accepting challenges, a mixture of rationality and sensibility, a game of bondage and freedom. No matter where the destination is, no matter what the result is, we sincerely wish you all have the real beautiful life.


圖文資料來源網絡,部分參考:

a.http://shanghaistreetstories.com/?p=3723

b.Baptiste Bohu Interiors,2019.12.10

c.在1920年代老公寓裡玩野奢是種什麼體驗,2020.3.17

d.《藝術的起源》杉本博司,林葉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e《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許晴舒 譯,中信出版

f.傳承優雅-爾冬強上海ART DECO藝術展,2018


老上海新設計


【老上海 · 新設計】一物一景一情 Life is beautiful


上海市黃浦區南昌路145號

2020.03.28 - 2020.04.26

週二-週日,11:00-18: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