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鋼鐵俠》尾曲小彩蛋,神盾局局長森林狼·弗瑞現身,招來粉絲高喊,或許大家都還沒發現,十年漫威系列電影宇宙空間就這樣開啟帷幕。

十年,從不鏽鋼板初露頭角、《復聯1》中的紐約對戰再到2020年的《終局之戰》,漫威人物建立了一個商品的價值近200億美金的全球大規模產品系列,《復仇者聯盟1》作為初代復仇者六人的第一次登臺,在漫威系列電影宇宙空間中具有尤為重要的位置,十分是“紐約之戰”稱之為經典對戰。

對於此次對戰,著名導演喬斯·韋登也吐槽說趕到《復聯2》要想複製這一預期效果,但是沒有獲得成功,還是拍變為一群機器人大戰。那時《復聯3、4》的著名導演羅素兄弟沒多久招聘面試拍攝《美隊2》2周,因而提前看了內部場,對此次戲也是被震撼人心到,有些人說完全拍出了他們想象的搏殺。下面的採訪從著名導演、設計理念、故事版、剪輯完全重現此次對戰的製作過程。


初期籌備

喬斯·韋登(著名導演):此次戰事是以大家想看這一卓越團隊聚在一起演變來的。大家讓他們背對背臉朝上站一圈。RyanMeinerding(視覺設計開發負責人)將這一想法制圖出來,我絕大多數就是按照那般拍攝的。

RyanMeinerding(視覺設計開發負責人):我和喬斯討論過這一拍攝攝像鏡頭,他針對這事一些大約想法,彷彿當監控攝像頭在他附近旋轉時,Cap向前走,接著他趕到一輛的士上,接著以我作結的拍攝攝像鏡頭為結尾。大家的顧慮是這是否會看起來太無關痛癢了——是否看起來很蠢——一個綠色的巨人圖片,一個服裝旗幟的男孩子——所有這些人站在一起,因而我讓自然光落在他們身後,搭建點氛圍,試著將色彩統一起來。最終,這一界定還是挺酷的。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喬斯·韋登:但接著大家想為什麼他們要站成一個圈?假設牆面有外星人,漫威人物被包圍著著了,外星生命正提前準備要朝他們射擊。

為什麼還不射擊呢?我講,給外星生命一個戰爭的叫喊。因而浩克打了Leviathan,外星生命彷彿被痛打一般地狂叫,但它是戰土的叫喊。接著,在這其中一個外星生命脫下呼吸面罩,因為大家務必看到他們的臉,聽吶喊聲。外星生命包圍著著著復仇者們,喊到:“受死吧!”因而,在復仇者們宣戰之前,拍攝攝像鏡頭髮展趨向得越來越多。

安迪·帕克(概念插畫師):漫威的視覺開發部門從電影製作過程的一開始就參與其中了,所以他們寫劇本時,我們就開始設計人物和製作關鍵故事情節插圖了,很多時候甚至走在故事和導演前頭,但我們的主要工作是人物設計。


Ryan Meinerding(視覺開發總監):我們儘可能忠實於原素材,漫畫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所以漫威公司‘獨特風格’正在朝著漫畫建立的風格走,然後找到方法,使其適用於電影製作人想要講述的故事。這些形象的視覺效果的出色之處在於,如果你站在離角色200英尺遠之處,你也能認出他們。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比如,《美國隊長1》裡講述美國隊長為自己穿著USO制服做宣傳而感到羞愧,因為他沒能夠上陣殺敵,所以當他拯救巴基和嚎叫突擊隊時,他在制服外披了件皮夾克和戴了頂頭盔,才覺得自己有點像戰士,但在救援他們回來的路上,制服上的星星閃爍,他開始認識到他潛在身份的價值。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的視覺形象是將其打造成隊伍裡最具超級英雄範的版本,並讓寇森探員為此負責,因為他是狂熱粉。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Ryan Meinerding(視覺開發總監):當我們設計鋼鐵俠裝甲時,我們必須設計得與之前不同,這樣觀眾才會當做是新裝甲,而Phil Saunders設計的Mark 7有種要奔赴戰場的感覺。在與洛基對峙之後,當Mark 7飛向他,他的HUD從藍色變成紅色,然後你就知道他要作戰了。


Jane Wu(女故事板繪製師):漫威影片結合了CG和實拍,像我這樣的故事板繪製師有豐富的故事經驗,關於如何構建一個故事,我不需要詳細的劇本,甚至是劇本還沒寫完也行。我們必須早下手,因為這需要時間消化。導演當時正寫所有的對話部分,然後找打鬥戲的節奏,有些戲必須發生,我就根據他的指示繪製,填補空白,這花了大約6個月時間。繪製黑寡婦之類的故事板對我而言比較簡單,因為黑寡婦和我很像,我也練武術。

Nick Market(視覺預覽總監,ThirdFloor):為了製作視覺預覽,我們建立資產——人物、環境等等,並根據劇本、故事板、導演的概念或大家的集思廣益將它們動畫化。單獨的預覽鏡頭,通常會合併到代表場景節奏的預覽素材中。


喬斯·韋登:我看過那些只按照視覺預覽拍攝的電影,這些電影要麼會變得更好,要麼變得更差,完全取決於工作人員水平。對我而言,我喜歡儘可能跟進所有流程。有的時候,你會說‘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效果,’或在後期你會進行某些修改,這才是個流暢的過程。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Jane Wu(故事板繪製師):當浩克最後打雷神時……我不知道這是否可行。我問:“你們確定要這麼做嗎?”那天我發了動畫。另一個朋友本來該在我之前介紹自己的想法,可那天他都遲了,但我肚子不舒服,所以我讓我朋友幫我介紹。當我回來時,我聽到整個房間都在笑,我以為我完了,但當我走進去,發現大家只是在反覆觀看浩克打雷神的畫面。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喬斯·韋登:當時有人反對浩克扔洛基。但是因為漫威的老闆——凱文沒說啥,所以我不用擔心。


歡迎光臨紐約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James Chinlund(美術指導):加入漫威影片的主要挑戰是:如何讓所有來自不同世界的角色共存,並在視覺和敘事方面感覺像是一個平衡的團隊。但我面臨的挑戰是,綜合幾部超級英雄電影的特點,打造超級英雄共存的世界並不容易。


喬斯·韋登:如果你看看尼爾·亞當斯、布萊恩·希契(漫畫畫師)的出色作品,他們讓電影裡的紐約看起來很真,好像超級英雄們也在這座城市裡生活。這一向是我希望達到的視覺基調,那就是‘這座城市總髮生各種罪惡事件,但同時它是座美麗的城市,美醜並存’。基本上,我努力想讓這個城市看起來像70年代我在那裡長大的樣子。

James Chinlund(美術指導):加入漫威影片的主要挑戰是:如何讓所有來自不同世界的角色共存,並在視覺和敘事方面感覺像是一個平衡的團隊。但我面臨的挑戰是,綜合幾部超級英雄電影的特點,打造超級英雄共存的世界並不容易。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James Chinlund:對我來說,讓事物儘可能合理很重要,另一個原因是紐約本身的代表性對我來說很重要,以至於我們在地理位置上做得恰到好處……努力讓電影看起來更接地氣,打造那種超級英雄可能隨時出現在街角的妄想。


我來自紐約,我建造了一座紐約市,這座虛擬城市會引起紐約人的共鳴並感到真實,雖然我們並沒有在那裡拍攝很多,但這對我這個設計師來說很重要。大都會大廈是我童年時代一座超級強大的標誌性建築,我在中央車站度過了很多時間。我知道這是展開這場戰鬥的完美地點,還有鋼鐵俠飛往公園街道的想法,將一群超級英雄人物放在紐約城市的中心地帶真的讓人感到興奮。


Jeffrey Ford:這部電影的劇本設計非常出色,有一些地標建築可以幫我們,通過把斯塔克大廈放在公園大道高架橋的前面,並將其作為片段的中心,這樣做可以幫助觀眾理解這場大戰。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Richard Bluff(digital matte supervisor,工業光魔):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的是我們無法拍攝動畫中的所有動畫,我們必須在斯塔克大廈周圍建造一個CG操場,該操場覆蓋了大約20個街區。


Tyson Bidner(紐約外景製片主任):我在這個項目工作了大約一年半。我們打算在紐約拍整部電影好長一段時間,然後我們分成了幾塊:攝影棚工作在新墨西哥進行,在克利夫蘭拍點,然後在紐約拍一大塊,所以許多室內場景、攝影棚工作等等都在新墨西哥完成,《雷神》和其中幾部漫威電影都是在新墨西哥拍攝的。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大部分拍攝發生在阿爾博克基一個廢棄的火車站,我們在那裡建造了大橋和公園大道的佈景。第一天,佈景外部用玻璃幕牆和有趣的藝術裝飾品進行裝飾,使得這個外景看起來美輪美奐,所有人都被其新穎性和美麗所吸引,然而拍一天結束時,我們發現它很髒,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被厚厚一層的塵土覆蓋著,我們被塵土從頭到腳覆蓋,一點兒也不浪漫。


喬斯·韋登:那恰好是拍攝最糟糕的時期,是製片人對我最沒有信心的時候,在那個特殊時期,有人擔心我的作品死氣。那是在拍攝中期,我們全陷入低潮,我會繼續工作,但一切都是水深火熱。而我就像待在地獄。最後在紐約拍的許多室內場景都令人滿意。


Jeff White:要讓所有各種外景拍攝全都看起來沒有問題很難,但好在我們有攝影指導Seamus McGarvey,他就是大神。他花了很多精力放在影棚裡打光上


製作綠巨人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Ryan Meinerding:我希望讓浩克外形更像怪物而不是偏向英雄,所以給他做了大額頭和寬厚的上唇,這是漫畫中怪物的標誌。Jack Kirby的藝術是個很好的起點,同時還參考其他人的畫作但不是很滿意,我也看了湯米·李·愛德華茲的,不過不太符合官方參考,最後選了Ruffalo的臉部來進行混合,他有一張適宜於變成怪物的臉。

Jeff White:浩克在我們重新構想數字人類和數字角色方面是個大項目。不管出於各種目的,浩克只是個體型巨大的人。從一開始,喬斯就決定將Mark Ruffalo的形象融入綠巨人,這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優勢,讓我們不僅能夠做面部捕捉,而且還利用了馬克身體,他很友好地讓我們獲取他身上的各種數據。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喬斯早期決定的一件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是皮膚必須看起來更飽和和呈自然的綠色,這讓我們進行更多的毛孔細節和紋理處理。通常,會將馬克的表演作為參考進行對比,看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比如牙齒在這個鏡頭看起來不對,或者視線有點偏離了等等細節。


Christopher Boyes(聲音設計師):起初,我使用動物聲音作為浩克的怒吼聲。喬斯的反饋是這叫聲更像是一個怪物,但這是超級英雄,是人類發怒的聲音,所以進行各種組合後,最後我發現我需要人類的聲音。我做了10-15種咆哮聲組合,喬斯聽了後說‘我喜歡那個。’我看了那個組合聲音的成分是MarkRufalo,Lou Ferrigno和我,以及兩個新澤西人。


製作外星人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喬斯·韋登:曾經有很多外星人種族,奇塔瑞是其中一個,但他們不像克里人或斯克魯人必須準備許多背景故事,因為他們是漫威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後我就看到了不同的版本,我會提出一些想法,Ryan寫下來,所有人素描。

Ryan Meinerding:漫畫裡的奇塔瑞人沒有強烈的視覺形象,所以我們的任務是想出一個外星軍隊的樣子。我們整組投入任務中,畫了大約六七十張素描。最初的設想是打造一支滅霸的皇家軍隊,氣勢上顯得更加莊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變成步兵,站姿也不那麼莊嚴了。然後特別是他們的武器,我們嘗試找到那種東西,如果黑寡婦得到了他們的其中一種武器,她可以用一種有趣的方式使用它。最終我們決定使用這種南北戰爭的長武器。


Marc Chu:早期描繪奇塔瑞的特技人員的鏡頭並沒有感受到足夠的威脅,所以我開始拉軍隊和特警隊作為參考,這樣他們的滲透和攻擊方式就會更具組織性和系統性。最後,我覺得這有助於讓他們感覺更具有目的性,展現力量。我們開始處理奇塔瑞星人的鏡頭前從未設計過它們的面部,但視覺預覽曾特寫過他們摘下面具的樣子,所以在喬斯和漫威的幫助下,我們決定充實模型,並做幾個鏡頭特寫。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Marc Chu:Leviathans(巨獸)是個很有挑戰性的謎題:巨大外星生命形式,被奴役和改造成奇塔瑞軍隊運輸工具。他們必須讓人感覺是具有生命的,憑藉嫁接到身體裡的技術盤旋在空中,並穿上了裝甲,我擔心這會限制它們的行動力。

Nick Markel(視覺預覽總監,ThirdFloor):其中一艘戰艦最初在劇本中被稱為“龐然大物”。雖然大部分戲已經確定了,但當時的概念還沒有完全定義,所以看到它們在視覺預覽中不斷髮展就會產生新的想法。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Jake Morrison(第二攝製組視覺特效總監):在拍攝日程的後期,我指揮一群地面工作人員,在片場我們像瘋子一樣四處奔跑,拍攝像是飛行器衝撞向紐約中央車站的畫面。正如直升飛機一樣,我們能停下來假裝——你能想象黑寡婦的戰車飛過這個路口嗎?這些工具的技術含量太低了,我們甚至想到一個廉價的‘斯坦尼康’手段,那就是讓掌機員坐在輪椅上,抱著一臺攝影機在大腿上,把她推過一條街道。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Marc Chu:作為動畫師,我們總是試圖借鑑參考資料,所以整個動作是受到大鯨魚的啟發,一些獵物意圖和方向改變是借鑑自鯊魚。巨獸的毀滅是經過謹慎計劃的,這樣我們才不會收到FX藝術師不得不處理所有建築破壞的仇恨郵件。


拍電影總有麻煩事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Tyson Bidner(紐約外景製片主任):我們必須得到真正的特別許可,而且需要警察在破壞特技現場幫助我們,比如說,尤其是咖啡館。使用那家咖啡館就是必須停止第42街道的交通,直到已經完成所有小爆炸。要取得紐約城市外景拍攝並不容易,因為地點位於繁忙的第42街道的十字路口和中央區,所以我們在週日早晨拍攝,那時比較安靜。

911事件後的紐約,任何形式的爆炸或聲響較大的特效會讓人們產生焦慮。雖然人們可能距離幾個街區遠,看不到發生什麼,但聽到了聲響後,人們會跑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喬斯·韋登:但每個人都必須受到尊重,這也是我製作所有電影的感受。當我寫劇本時,我對所有人經歷的事實感興趣,包括群演。我們放入警察、軍隊和普通人的鏡頭,只是為了確保我們瞭解其他人也參與了這場戲。我們的超級英雄不應該是那種法西斯式的,像‘只有我能解決這個問題,別擋道,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而是,當美隊在跟警察說話時,他不會說‘你們閃一邊,我們來。’而是會說‘在我們做事時,這些是需要你們處理的。’這讓你能放鬆下來,知道有人在處理事情。


這成了個真正的問題。電影像《星際迷航:暗黑無界》和其他電影中有“噢,舊金山剛被夷為平地,但我們勝利了。”之類的,你會很無語。對我來說,我們必須確保展示一些真實的、不冒犯的東西,但你不能迴避紐約人經歷過的現實,但同時,當你在幻想時、參考它是不冒犯的。’你要克服困難。


這場戲的結構


Jeffrey Ford:紐約最終之戰的結構處理得很好。顯然有些事情不能以某種方式移動因為你在處理一個線性故事:奇塔瑞人登陸地球,復仇者集合。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調整了結構,讓這場戲產生兩個高潮。在這個時刻,復仇者們首次集合在一起,然後第二個高潮是:鋼鐵俠帶著導彈衝上去。此刻,如果沒有人做出犧牲,那麼這場戰役就要輸了。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喬斯·韋登:核武器引發一場討論。有人問:“已經完成了嗎?”另一方面“有意義嗎?”你總是想說那些不在場的人會做出壞決定——這是美國偉大神話的一部分,也是人類的真理。賭注突然變得瘋狂;已經有太空蠕蟲了,事情還能怎麼更糟呢?我知道什麼會使事情變得更糟——人類。每一次都是如此。那麼該如何解決:鋼鐵俠把它扔向了壞傢伙。

Nick Markel:由於角色的複雜性和數量,這個長鏡頭花了三個多星期來進行視覺預覽。

喬斯·韋登:這是影片中最長的單個鏡頭。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傑森·史密斯(助理視覺特效總監,ILM):這個鏡頭的任務量很大,所以我們必須分成好幾塊來完成,把每塊分給不同的藝術師小組,並像單鏡頭一樣來處理,然後另一個小組將這幾塊組合在一起,並製作聯結鏡頭,確保在混合點它仍然起作用。


Nick Markel: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能夠解決修改問題。片段中任何一個微小變化都會起連鎖反應,從而改變其他所有事情的時間。我們有故事板來確保一般想法都被描繪出來,從而幫助我們儘可能高效的使用視覺預覽。


喬斯·韋登:有那麼一刻,我們想:“算了吧,快被它折磨死了。”有那麼一刻,我想,如果沒有這個,我們能節省很多時間和錢。我不記得是誰說的‘夥計們,這個鏡頭是我們在此的原因,這個鏡頭是這部電影的高潮。”說話的人可能是凱文,因為凱文一向是那個顧全大局的人,但拍這個鏡頭真的傷筋累骨。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Marc Chu:我們製作了所有英雄的CG替身,在影片中頻繁使用這些替身,比如當黑寡婦懸掛在半空並抓住奇塔瑞人的戰車;美國隊長從高架橋跳到公交車;以及鋼鐵俠被洛基揍出斯塔克大廈等等。

Nick Markel:攝影后還有一個步驟稱之為“Postvis”。我們接收背景板攝影,通過填充綠幕和添加視覺預覽角色以製作鏡頭來代表鏡頭裡的動作、時機和構圖。Postvi有助於導演和剪輯師在特效完成前瞭解影像預期效果,並能支持回顧和放映的影片素材剪切。


Gerardo Ramirez(後期預覽總監,Third Floor):當完成了這些元素的攝影后,我們需在後期將這些元素合併成一個連續的鏡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與詩句特效總監Janek Sirrs討論場景及其演變。當Janek批准了鏡頭,我們會將鏡頭展示給喬斯。很多時候,當他在拍其他戲時,我們會將素材帶去片場。


每個背景板都有其攝影機運動方式,所以我們首先需要根據每塊背景板的運動來確定攝影路徑。當確定後,我們就能決定哪些部分需要做成CG特效以融入下一塊背景板。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保持鏡頭以良好的速度移動,這樣動作既能吸引注意力,也沒有任何一部分讓人感覺太長。


傑夫·懷特:我們發現處理這樣一個大鏡頭的工作量很大,因為我們必須處理所有源素材,具有紋理和逼真的的靜態鏡頭。我們必須處理掉所有車輛,以及所有郵政信箱和熱狗攤,並以cg方式重新創建它們。我們還必須處理掉影像中的所有窗戶,用我們專門為電影製作的玻璃著色器來製作效果,讓玻璃形成漂亮的反射,還與建築物的玻璃外觀相匹配,而且給人裡面有辦公室的感覺,讓你能感受到玻璃後面好似有人在動。


喬斯·韋登:最後渲染的鏡頭是那個tie-in鏡頭,那是影片中最長的單鏡頭,其實效果不好,電影CG感很重。


剪輯更是黑暗時刻,而且離上映時間越來越近了,所以大家都開始感到害怕。LisaLassek一直是我的剪輯師,而Jeff Ford是漫威的死粉。自從音樂片《Buffy》起,Lisa就一直在為我做剪輯,她實際上是《螢火蟲》的製片人,她懂敘事,並且剪得漂亮又快,富有情感和活力。而Jeff 很了不起,他能夠將所有迥然不同的動作相結合,並使它們充滿情感。


Jeffrey Ford:麗莎和我將工作分成兩半,她負責開場到天空母艦的剪輯,然後我負責那之後的。我們的日程很緊,而且必須安排一名剪輯師負責視覺特效複查。我們總是頂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截止日期,我們不得不分工。


當你拍攝這些片段,尤其是特效很重的片段時,你並沒有十分的把握最終效果是如何的,你必須賭一把。老實說,直到聲音組開始混音,紐約之戰才讓人感覺成了。我記得那天我們播放插入Alan Silvestri的配樂的片段,當時所有聲音剪輯已經完成,由LoraHirschberg和Chris Boys做的混聲。他們完成的音律作品彷彿帶著魔力。


誰拍個電影還不補拍啊


喬斯·韋登:我們確實做了些小改動(重拍時),其中一個是我兒子提的小意見,他7歲。一開始,當弗瑞從神盾局基地離開時,我兒子隨口說:“如果他朋友還在那兒,為什麼他要離開呢?”我想,我們需要補拍科爾森逃跑的鏡頭。已經很熟悉故事的人會說:“這沒意義。”我們自己設想了很多,但實際上這只是我們自以為的,觀眾並感受不到。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我們添加了很多託尼的鏡頭。電影中HUD鏡頭做得比較晚,當我需要引發情感共鳴的時候,羅伯特總能滿足你。HUD對我來說就是救星。

紐約大戰,《復聯》系列最精彩的打鬥戲

Jeffrey Ford:彩蛋吃烤肉的場景是最後才加上去的。導演很晚才提出這個想法。這個場景是在首映後才拍攝的,之後才進影院。在它上映前我們甚至都沒看過,因為實在是太晚了。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發現當他飛過Leviathan,他掉進一個公共汽車站,汽車站的旁邊有家烤肉店。

有場戲是我們跟拍某個服務員(艾什利·約翰遜 飾),她被奇塔瑞人抓住,被帶到銀行,美隊剛好進入銀行拯救了這個服務員。這個片段我們打破了從復仇者視角出發而是跟隨她到了銀行,在影片末尾她描繪她因美國隊長而獲救,非常想感謝他等等。這場戲其實相當於通過平民作為角色線索。


喬斯·韋登:但對於地面上的人來說……這對我來說總是很重要的,就像鷹眼幫助乘客離開公車一樣,必須有一些在地面工作的人照顧更小的事物。我們可能有半個小時的復仇者對抗奇塔瑞人的戰鬥。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更多可以運用的,比如把孩子拉出公共汽車,我們在到底要不要用這個鏡頭上猶豫不決,然後我女兒說:“我們應該要這個鏡頭。”


黑寡婦在和洛基對手戲的場景時有非常特殊的人物弧線。這仍然是影片中我最喜歡的片段,片中他喚起她的回憶,她假裝他真的讓她心煩意亂,然後她欺騙他揭露他的計劃,但後來我們意識到這確實讓她心煩意亂,因為她是個間諜,曾經做過很糟糕的事情。但是,一旦她決心為正確的事情付出生命,那麼她就會那麼做。每個人水平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從細小處著手的原因。當擁有地球上最強大的英雄時,你如何讓弓箭手發揮他們的作用呢?通過讓他們互相溝通和合作。


Jeffrey Ford:有一個次要情節是某個警察發現了一支奇塔瑞人的武器。最終,這個鏡頭也加入了片段中,使劇情更豐富,但我們最終沒有選擇深入研究這些故事。


喬斯·韋登:這些鏡頭使這場戰鬥顯得更人性化,而不是隻有兩個CG勢均力敵的角色在互毆而已,你希望它們能夠解決問題,不僅僅是揍人而已,而是要更有策略,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步兵,Leviathans和戰車,因為你需要不同水平的角色,這樣戰鬥才不會顯得單調乏味。製作《奧創紀元》時我們也嘗試過這樣做,但不起作用,所以最終變成一群機器人大戰。


喬·羅素(導演《復仇者聯盟3、4》):安東尼·羅素和我看了無數遍《復仇者聯盟》,因為我們多年來一直在製作這些電影,尤其是《美隊3》,這讓我們想起了紐約之戰。我們對Bill Hurt向復仇者聯盟展示的鏡頭進行了再創作。巧合的是,在我們正式被聘請去製作《美國隊長2》後兩週後,《復仇者聯盟》出來了。我們去看了電影內部場,那是我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我記得當時我想的是‘天啊,我們想要的電影終於拍出來了。’我記憶非常深刻。與漫威合作了7年,我們對神話和所有電影都有了深刻的瞭解。編劇克里斯托弗·馬庫斯和史蒂芬·麥克菲利對漫威的許多劇本都提供了幫助,他們是漫威的主要合作伙伴。


我想他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漫威宇宙。紐約戰役片段肯定對公司是有影響的,但我想漫威最重視的是,電影能隨著劇情的展開而發展和變化,變得獨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