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精准定位 产业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埇桥区围绕农村资源优势、地域概况、群众意愿等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并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形成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村民致富。



埇桥区:精准定位  产业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在埇桥区杨庄乡苏湖村的草莓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包装草莓准备发往周边水果市场。

由于前期管理到位,草莓品质和产量比往年都有了很大提高。

苏湖村草莓种植户许文法告诉记者,今年的草莓非常好,长势也非常好,产量要比往年平均还要高一些,价格也比较好,这一棚(净收入)大概3万块钱。

苏湖村的草莓产业发展已经有7年多时间,在产业发展之初,村民们自己没有技术,也不觉得收益好,没人愿意加入进来。

冬晨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陈浩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开始种草莓,一共就六七个棚,当时老百姓对他们种草莓不看好,也不愿意来种。

埇桥区:精准定位  产业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针对这些问题,苏湖村把握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精准定位,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大力扶持高品质草莓产业发展,培植草莓种植示范户,建设草莓产业基地,利用技术支持和收益影响,带动更多村民加入,也带动部分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

埇桥区:精准定位  产业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在草莓园务工,一个月一千多块钱,一年七八千块钱,离家比较近,比较方便,可以照顾家里。”杨庄乡苏湖村脱贫户郑倩男向记者说道。

埇桥区:精准定位  产业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冬晨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后伦告诉记者,合作社采取从育苗、种苗的栽培、草莓的管理和销售,都是统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合作社有47个大棚,18个种植户,总收益大概100多万元。

如今,苏湖村的草莓基地规模已经达到150亩,带动12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2万元。

埇桥区:精准定位  产业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杨庄乡苏湖村党总支书记马梅表示,今后苏湖村将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草莓种植带动更多的贫困户由就业转为创业和发展产业,实现2020年贫困户全部脱贫。

近年来,埇桥区深挖产业红利,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有产业基地,户有产业项目,目前,74个贫困村实现产业基地全覆盖,其中16个达到“一村一品”标准,落实产业到户项目2280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16857户。(王见 韩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