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建議足協,國足重回體工隊時代,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體工隊模式下,一批具有運動天賦的人主動或者被動進入足球產業。當時特魯西埃垂涎中國球員的身體素質,說難聽點,做出馬賽迴旋的李毅大帝,放現在也是妥妥主力了。這些年外圍的人是看到這個市場很好,而市場從業人員的低下。對於從業人員,這已經是最好的了。至於為什麼沒有更好的,絕不是因為環境的惡劣,現在的職業環境,動不動幾億身價,千萬年薪,上百萬的贏球獎金。至於青訓,青訓這些年很多俱樂部已經做了所能做得了,廣大群眾沒有從業意願才是本源。面對金錢不心動?主要還是要是在這場淘汰賽輸了,可能連去富士康的資格都沒有。

球迷建議足協,國足重回體工隊時代,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說把足球放到高考裡,那就是個玩笑。中國人極為現實,政府更是如此。如果不是個人喜好引發了大俱樂部的出現,連這種市場的虛假繁榮都看不到。中國足球甚至中國群眾體育的希望應該在五十年以後,部分城市歐洲化,有足夠福利托底,更大一部分城市拉美化,沒有希望。一些行業和部分競技體育成為了謀生工具,反正大學考試考不上的,考上了也上不起。像洛瑞說的,我要麼去搬磚,要麼拼命打球。像喬丹說的,一群白人喝著可樂看著我們拼命打球,就這樣吧。

球迷建議足協,國足重回體工隊時代,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日韓球員成名後可以出國踢球,下一代自然頂替上來,有機會鍛鍊。中國球員成名後出不國,佔據球隊主力位置,年輕球員沒機會出場,自然就出不來人才,俱樂部買一批當打球員,至少可以用5年,誰還會真心搞青訓?老的出不去,新的進不來,人滿為患。還是要加大低級別聯賽的組織,只有在下一級聯賽中出類拔萃了,才能上到高級別聯賽,而高級別聯賽的球員也就自然會產生淘汰機制。

球迷建議足協,國足重回體工隊時代,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國奧踢聯賽降級不是實力問題,是因為備戰預選賽提前結束了比賽,當時以為拿夠了分數,沒想被算計降級。92國奧是歷屆國奧中最強的,預選賽贏了3場,要按3分制就出線了,後來這支隊伍基本就是老納國家隊的班底,造就了後來被公認為史上最強的97屆國足。中國足球很大一個問題是,職業化以後,延緩了新老交替的速度。以前專業隊的時候,到一定時候就不培養你了,現在可以一直踢。這些球員,從小都沒有踢出亞洲,長大後更沒希望。應該是上一個外援,就上一個20歲以下,加快淘汰速度,總能碰上一次。

球迷建議足協,國足重回體工隊時代,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說到底就是群眾基礎簿弱,任何一項運動都是金字塔結構。全國連足球愛好者加起來都沒有幾個人,那國家隊怎麼選材?足球要想上去,必須要有行政手段,學校,公園,社區等,強制性地興建訓練場,有了這個基礎,才可能有後續的發展。20年前普通家庭都能讓孩子踢得起球。現在絕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踢不起球。現在都是富人足球。富二代孩子又多是好吃懶怕苦怕累的。想靠他們出成績,中國足球在做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