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怎么去定义一名球队的二当家是否合格?通常情况下,还是要结合球队的成绩,以及个人的表现,去权衡评估。常规赛接近“180俱乐部”,球队也稳居联盟第一,这是个合格的二当家;季后赛发挥失常,球队输了关键比赛,这是个不合格的二当家;

而当这两种情况,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我们又该怎么去看这位球队的二当家呢?

雄鹿去年季后赛的失利,一方面是扬尼斯确实被猛龙针对了,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米德尔顿糟糕的发挥,同样是雄鹿上赛季失利的主要原因。

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接近“180俱乐部”,打法不“魔球”,却交出了高效的数据,“那个男人”他回来了?

场均21.1分6.2篮板4.1助攻,这是本赛季米德尔顿的基础数据。如果单看这个基础数据,米德尔顿作为联盟第一球队的二当家,好像也不是特别的耀眼,像戴维斯、乔治的基础数据都要比米德尔顿豪华的多。但如果去看米德尔顿的效率,结合他的命中率来看,那这赛季的米德尔顿,是对得起雄鹿去年夏天给出的顶薪合同。

投篮命中率49.9%,三分命中率41.8%,罚球命中率90.8%,极度接近“180俱乐部”的命中率,在结合他25.9%的回合占有率,以及恐怖的61.9%的真实命中率,就光上面这几项数据,现阶段来看,雄鹿去年夏天的合同就不亏。

当然,这还只是单纯的看了几项数据得出的结论,如果去细分米德尔顿的打法,米德尔顿更值得我们的期待。

比数据更恐怖的是米德尔顿的投篮分布以及各区域的命中率。和现在主流高效的打法“魔球”理论不同,米德尔顿的高效单纯的就是靠着出色的投篮能力,而这也是季后赛最恐怖的“武器”(下文会具体讲)。

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米德尔顿本赛季的出手分布是这样的:

赛季截止到现在,共出手 850次。和现代篮球一样,米德尔顿也喜欢在外线扔三分,外线三分上,米德尔顿出手了318次,投篮占比为37.4%。这个外线三分出手占比,虽说没有哈登、乔治的“魔球”恐怖,但也不低了。米德尔顿和“魔球”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内线的篮下,在5英尺的篮下,米德尔顿共出手137次,占比仅有16.1%。

米德尔顿恐怖的地方是他的中远距离,他在10-19英尺内,共出手了281次,占比为33.1%,这区域的命中率高达恐怖的53.4%。没有更多的篮下终结,也没有过多的罚球,在有大量的中远距离投篮的情况下,交出了61.9%的真实命中率,米德尔顿的投篮,可以说是顶级了。

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米德尔顿本赛季投篮分布以及各区域命中率

并非是高效率的“魔球”打法,但米德尔顿却给出了高效的进攻效率,这才是米德尔顿最恐怖的地方,这样的米德尔顿也才配得上去年夏天雄鹿给的大合同。

季后赛才是检验巨星成色的舞台,米德尔顿还需要在季后赛证明自己

13.7分6.8篮板4.2助攻,这是去年东决对阵猛龙时,米德尔顿交出的基础数据。很显然,就是抛开去年猛龙是如何针对扬尼斯不说,就光看米德尔顿这个基础数据,他就说不上是个合格的二当家。如果去细分“产”、“效”的话,米德尔顿在季后赛里,暴露的问题就更大了。

41.1%投篮命中率,37.5%的三分命中率,命中率效率方面,米德尔顿看起来还不是特别的糟糕,至少外线三分方面,米德尔顿还是保持了不错的命中率。但上面也说了,米德尔顿并不是“魔球”打法,在外线三分仅一般的情况下,没有更多的攻筐和罚球,米德尔顿的效率是很有限的。东决对阵猛龙的系列赛,6场球下来,米德尔顿52.1%的真实命中率,可以说是很低效了,对于他这个级别的球员来说。

比起低效率,更可怕的是米德尔顿的产量。整个系列赛下来,米德尔顿在场均出场36.8分钟的情况下,仅仅交出了17.5%的回合占有率,这是个极其不正常的现象。

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猛龙所针对的是扬尼斯,而并非是米德尔顿。按理说,在猛龙极为针对扬尼斯的情况下,作为球队的二当家,米德尔顿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另外,米德尔顿本就拥有无视防守环境中距离跳投硬解法的能力,在猛龙那个防守强度下,效率可能说不上高,但产量是怎么也会有保障的。

所以,在去年的东决系列赛上,米德尔顿17.5%的回合占有率,是极为反常的。

去年东决,米德尔顿的产量反常,这已经和猛龙的防守没关系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于自己。整个系列赛,米德尔顿场均出手只有12.2次,作为球队的二当家,还是个锋线持球主攻手,即便对手的防守强度很强,这个出手次数也是不正常的。在对方防守影响不到米德尔顿产量的情况下,米德尔顿交出了这样一份尴尬的数据,那就只能是米德尔顿自身的问题了。

米德尔顿去年东决系列赛的问题,在于自己的心态上。即便他不是莱昂纳德、杜兰特那个级别的锋线主攻手,猛龙的防守也确实影响到了他的效率,但他就此不敢投,减少自己的产量,这显然不是球队核心该做的事。

终归到底,米德尔顿还是没有认清自己对于球队的重要性。或许很多扬尼斯球迷们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雄鹿能走多远,可能并不在于扬尼斯,而在于米德尔顿。

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在扬尼斯还没有成长到无法被针对时,米德尔顿才是雄鹿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

场均22.7分,44.8%的投篮命中率,33.3%的三分命中率,这是扬尼斯去年东决交出的数据。相比他近几年的强势,这个数据可以说是相当的不理想了。不管是从系列赛最后的结果,还是扬尼斯个人的数据来看,去年的东决,扬尼斯是被猛龙给彻底针对了。

在莱昂纳德领防,放到罚球线附近,整体收缩不给扬尼斯攻筐,给扬尼斯中距离的防守策略下,扬尼斯打的很不舒服。整个系列赛虽然交出了29.2%的回合占有率,但51.8%的真实命中率,其实还不如米德尔顿。

没有稳定的投篮,就是这个结果,容易被针对。从扬尼斯、米德尔顿的真实命中率来看,与其让扬尼斯一次又一次的强行篮下攻筐,还不如让米德尔顿用简单的中距离跳投完成终结。

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季后赛本就是窒息的防守大战,进攻“便秘”很正常,效率低是一定的。但关键球员不能因为效率低,就不敢打。在效率并不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产量,去增加自己的得分,来帮助球队,这也是一种赢球的办法。

再者说了,像米德尔顿这样的锋线持球主攻手,持球中距离的效率,更多的是看自己的状态。而且去年猛龙的阵容,有洛瑞、范弗里特、鲍威尔三名矮个后卫,利用挡拆去找他们,用简单的持球中距离打他们,以米德尔顿的身高优势,洛瑞他们应该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干扰,按理说米德尔顿是可以保证一定的效率。即便退一万步说,米德尔顿去用持球中距离跳投终结,肯定要比扬尼斯持球中距离跳投终结的效果好吧!

持球中距离跳投,本就是季后赛最有效的进攻方式。现在的莱昂纳德,之前的杜兰特,更早的科比,包括11年的诺维茨基,他们在总决赛上的成功,都是靠着持球中距离跳投。米德尔顿这方面的能力可能没有达到他们这个级别,但并不代表着米德尔顿不能在比赛中使用。

而且上面也说了,这赛季米德尔顿的中远距离跳投效率很高,能在季后赛保持这种高效率的中远距离跳投,那自然是最好。

即便无法保持,那我也希望,在扬尼斯又一次被针对,球队进攻陷入麻烦中时,米德尔顿可以承担起球队更多的进攻,多多的尝试持球中距离跳投。效率暂且不说,至少这个产量要上去。


并非“魔球”打法,接近“180俱乐部”,米德尔顿合适的二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