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篇文可以幫你!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篇文可以幫你!

文丨趙曉璃


一、


我不喜歡我的專業,也不喜歡我的工作:

先把不喜歡的事做好


工作一年,困擾我最深的就是,大學的會計專業不是我喜歡的,又不確定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就做了對口工作,成為一名會計。

這個志願是母親幫我填的,按照她的說法,這是門技術,學好了不說發財致富,至少可以生存無憂。

剛畢業那會兒,對工作“心不甘情不願”促使我迅速成長,當時抱著最簡單的一個想法——


  • 如果我能把這份工作做好,是否還會像今天這樣迷茫呢?

那時候我的工資很低,也看不到未來。直到有一次我遇見一位比我只大幾個月的領導,她對專業的鑽研與韌勁,深深刺激了我。她的成長環境比我慘多了,但人家就是靠著自己的奮鬥,做到了公司中高管的職位。在她的指導下,我漸漸對這份工作不那麼討厭了,迷茫也不再明顯。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篇文可以幫你!

二、


職業枯竭期:什麼是迷茫的根源?


28歲,我做到了財務經理。那時的成績在外人眼裡是認可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母親當時的話都實現了,我完成了上升,達到穩定狀態,收入、生活都很不錯。

可到了三十歲左右,我發現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

我每天早上賴在被窩裡不想起床,一睜眼就能知道今天大概要做什麼,上班等下班,下班回家不想說話,賴在沙發裡懶得動。

年幼的孩子過來找我玩兒,可我總是因為心情不好而衝他發火,發完火後又特別後悔。

我突然意識到,我遭遇到了傳說中的“職業枯竭”,我的收入和地位光鮮,可感受不到意義。

我開始閱讀大量心理學書籍,參加學習小組,漸漸梳理清楚迷茫的根源。回過頭看當初的選擇:是因為父母覺得這個專業不錯,我就學了這行並做了這行。

  • 原來我並沒有發自內心熱愛工作,十幾年如一日地重複,也只因捨棄不下這份看似旱澇保收的收入。我被這些外部動機主導多年,最終喪失了熱情。

我第一次萌生出轉型的念頭。

32歲,我主動辭去財務經理的職位,轉型做財務培訓師,這是我職業生涯至今最重要的一次的決定,母親覺得,我一定瘋了。

發現自己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擅長什麼?


-回想一下你人生中的巔峰時刻和忘我時刻


在職業選擇上,我們常常誤解了“喜歡”這件事。就像你喜歡一個人,那是一種感覺,可真正愛一個人,必然要全心全意付出。

職業也是如此。

  • 所有問題不是尋找喜歡的事,而是尋找一件願意投入所有熱愛的事。

想要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我是從這幾個線索入手的:

1、從小到大,你可曾有過巔峰記憶?曾因什麼事受人認可或表揚,甚至矚目?

2、你可曾有過短暫的忘我時刻?完全投入忘記時間的那種。還記得你當時在做什麼嗎?

3、如果不考慮錢的因素,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回想過去,寫作與演講是我最擅長的。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篇文可以幫你!

三、


-工作很痛苦,我該不該辭職?


-你發誓你不是因為這件事太難了才想走嗎?


正猶豫要不要辭職之際,有個朋友告訴我一個經驗之談,那就是——

  • 你發誓你不是因為這件事太難了才想走?如果你正在糾結要不要辭職,可以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思忖良久,越來越堅定一件事,那就是,我想辭職,不是因為我勝任不了這份工作,而是因為這份工作給不了我想要的意義。

辭職後沒多久,我找到一家培訓機構。面試那天,負責人讓我先聽聽其他應聘老師的試講,看到前面幾個應聘的人在臺上面紅耳赤磕磕巴巴,我鼓起勇氣告我那位負責人,讓我去講吧,給我五分鐘就好。

五分鐘,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我繪聲繪色把一個會計案例講完之後,我看到的是他們驚詫的目光。後來在場的兩位教學負責人就開始搶我,我一時被巨大的喜悅與幸福包圍了。

那一天我所感受到的認可,遠遠超過了十幾年來做財務獲得的認可。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篇文可以幫你!

四、


-如果轉型了,之前的積累會浪費嗎?


-世上沒有白走的路,但前提是,你走的每一步都要算數。


既然幹一行,就要做出個樣子來。

那些讓你頭疼不已的工作背後,往往有可怕的問題需要你自己卻解決。

多少人都想辭職,但為何遲遲不動?

因為他們缺乏辭職的底氣與資本。

他們無時無刻不是活在惶恐當中,雖然現在的工作味同嚼蠟,可一旦放棄了,自己又能做什麼呢?

  • 這個時候你需要沉下心來,在本職崗位上多挖掘多鑽研,說不定就能找到未來的方向。

在培訓機構擔任老師的期間,學校讓我們這些實操老師負責學員的就業輔導工作,我身邊的同事們都認為,就業有什麼好輔導的?

可我卻覺得,就業輔導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我打聽到,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職業,叫做職業生涯規劃師,不過要學習的話,需要投入相當的金錢和時間。

我問領導:“如果我去學職業生涯規劃師,學校能報銷我的學費嗎?”

領導搖頭:“就業指導隨便搞搞就好,你幹嘛那麼當真?再者說了,如果所有老師都想你這樣報名考這個玩意兒,學校還不虧死?”

既然不給報銷,那我就自費學習。

再好的單位,充其量也就是給你搭建了一個平臺;而在這個平臺上,你能積累怎樣的能力,關鍵在於,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工作的?

如果你發誓你用盡全力去拼了,你一定會很快迎來柳暗花明的一天。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篇文可以幫你!

五、


-什麼是值得一個人終生投入的事業?


-什麼曾經拯救過你,你最好就試著用它來拯救更多的人。


我始終堅信,我在職場中這15年來走過的路,一定有更大的意義和價值。

如今的我已成功轉型為一名職場作家和職業生涯諮詢師,累積了3000+小時的諮詢時長,出版了四本書籍,創辦了璃語生涯諮詢公司,組建了一支超棒的諮詢師團隊。


很多人問我:“老師,我不知道適合自己的事業是什麼?”

我的回答是——


“先自己想辦法走出當前的困境,等你有一天真的走出來了,你再回顧下,到底是什麼救了你?再去拿這樣東西,去拯救更多的人。”

——這,就是最合適你不過的事業了。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篇文可以幫你!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等。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