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創業板指跌逾3%,市場情緒接近冰點

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創業板指跌逾3%,市場情緒接近冰點

3月30日早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以5G為代表的科技股延續回調走勢,帶動指數持續下挫,創業板指跌超3%。農業、醫療器械等題材雖輪番異動,但場內行業板塊仍跌多漲少,個股漲停家數明顯減少,市場情緒接近冰點。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下跌1.59%,收報2728.07點,深成指下跌2.81%,收報9825.64點,創業板指下跌3.17%,收報1843.51點。兩市成交額4035.52億元。

盤面上,農業,養殖業,農業現代化等板塊漲幅居前。而浙江大灣區,電影,手機產業鏈等板塊表現不佳,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截止稿件發佈時間共有495只個股上漲,其中有京糧控股,*ST安凱,*ST河化等21只個股漲停。共有3254只個股下跌,其中有華訊方舟,*ST津濱,*ST 中絨等33只個股跌停。

針對後市,中信證券分認為,近期全球流動性拐點信號已經出現,同時預計各國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將防止全球經濟衰退演化成全球經濟危機,隨著歐美主要國家不斷升級的疫情防控措施見效,基準假設下,預計全球疫情的高峰在4月中旬出現,屆時全球資金的再配置將開啟。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活動率先恢復,對外經濟敞口相對有限,內需驅動佔主導,而預計海外市場(尤其是美股)在近期反彈後將緩慢下跌以反映經濟基本面不斷惡化,中國的股票和利率債相對海外發達國家資產具備更強的吸引力,是全球資金再配置過程中的首選。

預計4月流動性邊際轉暖、外資恢復流入疊加產業資本入市是底部最重要的支撐力,4月中旬一攬子政策刺激推出將形成催化,A股市場將迎來底部拐點,開啟二季度的上漲。配置上,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IDC等)依舊是全年主線。此外,重點關注海外業務收入佔比低、上游供應鏈/原材料不依賴於進口、全年業績確定性較強的內需驅動組合。

海通證券表示,美聯儲無限量寬鬆緩解了流動性危機,G20攜手抗疫,國內政策望加碼,曙光微現,A股進入階段性反彈期。但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抗疫仍處於艱難期,市場反彈後還可能回撤,趨勢性上漲還需等海外疫情拐點及國內基本面數據重新回升。短期白馬股和科技股均衡,中期轉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線。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