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準備什麼東西?

“不知道”


還有誰?

“不知道”


“知道當時武漢的疫情很重

也有思想準備要來

甚至自己想申請來

但是來那個瞬間……”


說到這,張院士落淚了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3月22日晚,央視播放了最新一期面對面訪談《張伯禮:把“膽”留在武漢》。節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回顧了過去兩個多月馳援武漢的歷程。


《張伯禮:把“膽”留在武漢》完整視頻


儘管身經百戰,但說到動情處,72歲的張院士仍不禁潸然淚下。這一次,他被記者董倩“問哭”了。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記者:您是1月27日過來的?您是接到什麼任務?


張伯禮院士:我是1月26日接到任務的,讓我轉天早晨到北京機場集合,我說什麼事,他說就是到武漢去。我說多長時間,他們說三個月。我說那麼長,我說準備什麼東西,他說不知道。我說還有誰,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就接到通知準備來。知道當時武漢的疫情很重,也有思想準備要來,甚至自己想申請來,但是來那個瞬間……你太厲害了,這麼一下觸到淚點上了。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記者:張老師,為什麼說到這個時間的時候,您反應會這麼大?

張伯禮院士:還從來沒人問過這個問題,所以當時還真是感到很突然,儘管有思想準備,但是還是很突然。

記者:您身經百戰了,按說有緊急的情況請您出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張伯禮院士:是。

記者:為什麼這一次您回憶起來的時候,情緒仍然會這樣激動?

張伯禮院士:一個是悲壯,因為當時武漢已經從那知道情況是很嚴重的,並且當時對冠狀病毒的瞭解遠遠不像現在瞭解那麼多,所以覺得是中央讓我去,我這個歲數本身在這擺著,說明疫情很重才讓我來負責,否則不會讓我這個老頭來。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記者:您可以說不來嗎?

張伯禮院士:絕對不能說,這個也沒想到不來,一點都沒想過這個,但是我知道它不緊張,不會叫你來這是一個。第二個領導叫你來就是一份信任,

這份信任是無價的,絕對不能推。


2003年,張伯禮曾組建中醫醫療隊抗擊非典。17年後,已年逾古稀的他臨危受命,抗擊新冠疫情。他提出了在西醫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對集中隔離的疑似患者實行中醫治療,被中央指導組採納。在全部方艙醫院的治療中,中藥使用率超過90%。那段時間,指導臨床、進入隔離病區察看患者、親自擬方、巡查醫院等等,張伯禮不分晝夜高負荷工作。


2月15日凌晨,張伯禮膽囊炎發作,腹痛難忍,中央指導組的領導強令他住院治療。19日凌晨,張伯禮接受微創膽囊摘除手術。手術之前,張伯禮讓醫院不用徵求家屬意見,自己簽字。手術很成功,但手術之後,張伯禮的雙腿又出現血栓,必須臥床。醫生說要至少休息兩個星期。張伯禮急了,他說自己儘量聽話,多給點藥,最後住院一個星期。


在張伯禮手術後的第三天,他的兒子、天津中醫藥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執行院長張磊,帶領天津市第十二批援漢醫療隊來到了武漢。按照張伯禮的要求,張磊沒有去探望父親,而是直接去了江夏方艙醫院駐地。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按照統一部署,3月17日張磊與援漢醫療隊返回了天津,但張伯禮依然堅守武漢。他說:

“這回我把膽留在了武漢,更加與武漢市民肝膽相照了!”


往期回顧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央視專訪:張伯禮院士回憶出征哽咽難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