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


微課分享 | 幸福的方法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伴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大家的幸福指數並沒有同步提高。

相信肯定很多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主題:什麼是幸福,以及幸福的方法。

幸福是什麼,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見解,但相同的是,對於幸福的探索並不會因為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真諦。西方的柏拉圖為研究“美好生活”而建立學院,他傑出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為了推動生命繁榮而設立講堂。而早於他們一個世紀之前,我們的古聖先賢孔子則周遊列國傳播他對追求充實生活的理想。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所有偉大的宗教和普世哲學體系無不涉及關於幸福的問題。

近年來,心理學大師們所撰寫的有關如何獲得幸福的書籍,已經佔據了世界各地書店的顯要位置,從國外到國內,這些書籍無處不在,包括網絡上也是一樣。

儘管人們對於幸福的熱情和實踐從未停止過,但是對積極心理學的需求卻從未像當今社會這般迫切。

在美國,抑鬱症的患病率比20世紀60年代高了10倍,而發病年齡也從60年代的29.5歲下降到現在的14.5歲。

而在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異常迅猛,與此同時,兒童和成年人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患病率同樣在急劇上升。可以說,就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抑鬱症的蔓延也在加劇。雖然現

代人比先輩富有得多,但事實上我們也並不比先輩開心。

微課分享 | 幸福的方法


如果人們認為基本物質需求的滿足就能帶來幸福生活,那麼在基本物質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去解釋人們為什麼不幸福當然是非常容易的。但在當今社會,大多數人的基本物質需求已得到滿足但仍然感到不幸福,那個看似合理的理由已經無法再解釋人們的不滿。

也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財富的多少跟我們的幸福指數並不是成正向關係的,財富多並不代表你一定會幸福,而財富少也不代表你一定不幸福。

主要在於你追求的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們想要的是財富,但是當我們面臨健康問題,生死一線的時候,可能心中所想的就全部是健康了,尤其是這次疫情,健康問題對每個人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除此之外,親情和家人也尤為重要,他們是每個人堅強的後盾。

所以,對普通大眾來說,幸福代表至少你擁有健康的身體,不然即使腰纏萬貫,沒有健康的身體也無法去享受生活的美好,當然,也要有能一同分享喜悅和快樂的人,家人就是最好的對象。

那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通過積極心理學來為我們的幸福之路添磚加瓦。

雖然關於積極心理學相關概念及理論的提出是在西方,但中國人其實對積極心理學的瞭解比西方人早得多,孔子早就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其實正是現代幸福科學的基本假設:要幫助別人,我們得先學會完善自己。

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弱小,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集合起來,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也為社會做了貢獻。做好自己,也能更好的去幫助他人,不然,即使你有心也無力可使。

微課分享 | 幸福的方法


誠然,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無可迴避的痛苦,以及很多內在與外部的障礙影響我們獲得幸福,這些並不是僅靠一本書、一堂課、一次學習就可以解決的。但是,更好地理解幸福的真諦,並將一些我們能實踐的方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確可以幫助大多數人更加幸福。

當然,這些方法並不是全新的,可能我們以前聽過,甚至有的人還曾經實踐過,但是我們學習的意義在於:有時候確實需要用一些方法來提醒我們那些明明知道卻已經忘記了的事情,這也正是我們今天微課的目的。

那我們在這裡簡單介紹兩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小方法,幫助提升幸福感。

1. 養成好習慣

習慣對我們有著重大的影響,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規的創新,最終也可以演變成為習慣性的創新,可以這樣說: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

那些成功的人都懂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對運動員來說,良好的運動表現是他們價值的最集中體現,所以他們願意在訓練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大部分人來說,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們每天都會早晚刷牙。如果我們要追求幸福,認清它是最有價值的目標,我們就需要為此養成習慣。

在這裡,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樣的習慣能讓你更幸福呢?比如,每週運動3次,或者每天閱讀對自己有用的書籍,等等,可以從這裡著手。

微課分享 | 幸福的方法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如果你想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不妨從21天開始練習,然後劃分為7天、14天,直到21

天順利達成。當然,每次養成的新習慣不要太多,一兩個就足夠了。另外,在習慣被固定下來之前,不要試圖養成其他新的習慣。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從微小的進步開始的,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2. 表達感恩

有一項研究表明,每日把那些值得感恩的事情記錄下來的人(每天寫下最少5件值得感恩的事),確實在身體上更健康、內心更幸福。

除此之外,科學還證實了感恩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好處,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些

呢?

(1)更好的新陳代謝:研究發現心懷感恩的人下丘腦的活躍水平明顯高於其他人,這將會幫助你的飲食和身體的新陳代謝。

(2)增加鍛鍊:如果你想更熱衷於鍛鍊,那麼你就應該常常心懷感恩,研究證實心懷感恩的人更傾向於鍛鍊身體。

(3)增強自尊自信:《運動心理學》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心懷感恩的人會有更強的自尊自信心,因為感恩能降低社會攀比。

(4)促進睡眠:感恩之情也能幫助你獲得持久而高質量的睡眠。

(5)減肥:如果你正在減肥,正在尋求各種更好的飲食方案,那麼心懷感恩能對你有所幫助。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常常心懷感恩的人,飲食中攝入的脂肪量平均降低了25%。

對於這一點,國外似乎有一項很好的習慣,據說信仰基督的人會在餐前進行禱告和感恩,然後進食,我們不妨在吃飯前也默默做下感恩,看看有什麼不同。

(6)預防心臟疾病:研究發現感恩和仁慈與身體健康之間有著非常強烈的關聯,常懷感恩和仁慈能大大降低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7)帶給人愉悅:感恩之情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情緒體驗,它能激活大腦的獎勵迴路,給你的人生帶來更多的愉悅和幸福。

(8)更好的執行力:研究還發現感恩之情會讓人具有更好的執行力,更好的進取心,這將會讓人們在工作中更容易變得成功。

微課分享 | 幸福的方法


(9)建立友誼:如果你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心懷感激能降低這種孤獨感,也會更容易幫你建立良好的友誼。

(10)消除負面情緒:心懷感激能幫助你重新塑造你的大腦,讓你能持續感覺到生活美好,充滿希望,同時也能阻止你產生過多的負面情緒。

(11)降低血壓:感激能幫你降低血壓和增強你身體的免疫系統。

(12)感恩具有傳播性。如果你對某一個人感恩,那麼他感覺到這份感恩之情之後,就會在以後對其他人具有感恩之情,這將有利於整個人文社會環境的優化,其實也是優化我們的生活環境,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13)不要單調重複。跟其他的任何事情一樣,如果你不注意,感恩之情也會變成一項非常枯燥的任務。所以,要不斷提醒自己,感恩是發自內心,不是每天列行公事。

這樣一一羅列下來,是不是發現感恩的好處太多了,所以,從現在開始,每晚在入睡前,寫下5件讓你因感恩而快樂的事情。

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從一頓美食到與一個好友的暢談,從日常工作任務到一個有意思的想法,你都可以寫下來。

如果每天都做的話,你可能會重複地列出一些事情,這很好;重點是,在重複之餘,為了讓你的情感體驗保持新鮮,請在每一次把它們寫下來的同時,去想象當時的體驗和感受。

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會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時刻,而不會把它們當成是理所當然。

你可以自己做這個練習,也可以與你所愛的人一起完成,比如愛人、子女或者是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事、朋友都可以,共同表達對生活的感恩可以讓彼此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和諧。

在學習和了解的同時,你也可以把這些方法分享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可以一起走在幸福的路上。

幸福不是一個終點,一旦達成,我們對它的追求就結束了,實際上,這個終點並不存在,幸福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需要長期追求、永不間斷的過程,願每個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

參考書籍《幸福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