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3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蓝绍敏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工作。蓝绍敏强调,大数据是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要坚持以“一体化、一盘棋、一张网”的思路推进大数据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学习、研究、重视大数据,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强大数据产业,推动苏州市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示范。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其实,在姑苏区,

从经济发展、文化保护,

到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

大数据早已渗透进

姑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小小苏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大数据在姑苏区“硬核”发展中

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大数据是如何构建起来的?


“1+3+N”整体架构

以古城保护和

管理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为契机,

姑苏区立足“项目+数据”双轮驱动,

通过边界清晰的组织设计,

将统筹协调、管理指导、

技术支撑、咨询建议等

各个工作环节串联起来,

强化组织架构,

形成职责分明、协同合作的组织分工。


具体表现为:


成立姑苏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

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作为全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

成立姑苏区大数据管理局

作为区党政办挂牌单位,承担全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工作;

姑苏区政务信息中心

作为全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部门,负责做好全区信息化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服务;

成立姑苏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专家咨询委员会

聘请工程院倪光南院士、科学院翟起滨教授、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单志广主任、北大电子政务研究院杨凤春院长等10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为姑苏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


而在优化技术架构方面,

经政府、高校、

智慧城市建设领军企业专家

“把脉问诊”,

确定了全区“1+1+3+N”

电子政务整体架构,

为全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工作发展指明方向。

1基础——政务云

1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3大综合应用平台——政务协同办公、社会综合治理、政务服务应用

N项部门业务应用


大数据运用在哪些方面?


700多万条数据支撑63个业务系统

案例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智慧教育项目(一期)是“古城保护和管理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的子项目之一,包含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人事管理系统、学校发展综合评价系统、教育协同管理系统、学生社会实践写实管理系统、智能互动学习平台、学业大数据综合分析系统7大子系统。项目将区域内47所小学、60余所幼儿园、4千多名教师和7万多名学生全部纳入其中,借助大数据辅助教学决策,实现科学管理;依据“数据分析”将教师从“主观经验判断”向“数据实证诊断”转变,实现教师智慧教;通过多维度、全过程的学生学习平台,实现学生个性学。目前,智慧教育一期各子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应用中,智慧教育大数据架构已基本成型。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智慧教育项目(一期)建成后,以“姑苏教育云”推进信息化管理效度,统一登陆及信息录入窗口,通过数据采集与整合,实现教、考、管、评、学的全方位、全人员、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将原有的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变。同时,以姑苏教育云平台为基础架构,提供“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智能互动学习平台”“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数字图书馆”等应用和服务。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姑苏区还启动了“基于数据诊断的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项目”,开展区域性的学生学业质量数据采集、监测和评价,通过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智能诊断,精准反映师生教学状况,为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智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提供有效策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这样智慧的教育管理系统,

正是姑苏区运用大数据

助力姑苏全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

姑苏区目前共梳理信息资源1018项

累计汇聚数据774万条

累计交换共享9万次

有效支撑了

全区63个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助力古城更新利用


建成古保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区

17类4100多个保护对象的统一查询、集中展现、分级管理。


优化古城环境品质


建成智慧城管综合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城市管理12个业务系统;

建成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整合原食药监、工商、质监三个条线业务系统,累计录入监管业务数据1500多条;

建成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全区29条河道的水质、排污口等相关数据,有效提升河道日常管理能力。


改善古城民生事业


建成区域健康信息平台,搭建卫计核心数据库,汇聚药品、卫监、医疗公共卫生数据1亿多条

建成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从教、考、管、评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教育模式从“主观经验教学”向“数据实证诊断”转变。


提升古城政务效能


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平台,开通手机App网上预约功能,启用24小时智慧政务自助服务,推动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服务大厅的融合发展。

目前政务服务“不见面”事项占89.04%,“全程网办”事项占72.60%,大厅日均取号量约为1100件,日均办件量约为3500件


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有了这些平台 防控复工两不误

案例

复工复业开始后,区经科局开发建设的“姑苏区企业复工网上备案”平台,面向姑苏区全区6万多家企业提供复工备案服务,为全区178家楼宇产业园、8个街道提供线上审批功能,并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企业根据系统提示填写企业基本信息,“零接触”五步即可轻松完成整个复工备案流程。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后,

姑苏区迅速利用

现有政务网络、政务云平台、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技术能力,

开发了许多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典型应用:


掌握疫情动态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隔离观察平台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区联动中心开发建设的“隔离观察平台”,针对社区隔离观察人员,通过移动端便捷录入相关人员信息,并对人数新增情况、累计情况、疫区分布情况等10多个指标进行分析,形成区疫情隔离观察人员的完整数据链,为卫生、公安等部门提供详实数据。


姑苏区出租房屋信息管理平台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同时,为抢抓当前疫情防控“窗口期”,积极应对外来流动人员复工复学复业返苏高峰,依托现阶段街道多渠道排摸人员信息及“苏城码”核实工作,联动中心还开发建设了姑苏区出租房屋信息管理平台,为当前流动人口疫情管理及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防疫复工两不误

大数据说话:赋能“硬核”姑苏再攀新高,就要靠它!


食品安全防控应急管理系统和个体工商户复工服务平台小程序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利用公众号开发区食品安全防控应急管理系统和个体工商户复工服务平台小程序,简化餐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在线申报,有序推进餐饮单位的复工复产和重点场所的日常监管,为姑苏区八万多个体工商户复业做好服务。


关注民生

价格公示及趋势分析

区发改局利用大数据中心分析决策系统,对采集的姑苏区范围内6家主要农贸市场的米面粮油、肉禽蛋品、海鲜水产、蔬菜水果等123种主副食品价格进行明细公示和价格趋势分析,并对各大农贸市场人流量情况进行监测,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安全价稳。


下一步,姑苏区将利用大数据持续赋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市场主体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逐步形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大数据对营商环境优化、基层减负便民、政务服务提质等方面的支撑、牵引,助推经济发展、古城保护、社会治理、民生福祉、服务中心等领域目标达成,赋能姑苏发展“再攀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