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主題猜想:大愛、勇敢、善良

第一輯:大愛

(一)愛(大愛/博愛/慈悲)主題的名言

1.鉤簾歸乳燕,穴牖出痴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蘇軾)

2.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王菩薩)

3.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蕭綱)

4.萬物皆有靈,眾生皆有命,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5.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餘秋雨)

6.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白居易)

7.青春會遠去,愛不會;生活會老去,少年不會。少年與愛永不老去,即便披荊斬棘,丟失怒馬鮮衣。(莫峻)

8.慈悲不是出於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賜福於受施的人,也同樣賜福於施與的人。(莎士比亞)

9.我們要輕輕地走路、用心地過活;我們要溫和地呼吸、柔軟地關懷;我們要深刻地思想、廣大地慈悲;我們要愛惜一株青草、踐地唯恐地痛。這些,都是修行。(林清玄)

(二)愛(大愛/博愛/慈悲)主題的典例

1.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加里·斯奈德)

在深海,營養成分通常很稀少。於是,一頭死去的鯨魚,可以用死亡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可維持上百種無脊椎動物生存長達幾十年的生態系統,成為孤獨海洋裡最溫暖的綠洲。這就是鯨魚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悲壯的過程一個優美的名字,叫做“鯨落”——巨鯨落,萬物生。

2.弘一法師的慈悲

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盛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燒死。

3.特蕾莎修女的大愛

特蕾莎修女曾把瀕臨死亡的老人帶回救護所,別人都不理解,認為快死的人,帶回來救不活,還佔用原本緊張的醫療資源。特蕾莎修女卻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因為每一條生命都值得敬畏。老人被帶回去後,死前緊緊地握住修女的手,說:“我一生活得像條狗,死前卻活得像個人,謝謝你!”

4.志願者的大愛:“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90後”湖南小夥鄭能量人如其名、行如其名,新冠肺炎爆發後,每天駕車20小時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免費為醫務人員提供接送服務,他在朋友圈裡寫道:“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5.現代版“與夫書”中的大愛

17年前,她曾參與過抗擊非典;如今,她再次奮不顧身,申請到抗擊疫情第一線。她就是武漢醫生張旃。張旃主動寫下的請戰書,被稱為現代版的“與夫書”:“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張旃的丈夫),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6.一燈破暗,百年光明。

你手提一盞燈,腳步輕輕地穿過一個個病房,巡視的目光,如同跳動的火苗一樣。這盞燈,自從1854年的某個夜晚,由一個叫南丁格爾的天使點著,它就一直亮著,從未熄滅。一燈破暗,百年光明。這麼多年來,逾是危難時刻,它愈加明亮。因為,它不僅僅是燈光,也是愛的化身,生的希望。

第二輯:勇敢

01

勇敢(勇氣)的名言

1.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莊子〉

2.該說出真相時沉默,是一種卑微。(畢淑敏)

3.勇氣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卻引人下地獄。(塞內加)

4.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

5.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願意含著淚繼續奔跑的人。(《朗讀者》)

6.在逆風裡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余光中)

7.卑怯的人,即使有萬丈的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燒掉什麼呢?(魯迅)

8.到頭來,我們記住的不是敵人的攻擊,而是朋友的沉默。(馬丁·路德金)

9.人類的智慧並不是所謂的“靈光一現,奇思妙想”,而是一次次勇敢無畏的嘗試。(NASA)

10.如果沒有勇氣遠離海岸線,長時間在海上孤寂地漂流,那麼你絕不可發現新大陸。(紀德)

02

勇敢(勇氣)的典例

1.魯迅不懼恐嚇,勇敢參加楊杏佛葬禮

1933年,國民黨特務暗殺了民盟總幹事楊杏佛。作為民盟成員的魯迅也收到了特務的恐嚇信,要他“近期小心點”“好好呆在家裡”。魯迅卻把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外出去參加楊杏佛的葬禮。出門前,他還破例不帶鑰匙,表示有去無回。

2.杜富國:臨危豈顧生

2018年10月,在一次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

3.美國“硬漢”海明威

美國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了“硬漢”桑提亞哥。現實中,海明威也是一條有勇氣的“硬漢”。他喜歡冒險,旅行時吃過蚯蚓蜥蜴,在非洲捕獵過豹子,兩次世界大戰都上了戰場。“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但不能打敗他!”

4.透納:為了藝術而勇敢

英國風景畫大師透納,為了更好觀察大海風浪,在他67 歲時,居然讓水手將自己綁在高高的桅杆上,在暴風雪中冒著生命危險顛簸4 個多小時,最終根據這段觀察經歷,完成了名畫《暴風雪》。

5.阿喀琉斯:真英雄具有一顆勇敢的心

阿喀琉斯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他剛出生就被人預言會死於一場戰爭。為了改變命運,母親將他男扮女裝,送進宮廷。特洛伊戰爭前夕,預言家派人邀請阿喀琉斯出戰,卻發現無法從宮廷女眷中認出他。為此,來人將一把劍放在地上,然後召集全部女眷開會。這時,敵人入侵的應急號角吹響了。眾女眷紛紛逃竄,只有一個“女眷”原地不動,手中還拿著劍。“她”就是勇敢的阿喀琉斯!

6.孔子不僅勇敢,還勇於不敢

有一天,子路問孔子:“您和我,誰更合適帶兵打仗?”孔子指著自己答:“我合適。”子路反問道:“您不是常說我很勇敢嗎?”孔子說:“可我不但勇敢,還勇於不敢啊!”

03

勇敢(勇氣)的觀點

1.堅守大義,需要勇敢

1941年底,德軍開始逼近莫斯科,激烈的莫斯科保衛戰爆發。在一次戰鬥中,蘇聯戰鬥英雄克洛奇科夫高喊著“俄羅斯雖大,但已退無可退,我們身後就是莫斯科”的口號,帶頭衝鋒,最終炸燬了敵人的坦克,自己也壯烈犧牲。他的英雄無畏,激發了蘇聯士兵保家衛國的豪情,為莫斯科保衛戰取勝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2.反抗邪惡,需要勇敢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真正的勇敢,應該為了反抗邪惡、斬妖除魔的信念,大步向前,雖千萬人吾往矣。前方就算有刀山火海,明知會一去不回,也高歌猛進,義無反顧。

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因為以筆為劍,鞭撻暴政,被沙皇政府拘押。為了殺雞儆猴,沙皇政府特意安排公審大會,當眾宣讀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罪行”。不料現場衝出一個姑娘,給車爾尼雪夫斯基一束花。姑娘很快被逮捕,但她這個英勇舉動,給車爾尼雪夫斯基極大鼓勵,也讓現場其他人非常震撼。

第三輯:善良

(一)善良的名言

1.鋤一惡,長十善。(《宋史》)

2.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

3.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陽。(雨果)

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5.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6.人無善志,雖勇必傷。《淮南子》

7.一顆好心抵得過黃金。(莎士比亞)

8.積善者昌,積惡者喪。(《三國志》)

9.積善如種木,生意日夜滋。(《易經》)

10.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孔子)

11.為善者不雲利,逐利者不見善。(林逋)

12.行善還需講究方式。(美國莫利《論妥協》)

13.人之須善,猶首之須冠,足之待履。(劉晝)

14.善者行之總,不可斯須離,可離非善也。(劉晝)

15.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金纓)

16.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蕭綱)

17.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蒲松齡)

18.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

19.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傳》

20.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愛默生)

(二)善良的典例

1.善意的謊言呵護了弱小的心靈

美國著名記者威廉·比爾小時候是孤兒,以賣報為生。有一回,一個惡漢故意戲弄他,還搶走了兩份報紙。電影明星梅·歐文小姐看到後,馬上帶人去追惡漢,回來後把“兩份報紙錢”還給了比爾。多年後,比爾依然對梅·歐文充滿感激,雖然他知道她不可能追上惡漢搶回錢,但她的言行仍然讓威廉·比爾感受到了人間的善良和溫情。

2.紅鼻子日:讓善良在歡樂中閃光

每年的6月1日,是兒童節,也是紅鼻子日。紅鼻子日是英國曆史最悠久的慈善節日,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活動期間,人們會佩戴紅鼻子走上街,以娛樂搞笑的方式,募集善款,幫助窮人,讓善良在歡樂中閃光。

3.純真的善良

有一個小鎮很久沒有下雨,牧師把大家集合起來,準備在教堂裡開一個祈雨會。眾人中有一個小女孩, 因個子太小,幾乎沒人關注她,但牧師注意到了她,因為所有來人中,只有她帶了一把雨傘。

寨主解讀:帶雨傘過來,說明小女孩真的相信祈雨可以帶來降雨,這是一種純真的善良!

4.飄落凡間的天使

奧斯卡影后奧黛麗·赫本不只容貌出眾,還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她曾擔任聯合國的親善大使,到非洲幫助那些赤貧的孩子。她為拯救非洲兒童投入了大量精力,直至臨死前,依然牽掛著那些捱餓的孩子。善良使她更高貴,因此被稱為“飄落凡間的天使”。

若要優美的嘴唇,要講親切的話;若要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別人的好處;若要苗條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享給飢餓的人。——奧黛麗·赫本

5.最善良的誤會

湯姆是美軍部隊裡的神槍手,被派往伊拉克戰場。有一次,他執勤時看到一個小男孩朝自己邊喊邊跑過來,頓時感到非常緊張。因為先前訓練時,教官強調過,向你靠近的當地人有可能是“人肉炸彈”,一旦過線,就可以開槍。湯姆大聲制止,見無效忙離開執勤崗,趴在地上連開三槍,但小男孩還是跑過來,突然,只聽到哄的一聲,現場爆炸了……事後才得知,湯姆的槍是對空開的,只是警告,而執勤崗真有一顆炸彈,小男孩跑過來是想撿走它。

6.以善良感化小偷

一位高僧住在深山中修行。一天晚上,散步回來的高僧發現屋裡有小偷行竊。他怕驚動小偷,就沒有進去。找不到財物的小偷離開時,在門口見到高僧,大吃一驚。高僧說:“你走這麼遠來看我,無以為報!夜涼了,你穿上這件衣服走吧。”說著,就脫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低著頭跑了。第二天,高僧打開門,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

寨主解讀:這是一則禪宗公案,名叫天心明月。它說明,善良和慈悲,可以感化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