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6家78只備案產品積極佈局 產品備案規模近6億元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發佈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共有26家外商獨資和合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產品78只,資產管理規模達到78.8億元,其中10家管理人獲得提供投資建議服務資格。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外資私募管理人在疫情期間運行平穩,與投資者溝通積極,對中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

疫情發生以來,共有兩家外資私募管理人進行了登記,新增備案規模近6億元,1家管理人獲得提供投資建議服務資格。

有外資私募人士表示,在疫情期間,產品發行和資金募集,以及在服務投資者方面出現了一些挑戰,但整體運行情況良好。“年內新產品備案積極發行,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看好,對佈局中國市場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產品備案規模近6億元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合計有26家獨資和合資外資私募完成登記備案證券類產品78只,資產管理規模達到78.8億元。在疫情期間,外資私募公司運行平穩,與投資者溝通積極,對中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疫情發生以來,完成兩家外資私募管理人登記,新增備案規模近6億元,1家管理人獲得提供投資建議服務資格。

記者獲悉,在疫情初期,外資私募管理人啟動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機制,開展風險評估,對危機管理、緊急應變和復原計劃做出部署,在春節期間提前測試、擴容系統,科學安排在崗與遠程人員,併為員工調配防疫物資,保證員工健康。截至目前,外資私募基金的投資、運營和客戶服務穩健開展,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有外資私募管理人表示,雖然受整體疫情影響,產品募集、內部溝通以及投資者服務方面出現一定挑戰,但尚未受到明顯負面影響。外資私募管理人也通過定期線上溝通、召開線上策略分析會等手段,不斷創新投資者服務方式,加大與投資者溝通力度保障產品運營不受影響。部分管理人在疫情期間出現了首隻產品順利募集完成、產品出現淨申購等積極情況。

多數外資私募管理人介紹說,目前正在積極籌備新產品發行、研究海外策略本地化方案,對中國政府各項對外開放政策及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信心不會改變,對佈局中國的戰略也不會因為暫時的疫情而發生改變。

外資私募管理超4600億元

記者同時瞭解到,截至今年1月初,共有302家外資控股或參股從事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管理或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的機構在中基協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備案1151只私募基金,規模總計約4615.06億元,其中,外資控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3家,共備案610只基金,規模總計約3230.10億元;外資參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79家,共備案541只基金,規模總計約1384.96億元。

這些機構在地域上涵蓋了美國、英國、歐洲等主要亞洲市場;業務上既有富達、貝萊德、瑞銀、安本標準、景順等全球知名的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也有路博邁、英仕曼、富敦等各具特色的資產管理服務提供商,更有橋水、元勝這樣的知名對沖基金。

此外,在投資策略上,既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等傳統策略,也有量化對沖和期貨衍生品等新興策略。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資產管理機構表達出了強烈的來華展業意願,私募基金領域外資參與程度穩步上升,對外開放激發私募市場活力逐步顯現,正在成為推動私募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因。

記者王寧

原標題:外資私募唱多A股26家78只備案產品積極佈局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