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請提高專注力!


永遠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請提高專注力!

曾看到一句話:匆匆流逝的哪是什麼時間啊,是我們的生命。不禁讓我沉默深思。

我們的時間很有限,而有趣的事情又是那麼多,每一件都在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學會選擇,放棄。現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可以把平時做雜事的時間,集中去做有限的幾件事,會產生什麼結果?答案是可能大多數人會成為各個領域的專家。10000小時理論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它說的是一個普通人,對一個領域投入10000小時,他就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而初步掌握一個技能,卻只需要短短20個小時。

我們經常說這個難那個難,敢問你認真投入過20個小時嗎?恐怕大多數沒有吧。前幾天比較熱的腦癱患者,書寫能力只有普通人的1/3,卻以託福近滿分的成績出國考博。以及目前還存在的要五年出徒的匠人,這五年學徒期間不允許使用手機,只能安心學習木匠,一旦出徒,他們便技驚四座。為什麼這些人可以獲得常人難以想象的成績?一個很重要地原因就是專注!他們排除了絕大多數的外部干擾,把時間精力都傾注在很有限的那幾件事上,自然就會有所建樹。


永遠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請提高專注力!


但是,在這個時代,我們又無法做到與網絡等脫離,那麼,是否可以兼顧廣度和高度呢?可以!但是需要強大的自控力與合理的時間安排,並且做到專注。何謂專注?借用一句禪語: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要笑了,但是笑之前請想一下,你是否可以做到吃飯時心無旁騖只吃飯。睡覺時放空一切只休息?

我們現在有一個通病,就是信息氾濫,各種信息來源狂轟濫炸,手機一刻不停。但是,要清楚一個問題,信息起到的是一個輔助作用,並非核心。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瞭解的大多數信息並不能給我們給我們帶來多少優勢,智能設備發展迅速,只要有一臺手機,就相當於隨身攜帶了一個超級圖書館,百度,谷歌…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庫,只要有不懂的,隨時都可以準確迅速的調出你想了解的信息。

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去刷朋友圈,微博,各種新聞客戶端?大多數人的理由是,刷新聞是在緊跟時代步伐,刷社交軟件是在拓展人脈,交流感情。現在自己想想,時代你跟住了嗎?真正重要的新聞大多被娛樂八卦覆蓋。人脈拓展了嗎?有幾人願意真正幫你?拿我來說,比起周圍的人,我算使用時間很少的,本以為也就每天兩個多小時。但是裝了一個記錄使用時間的軟件,顯示為4小時!收穫呢?看過之後就想不起來了。如果用這段時間去讀書,可以收穫知識,去鍛鍊,可以收穫強健的體魄,去玩兒手機,我收穫的只是雙眼乾澀,和更加迷茫。

餘秋雨先生在考察時,曾大半年沒有看過任何新聞和其他信息。當考察結束後和鳳凰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長樂聊天時,讓他說說這半年的新聞,餘秋雨本做好了徹夜長談的準備,沒想到的是,僅僅用了二十分鐘,劉先生就說完半年的新聞。餘秋雨很驚訝,問到:只有這麼多?劉先生答道:“值得說的,也就這麼多。”我們生怕錯過任何一條信息,這條是財經的,不看怕錯過了發財的機會;那條是養身的,不看怕活不到120歲;另一條教育的,不看怕孩子考不上哈佛。我們把“怕”拆開看,前面是心,後面是白。之所以怕,是因為你的內心一片空白。識不足,才會多慮。


永遠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請提高專注力!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的很多能力漸漸不再重要,重複單一的工作漸漸都會被替代。但是,有一些核心東西是我們獨有,並且會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重要。所謂核心也就是我們的本源。現在如果把科技賦予我們所有的東西都剝離,剩下最寶貴的會是什麼?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善於思考和創造的大腦,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愛的能力。這些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回頭看看,我們是否早已將這些能力塵封,越走越遠……

最後想提醒一下自己,也提醒一下各位,永遠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即使他看起來無所事事。請別人幫忙,佔用了他人的時間,就要給予一定的補償,不要覺得心安理得。因為在那一刻,佔用的不是別人的時間,而是生命!

這次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你還在為記憶力差而擔憂,還在為記憶知識太慢而煩惱,我很樂意幫助你運用科學的方法提升記憶力,老師會送你一套我錄製的記憶法精品課程和訓練軟件,私信我回復:學習資料,即可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