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歐美防疫不力,疫情已然失控


昨天(3月27日)全球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美國正式通過了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另一件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肺炎。

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按理來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好不容易搞定了民主黨,讓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在國會獲得通過,對全球股市應該是一個極大的利好,各國股市應該有大幅反彈的表現才對。


但是結果沒想到突然出現了英國首相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肺炎的“黑天鵝”事件,再度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對疫情可能失控的恐慌,所以昨晚歐美各國股市均出現了大跌。


雖然英國早已不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但是畢竟還是綜合國力排名靠前的發達國家之一,這樣一個國家的王儲和首相都相繼感染了新冠肺炎,不得不讓人懷疑歐美諸國是否有能力控制住疫情的蔓延。


實際上從數據就已經可以看出,目前歐美各國的疫情已經出現了失控局面,而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在於歐美各國防疫措施不力。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3月28日12時,全球確診病例已經逼近60萬例,中國以外的確診病例已經突破50萬例,已經是中國確診病例數量的6倍以上。


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如果分國家和地區來看的話,現在全球疫情最嚴重的不是東亞,而是在西歐和北美,像美國和意大利的確診病例數量已經超過了中國。而英國的確診病例看似較小,但是在沒有開展大規模抗體檢測,並且王儲和首相都中招的情況下,估計真實感染人數肯定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老範以目前各國的確診病例數量和該國人口總數做了一個計算,大家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歐美各國現在的疫情嚴峻程度都超過了中國最嚴峻的時刻,其中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的疫情嚴重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湖北省最嚴峻的時刻。


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按理來說,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進行全國隔離防疫,給全世界爭取了2個月的寶貴時間,並且摸索總結出一套有效對付新冠肺炎的辦法,各國政府只要照抄作業,疫情斷然不會出現失控的局面。


可是現實之中歐美各國政府不僅不抄作業,反而提出了“病毒並不可怕”、“全民感染可以獲得集體免疫力”等奇談怪論,給民眾造成了極大的誤導,所以應該對此次疫情的蔓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古人說“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說的就是這一種現象!


新冠防疫三大措施,歐美存在明顯短板


中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過程中,摸索總結出了一套有效對付新冠肺炎的辦法,主要歸納起來就是三條措施:居家隔離、做好防護和積極治療。


具體來說就是:沒感染的人也要少出門,避免受到感染;實在需要出門的要帶好口罩,醫護人員更是要戴好口罩和穿好防護服;被感染的要集中起來進行隔離積極治療,不能消極等死。


但是從目前歐美各國的防疫措施來看,上述三大措施通通沒有做到位。我們從新聞報道中就可以看出,在出現了少量病例之後,歐美民眾依舊不配套口罩出門聚會,然後感染病毒的人又得不得積極的治療。


最近幾天由於感染的人數直線上升,現在歐美各國政府和民眾也知道害怕了,開始自覺減少出門和群聚活動,醫院也開始對感染病毒的病人進行治療,但是總體上執行力度還是要比中國大打折扣。


更加要命的是,歐美各國現在口罩和防護服嚴重不足,許多民眾迫不得已出門時還是沒有口罩可以佩戴,另外每天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也沒有充足的口罩和防護服可以穿戴,所以大量醫護人員也被感染上了病毒。

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根據外國媒體26日的報道,意大利已經有6205名醫務人員感染了新冠肺炎,其中還有37名醫生出現了死亡。另據西班牙衛生部應急與預警協調中心主任費爾南多·西蒙透露的數字,目前西班牙醫護人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9444例。


管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木桶效應”,它的意思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中國在抗擊疫情中摸索總結出來的三大應對措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目前歐美各國卻明顯出現了口罩和防護服嚴重不足的短板,這是一個令人非常擔憂的問題。


救命物資要靠中國,出口資質卻不放寬


目前歐美各國的口罩和防護服嚴重短缺問題,既有客觀原因造成了,也有歐美各國政府不積極作為導致的。


客觀原因是他們沒辦法快速提升本國的口罩產能,因為他們既沒有在短時間內大量製造口罩、防護服生產設備的能力,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大量熟練工人來生產口罩。


當初中國能夠迅速將口罩產能從每天2000萬個提升到現在每天2億個,靠的是國內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能夠大量製造口罩、防護服生產設備,以及湖北以外各省疫情不嚴重可以大規模復工復產,而這兩點都是目前歐美各國無法做到的。

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不過總體上來說他們還是比中國幸運,當初中國爆發疫情的時候,國內口罩產能只有每天2000萬,國外的產能也只有每天2000萬個,所以主要還得靠我們自己把口罩產能提升到每天2億個,這才解決了口罩短缺的問題。


但是現在歐美各國口罩、防護服短缺的時候,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已經可以大量出口口罩、防護服給他們防疫。以口罩為例,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了每天生產2億個口罩的現成產能,另外如果他們有需要的話我們還可以繼續提升口罩產能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憑藉著中國巨大的口罩生產能力,按理來說可以大大緩解歐美各國的口罩短缺問題,然而卻因為歐美各國的不積極作為,導致大量中國口罩無法出口,所以想幫忙卻又使不上力氣。


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荒謬的一幕:歐美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口罩賣不出去


由於口罩屬於醫療器械,所以需要相應的生產資質。之前中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口罩產能提升十倍,是因為中國政府積極作為,在極短的時間內特事特辦給符合要求的企業辦理了口罩生產資質,像有的企業半天就完成了資質的辦理工作。


但是由於出口口罩到歐美各國還需要獲得當地的相關認證,像出口到美國的個人防護口罩必須取得美國NIOSH檢測認證、醫用口罩需要取得美國FDA註冊許可,出口到歐盟的所有口罩必須獲得CE認證證書。


但是目前國內大部分新增的口罩產能並沒有這方面的認證,所以大量中國口罩沒辦法出口過去。像董明珠的格力這次緊急響應政府號召跨界生產口罩,目前每天的口罩產量已經達到200萬個,但是這些口罩卻不具備口罩出口資質。


這裡就涉及到歐美各國政府的不積極作為了,因為按照正常流程來走的話,辦理口罩出口到美國的資質需要2個月到10個月,辦理口罩出口的歐盟的資質需要1年左右,但是現在疫情到了這個地步,他們卻竟然不取消這方面的限制,或者學習中國政府特事特辦來縮短審批時間。


正因為如此,所以目前世界上出現了荒謬的一幕,一方面是中國的口罩產能已經冗餘,另一方面則是歐美各國的口罩嚴重不足。所以你說這能怪誰呢?


不過老範認為,隨著歐美各國疫情的繼續惡化,他們終究會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國內口罩生產商無需過多擔心口罩過剩的問題,他們遲早會來找我們購買的,因為現在全世界除了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給他們提供救命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