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了川西的紅原,記得返程喲

如果你去了川西的紅原,記得返程喲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課本里有《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老師就告訴我們,那些故事發生在四川的紅原草原上。於是,一直就有個夢想,去紅原,走一下當年紅軍艱難走過的草原。

紅原大草原是中國五大草原之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紅原建縣時叫理縣,1960年為紀念紅軍長征時在那裡艱苦卓絕的歷史,改名為紅原縣。與若爾蓋大草原雖說都屬於川西北草原,但卻有著顯著的不同。一馬平川的若爾蓋草原,到了紅原便有連綿起伏的群山相依,好像草原有了一個保護它的大圍欄。

如果你去了川西的紅原,記得返程喲

不同季節的紅原,有著不同的魅力。夏季是花開遍野,秋季是茫茫金黃,冬季則是白雪皚皚,一片寂靜。當我們從若爾蓋坐車去紅原的時候,正是夏末初秋,青青的草原還沒有完全被金黃所代替,陽光曬在身上暖暖的。車行駛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平坦的柏油路好像沒有盡頭,藍天白雲與地平線緊緊相依,不時有倒影映在公路旁邊的水塘裡,分不清那裡是天與地的界限。

開車的司機是一個藏族帥哥,漢語說的非常流利。路上一直在向我們介紹著若爾蓋和紅原的風土人情。遇到特別的美景時,他會主動停下車來,讓我們下車拍照。一路上,還不時會遇上一群又一群的犛牛在公路上悠閒地走著,這個時候,司機也會領停車給牛群讓路。大大小小、高高瘦瘦的犛牛們搖著尾巴,旁若無“車”像是在野外散步一般,根本就不理會你是在趕路還是在拍它。

如果你去了川西的紅原,記得返程喲

去紅原,瓦切塔林是必須要去的。它代表著那裡人的信仰與堅守。瓦切塔林位於四川省紅原縣瓦切鄉,瓦切塔林離主公路不遠,靜靜地佇立在藍天白雲下。瓦切塔林藏語意為“大帳篷”,這裡有紀念第十世班禪大師頌經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圍是一片連綿的經幡,甚為壯觀。

遠遠地,就可以看見瓦切塔林的經幡。紅原瓦切塔林的經幡是圍成的頂園帳篷似的,而且經幡群面積之大也為藏區所少見。經幡群旁邊,分佈著一片白塔和轉經筒,藏胞在此虔誠地轉塔、轉經。我們也隨著藏胞,順時針轉了九圈。

如果你去了川西的紅原,記得返程喲

從若爾蓋到紅原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走了差不多近五個小時。因為我們會不時停下來,捨不得眼前的美景一晃而過。到達紅原縣城時,先是急急地找經濟適用的旅店,接著便是直奔紅原的標誌性景點——月亮灣。

初秋陽光下的月亮灣,變得異常地安靜。三三兩兩的遊人早已在那個觀景臺上,或是拍照,或是凝望。還有穿著藏紅的僧人或坐或站,似是在與天與佛喃喃私語。

如果你去了川西的紅原,記得返程喲

紅原草原的美在月亮灣被髮揮到極致。那一片開闊的草地上,白河呈“S”形蜿蜒流過,猶如天穹一彎新月,“月亮灣 ”因此得名。站在高出草原約百米的觀景臺上,眼前金黃色的草原隨著山勢向遠方鋪展而去。天與地的分界是一條連綿優雅的曲線,遠處群山逶迤,清澈的河水在陽光下顯得更藍,沿著那彎彎的河道在大草原上劃出舒緩優美的弧線,構成了一幅美侖美奐的生動畫面。

由於地理原因,月亮灣的日落比日出更美。於是,我們耐心地等待著那絕美的落日一刻。在等待中,我們與一個看上去才二十出頭的小僧人攀談,得知他叫求科,從14歲到寺裡當和尚,已經8年了。他非常樂意與我們交談,還告訴我們他去過上海,說上海實在是太大人太多了。不像他們這裡,人太少。從他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對外面世界的嚮往。

如果你去了川西的紅原,記得返程喲

在交談中,時間慢慢地流失著。一輪紅日慢慢地向遠處的草原盡頭落下。近處綠草茵茵,遠處山巒疊黛,夕陽染紅了天空,也給彎彎的河水斑斕多彩。河邊草地上零零散散的馬兒,悠閒地吃著草,草原顯得格外的靜謐。

夕陽下的天空湛藍裡多了些暗紅的彩霞。置身其中,那種無限感悟在愜意地徜徉。你不必刻意地深呼吸,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味的草香就會充盈我們的身體。此時此刻,我會感嘆到人與草原是如此地融洽。

這就是紅原,只需要靜靜地置於其中,心就會被藍天白雲、草原、耗牛、羊群及風土人情所吸引、感動、融化。

紅原攻略:

交通:從成都到紅原每天都有近十個班次的班車,外省可登錄四川汽車票務網訂票,非常方便。當然也可以包車,票價比班車當然貴些。當然,你也可以自駕。

住宿:紅原縣城有眾多的旅館,各種檔次都有。還有家庭旅館,衛生條件都比較好,價格從20元/床到幾百元。

飲食:滿縣城都有餐館,當然也有藏餐。但最多的還是川菜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