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馬丁路德金出生於1929年的美國南方城市亞特蘭大的一箇中產階級當中,他從小便目睹了黑人在美國社會上遇到的種種不平等對待,所以,為黑人平權,是馬丁路德金的一個畢生目標。

在他就讀於莫爾豪斯學院期間,受到其校長梅斯的反種族歧視影響,他便選擇了牧師作為自己的職業,並且潛心研究學習基督教神學。而後在他就讀於克魯澤神學院時,不僅繼續研究神學,還閱讀了大量哲學書籍,尤其受到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最深刻。

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馬丁路德金便把愛與非暴力作為自己的信條和手段,並用其在自己的反種族歧視道路中。但值得一提的是,馬丁路德金的這種“愛與非暴力”的策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中根據形勢的變化,也經歷了許多次的轉變

一、馬丁路德金在南方時用勸說策略企圖喚醒白人良知,遭遇挫折之後便轉為非暴力強制策略

在1955年的蒙哥馬利,一位黑人因拒絕讓座給白人,因此蒙哥馬利爆發了黑人拒坐公交的公交抵制運動,而馬丁路德金開始首次用這種策略,並且很有效的佔據了輿論點,促進了公交法案的通過,而這便是非暴力策略的起點。

基督教的“愛”,加上甘地倡導的非暴力抵制,成為了馬丁路德金的策略,這種方式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精神上的積極,企圖用這種態度來贏得對方的友誼

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在奧爾巴尼運動中,當時馬丁路德金想要讓抗議者們用和平非暴力的方式來進行抗議,以此來取得對手諒解。但是奧爾巴尼的警察局局長普里切特大量逮捕抗議者,並且在逮捕之後用政治手段使其假釋,這樣一來,不僅讓抗議者們不會出現過激行為,媒體也沒興趣報道這些平淡的事件。因此奧爾巴尼運動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

馬丁路德金由此開始了反思,他明白,利用這種非暴力的策略是不可能改變對手的心意的。如何讓對手屈服,馬丁路德金想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靠媒體曝光,讓全國民眾都共同反對才行。因而,馬丁路德金將他的非暴力策略轉變為了強制性,並把目標放在了暴力的種族歧視警察居多的伯明翰

馬丁路德金讓經過培訓的1000多名黑人小孩去伯明翰遊行示威,但是在第16大街遊行時,遭到了伯明翰警察局局長康納的暴力鎮壓,他命令警察用警犬和高壓水槍對付那些孩子,而此舉,經過媒體的報道讓全國都知道了這一駭人聽聞的惡性暴力事件。這件事也震驚了美國司法部副部長馬歇爾,他便在第一時間促進金與伯明翰的和解。

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可見這種方法是有效的,通過非暴力的遊行引起警察的暴力,從而讓全國人民都知曉,從而給華盛頓壓力,便可以進行談判。而在之後的塞爾瑪運動中金如法炮製,利用這種非暴力的抗議,引起了警察的殘暴鎮壓,流血星期天是這次運動的高潮。40多人被打的頭破血流、十多人受到重傷。

在這之後,總統約翰遜在受到輿論壓力下發表了反暴力反歧視演說,並向國會提交有關黑人選舉權的法案,並且在數月後便成功通過。

二、非暴力強制策略在北方行不通,馬丁路德金的策略便轉向了革命

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強制政策可見十分有效,能夠佔領輿論高點,能夠獲得民眾支持,最重要的是能夠有效的促進有關民權法案的快速通過。

但是此舉在北方卻行不通,當民權運動逐漸發展到一定形勢並且擴展到北方時,金也開始了在北方的運動,當他到紐約的黑人貧民窟時,人們並不待見他,甚至是不歡迎他,向他扔臭雞蛋。更有青年直截了當地說:

“不要對我們唱非暴力的歌,也不要唱進步的歌,因為非暴力和進步只屬於中產階級的白人和黑人,我們對你不感興趣。”

而這些話卻觸動了馬丁路德金。

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而馬丁路德金來到了紐約時,紐約警察局局長戴利並不怕他,戴利規定禁止使用暴力執法,從而輕而易舉的化解了他的策略。並且戴利還煽動白人情緒,由於北方的黑人大多生活在貧民窟,而金正是想要取消這種住房隔離。而戴利的煽動讓白人民眾怕他們的房產值下降以及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再加上黑人的不理解,因此,非暴力強制策略在北方便開始吃了閉門羹

而金便開始思索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他觀察南北兩方的不同時,發現南方的黑人大多都是中產階級,而北方的黑人很多卻是貧民。因此,經濟是根源問題

因此他呼籲:

“黑人必須得到他應得到的東西,必須給黑人特殊的待遇,這可能與傳統的平等機會與平等對待的思想相沖突,但一個幾百年來一直‘虐待’黑人的社會,必須給黑人以補償和優待,才能確保黑人在一個正義與公平的基礎上競爭。”

而這無疑挑戰了美國的整個政治經濟體制,他也直言不諱的在《紐約時報》上說: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正在從事的是階級鬥爭。”

這便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改革了,而是要求社會財富的甚至是權力的再分配,這是一場非暴力的革命

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而這場革命的第一步便是窮人計劃:

“使一個城市的運作混亂而不破壞它,比騷亂更有效,因為它能持續更長的時間,可以耗費更大的社會資金,卻並不會導致嚴重的災難。”

這個計劃便是在非暴力的前提下,進行大罷工,大遊行,以此來給國會施加壓力,使得他們做出讓步促進民權運動的發展。

但在這之後馬丁路德金卻遭到了激進分子的刺殺,革命最終沒有實現。

三、馬丁路德金極大地促進了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弊端

無論是非暴力的勸說還是強制還是革命,本質上都是正確的方法,並且都促進了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只不過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發展方式,方法要根據形勢來變化。

而馬丁路德金將這些方法發揮到了極致,並且每種策略都有一個前提——“愛與非暴力”。他曾經說過:

“非暴力是黑人爭取自由最切實可行的、道德上最完美的方式。”

這使得每次運動都能夠展現出一種平和的黑人形象,而非暴力。這樣不僅能夠使民眾產生一些改觀,站在道德點上,還能夠促進民權法案的發展

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並且這些策略成果十分顯著,不僅在各州各大城市廢除了各種不平等政策,還在諸如伯明翰運動中,促進了全國性的法案通過,可以說,馬丁路德金的這些舉措極大的促進了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

這些發展並沒有因為馬丁路德金的遇刺而停滯,即使窮人運動沒有在馬丁路德金生前看到成效,但是在他死後,又有無數馬丁路德金扛過他的旗幟,繼續進行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例如麥爾坎,傑西傑克遜等人,並且他們將民權運動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但是馬丁路德金的策略仍有一定的侷限性。

例如,在進行非暴力革命,也就是“窮人運動“時,他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種非暴力抗議來迫使政治家進行讓步。但是,這種抗議活動卻使得當地的交通和一些正常生產活動被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民眾的反感。

並且,馬丁路德金的一系列舉措都直指美國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等敏感地帶。因此,馬丁路德金的政治訴求只是滿足一些受迫於輿論壓力的東西,並沒有實質性的政策改變。其原因,便是因為馬丁路德金的意識形態與美國政府產生了一定分歧,因此,指望美國政府發自內心的支持馬丁路德金的黑人民權運動便難上加難。

馬丁路德金抗議政策的不斷轉變,其背後的實質是什麼?

總而言之,馬丁路德金的一系列策略轉變,符合了當時所處的形勢變化,也符合各個地區不同的政治訴求,即使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但是,仍長久的促進了美國黑人民民權運動的發展。

結語

馬丁路德金不僅是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的領袖,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是世界種族平等的精神領袖。

美國曾有一份居於民意調查為基礎的:影響美國曆史的100位人物。而馬丁路德金名列第八。他不是什麼總統,不是什麼影響世界的科學家,也不是什麼文學家發明家,他只是一個組織的領袖。但是馬丁路德金的功績卻足以載入美國史冊,因為他領導的平權運動不僅僅影響的是美國的種族平等,更是影響了世界的種族平等。

直至今日,如果有什麼偉大演說排名的話,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一定排得上號。因為他超脫民族,國家,人類,只為了人人平等。他的精神在世界都被繼承下去,後續的南非等國,正是受到這些種族平等的號召,再加上國內的領導人領導,一項項種族歧視的不公正法令都被移除。

本文雖然只是介紹了馬丁路德金的策略,但是,我們能從馬丁路德金的各項策略中看到他的超凡智慧,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馬丁路德金為種族平等所付出的種種努力,種種超脫個人與民族國家的偉大人類理想!

參考文獻:
《馬丁·路德·金》

《馬丁·路德·金自傳》

《我有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