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瞭解他人,不僅要明白影響自己生活質量的不良情緒根源在哪兒,更要知道駕馭自己各種情緒的方法。如是,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們絕大多數時候既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碰到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所以總在後悔過去,擔憂未來,不滿今天,似乎快樂的日子總是稍縱即逝。


情緒,是我們生命感受的晴雨表。


情緒好了,生命就美好;情緒不好,縱然有美好的事發生也無法感受到。


美國著名神經科學研究專家理查德﹒戴維森(Richard Davision)在他的《你大腦的情感生活》一書中,把情緒分為六個維度,每個維度都由相應的大腦結構負責。


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01 情緒的彈性


遇到不如意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情多久才能恢復平靜?能夠很快恢復平靜的人,抗挫折能力就強


小眉早上醒來,跟愛人說:“老公,給我煮一隻雞蛋。”誰知她愛人說:“有稀飯和花生米,吃什麼雞蛋,太麻煩了!”小眉一股怒氣竄上心頭,心想:


我這些日子天天加班,這麼辛苦,你不就是早起做點稀飯嗎?


再煮只雞蛋,有什麼好麻煩的?


不就是打開冰箱拿出雞蛋,丟在鍋裡,加水,開火,簡單三步,要不了一分鐘。


居然嫌麻煩,一點都不為我著想,一點都不愛我。


幾天後,愛人納悶她為什麼變得冷漠、不理人,問她時,才知道是幾天前沒煮雞蛋的事。


愛人解釋道:那天冰箱裡沒有雞蛋了呀!天下著雨,還得出門去買雞蛋,當然麻煩呀!正是因為沒有雞蛋,才為她炸了花生米。


得知真相的她此時才知道,真正受委屈的是自己的愛人。


像小眉這樣,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久久不能釋懷,情緒彈性就低,抗挫力也低。


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琳琳在機場苦等10個小時後,在即將登機的前25分鐘被告知由於雷雨天氣,航班最終取消。她心急如焚,因為待產的女兒肚子陣痛,見紅已經住進醫院,她恨不得立刻插翅飛到女兒身邊。


“女兒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她覺察到自己的焦慮和擔憂,意識到自己無能為力改變現實,於是在機場開始靜觀。


將自己的情緒安撫平靜之後,她便柔聲細語地給女兒打電話:媽媽雖然不在你身邊,但媽媽的心一直陪著你。


她的淡定使女兒感到了力量和支持。


然後,在眾多顧客指責抱怨機場工作人員時,她帶著微笑和理解接納的態度,與機場負責人協調,懇請他們盡全力幫助。


她成為第一批登上飛機的人,回家後得知女兒已順利生產。


與小眉相比,琳琳的情緒就很有彈性,抗挫力強。她沒有沉浸在焦慮和憤怒之中,也沒有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而是撫慰了自己,安撫了女兒,又鎮定自若地把精力放在瞭解決問題上


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02 看世界的態度


看到半杯水,你是經常看到半杯子滿,還是看到半杯子空的人?


經常看到半杯子滿的人,就會常常擁有積極樂觀的情緒。


有的人能夠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但很快就被消極的情緒掩蓋了,感受不到任何積極情緒。


這樣的人很容易抑鬱,也很容易養成酗酒、吸毒的習慣。


我有一個朋友,出差回來發現家裡被盜了。他仔細查看了一遍後,給太太打電話:“老婆,我們家來了小偷?”太太大驚失色。誰知先生開心地說:“哎呀,你說我們多幸運,這個傢伙來的時候,幸好我們都不在家,不然我們可能會受到傷害。而且這個傻瓜只偷了錢和你的耳環,你的衣服、我的書、兒子的玩具統統都在。”


他很樂觀,不管發生什麼,他不是盯著失去了什麼,而是關注沒有失去什麼。


一個人能夠在失去的時候,還能把關注點放在擁有什麼上,就擁有了樂觀看世界的態度,不容易因負面事情的影響而亂了心境。


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03 社交直覺


在待人接物、與人連接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社交直覺。

例如,當你和一個人說話時,你不停地看別的地方,一邊說一邊往門口走,他依然追著你說話,對你已經沒有興趣繼續談話的狀態毫無察覺,這樣的人社交直覺敏感度就比較低,他們對別人的肢體語言、表情和語調都不敏感;


而有的人,卻能夠察言觀色,並準確地知道別人的感受和需求。


再比如,有很多女性和男友或者老公吵架了,就說:你滾!有的男性真的就滾了,結果太太或女友變得更加憤怒。


對方還很鬱悶:不是你叫我滾的嗎,我聽話照做,為啥你還這麼生氣?這種男人的感受就不夠敏感。


女性其實是想表達:你給我滾過來,抱抱我,說一些甜言蜜語,而不是真的滾蛋。


當然,也有一些敏感機靈的伴侶,當你讓他滾的時候,他會說:親愛的,我該往哪兒滾?是向前滾,還是向後滾呢?逗得你哈哈大笑,就一切都沒事了。


這種能夠準確把握他人需求的人,社交直覺力就很強。


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04 對情緒的自我覺察


有的人對自己內在的感受非常清楚,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情緒,以及身體的感覺;知道自己為什麼高興,為什麼難過,為什麼生氣,為什麼悲傷,為什麼害怕。而有的人對自己的感受毫無覺察。


記得有位姑娘,在談到一些難過的舊事時,淚水從她的眼角流下。我問她:“你感到悲傷嗎?”她回答:“沒有啊!”周圍的人都覺得她很假。其實,她不是假,只是缺乏自我覺察的能力。


05 對環境、場合的敏感性


在生活中,有的人經常說些不合時宜的話,做些不合時宜的事。


比如在別人的婚禮上大哭,或者在別人的葬禮上說笑話。


如果是外人,這會令我們不舒服或反感;如果是自己家裡人,就會覺得很尷尬。


下次再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是否可以在感到不舒服時,多一層理解和了解:他不是不想、不願,是不能夠。就像你要求一個沒有腿的人正常走路一樣。


好消息是,對環境的敏感能力可以在學習和訓練中獲得。

06 不受別人影響,保持專注的能力


你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不時地被昨天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分心?


又比如,在開車或走路的時候,如果路的另一邊出了事故,你是不受影響地繼續趕路,還是一直盯著看,結果自己差點撞到車或電線杆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某方面缺腦子。


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六個維度都非常成熟的人。他們遊刃有餘,暢遊在人際交往和生活的波瀾起伏中,不憂不懼,瀟灑淡定,實在是令人羨慕。


還有的人經常看不出眉眼高低,看什麼都灰暗,有點小事就像天塌下來一樣。這樣的人會讓人覺得不可理喻、哭笑不得,有時候我們會說:這人真缺“腦子”。


事實上,從現代神經科學研究的結果來看,他們真的在大腦的不同部分缺了東西。他們並非不願意與我們和諧相處,而是不能、不會。


實際上,很少有人能夠面面俱到。


真相是:絕大多數人都在某一個維度,或幾個維度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也就是說,我們大家都在某個方面缺點腦子,只是我們常常看到別人缺的部分,而很少看到自己缺的而已。


對於人性和科學的瞭解,能使我們對人有更加冷靜、客觀的認識,而不是把所有讓你不滿意、沒有達到你需求的反應都解讀為:對你不關心、不在乎、不尊重、不肯定、不愛護。這種對自身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有的放矢地去訓練我們需要提高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