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那些看走眼的投資失敗案例!

很多投資大師都能坦然面對自己錯誤。當有人問巴菲特在生意上犯過哪些錯誤時,巴菲特風趣地答道:

“那要看你有多長時間聽我說了!”

股神巴菲特那些看走眼的投資失敗案例!

於是,他就歷數自己投資的種種錯誤,滔滔不絕。

1.伯克希爾哈撒韋紡織廠

股神巴菲特那些看走眼的投資失敗案例!

巴菲特1965年買入伯克希爾哈撒韋,但最終證實紡織廠無法抵禦國外廉價紡織品的競爭,始終無法扭虧為盈,無計可施的巴菲特最終關閉了紡織工廠。

巴菲特在訪談中曾經如此描述對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

“那是1962年,當時我操作的資金規模只有700萬美元。當時伯克希爾公司從流動資本來看很便宜,作為一家老牌紡織企業,走向沒落已有段時日。每一次關閉一家工廠,就會將得到的錢買些自己的股票,於是我打算在他們之前買入股票,將來再賣給他們,從中賺些利潤。

就這樣,1964年我手裡已經有不少他們的股票,我去跟管理層談判,果然他們要出錢買我手裡的股票,我跟他們說好11.5美元就都賣給他們,但他們只肯出11.38美元,這讓我非常生氣,於是我買下了整個公司,開除了CEO。

後來伯克希爾成為一切的基礎,直到1967年我找到了一家保險公司,於是幫伯克希爾打造了保險為主的業務。但它畢竟是一家紡織企業,所有的資產和業務讓我隨後整整20年時間裡,不得不一直向這些賠錢的業務注入資金。我們後來還買了一家紡織廠,而且還不停地購置機器,希望可以減少人力。

但是整整20年,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沒有見效,事實證明紡織行業不行。如果伯克希爾起點是一家保險公司,那麼市值將是現在的兩倍。這筆交易損失了至少2000億美元,因為我投入的每一筆錢都是負累。”

點評:

巴菲特當時受格雷厄姆影響至深,秉承“買入就是為了賣出”撿菸蒂的短期投機策略。見公司每股14.86的價格相當程度上低於每股19美元的營運資產淨額,就決定買進。

1971年,芒格說服巴菲特買入了喜詩糖果,出價是淨資產的2.5倍。從此,巴菲特進入投資的成熟階段,用他的話說是“從猩猩進化到人類”

2.所羅門

股神巴菲特那些看走眼的投資失敗案例!

巴菲特1987年購買所羅門公司票面利率9%的可轉換優先股,最終利息與本金兌現。但是中途所羅門公司因違規操縱國債陷入破產邊緣,巴菲特為拯救所羅門而精疲力竭。

巴菲特稱:

為了9%的回報,而付出如此大的經歷,實在得不償失。

巴菲特讚賞所羅門總裁古特弗羅因德的能力與品格,尤為欣賞他寧可損失顧問費收入也要引導客戶避免愚蠢交易的作法。所羅門當時的營運表現也相當不錯,所以巴菲特認為其破產可能幾乎沒有,支付本息不成問題。

但出乎意料的是,所羅門員工因貪圖暴利違規操縱國債致使其陷入破產邊緣,巴菲特甚至被迫在風暴中接任的所羅門的董事會主席,試圖降低負面影響,將公司推回正軌。

點評:

巴菲特說,在投資中尋找優秀的船長,不如尋找堅固的船。管理層雖然很重要,但人是最不確定的,優秀的企業是根本

3.德克斯特鞋業

股神巴菲特那些看走眼的投資失敗案例!

1993年,巴菲特以換股方式收購德克斯特鞋業。1995年後,德克斯特利潤下滑,而且常常虧損,而當時付出的4.33億股權如今價值30.5億元。巴菲特視之為平生最糟糕的一次投資。

購入Dexter鞋業之前買入的兩家鞋業公司,表現出色,這使得巴菲特得出了鞋業是一門好生意的結論。巴菲特認為德克斯特的管理者異常傑出,工人技藝高超,所以外國廉價鞋的衝擊對德克斯特來說不足為慮。

但事實是,美國本土鞋與進口鞋的價格實在太過懸殊,而性能差異並不十分顯著,所以消費者紛紛轉投進口鞋的懷抱,德克斯特鞋業陷入危機。

點評:

買股就是買企業的部分股權,股權是比現金回報更高的資產。巴菲特以換股方式收購真的是從一開始就犯了大錯。

4.美國航空

股神巴菲特那些看走眼的投資失敗案例!

航空業當時相當穩固,美國航空更位居世界前十,1981-1988年淨資產收益率平均達到14%,稅前淨利潤率在8%-12%之間。

所以,巴菲特認為其破產可能性相當小,到期償付債權本息沒有問題。1989年,巴菲特斥資3.58億美元購買美國航空利息率9.28%的可轉換優先股。

美國航空在隨後的幾年陷入深淵,處於破產邊緣,最終賴英國航空的注資,九年來提心吊膽的巴菲特拿回了本息。

點評:

航空業的壁壘主要在於服務質量和成本優勢,隨著西南航空迅速崛起,競爭日益激烈,利潤率大幅下降,而規模巨大的固定資本開支又不可減少,使其財務狀況急劇惡化。

總之一句話,選好賽道太重要了

5.IBM

股神巴菲特那些看走眼的投資失敗案例!

2011年,投資IBM就是巴菲特一次擴展能力圈的嘗試。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11年宣佈開始建倉IBM,並一躍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在買入IBM的股票時,巴菲特曾強調對IBM超百億美元的投資是一項對這家公司轉型的長期投資。與其它成熟的科技企業一樣,在首席執行官羅睿蘭的帶領下,IBM正在努力適應科技產業從PC端走向移動端和雲計算的轉型。

然而,IBM的轉型並未能提升公司的業績。這導致伯克希爾一套就是五年,直到2017年初才短暫解套。不過好景不長,IBM股價此後又開始下跌,令巴菲特對IBM失去了信心。

2017年5月,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已經在第一和第二季度拋售了持有的三分之一的IBM股票。2018年2月,伯克希爾又在文件中披露,它在去年第四季度將其所持IBM股票削減了3500萬股,減少至200萬股。2018年二季度,伯克希爾終於徹底清倉IBM,割肉出局。

點評:

讓IBM陷入困境的是雲計算的興起所引發的業模式變革。所以,投資者拓展能力圈一定要謹慎,特別是涉足科技行業,因為變化實在是太快了,這對能力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