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促思考,用心讀教材——陽新縣三小教研組線上研討活動(三)

在這受疫情影響的超長假期裡,我們三小的教師也不負時光,一直堅持積極參加線上學習活動,努力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充電蓄力。在2020年3月29日,我們三小全體數學教師在江玲校長和數學教研組長王金貴老師的組織下,集體觀看了有著“數學王子”之稱的張齊華老師對小學數學教材解讀公益講座系列之《提問,讓你讀懂不一樣的教材》。

提問促思考,用心讀教材——陽新縣三小教研組線上研討活動(三)


隔著屏幕,我們試著用心去和名師對話。通過筆尖,我們努力記錄著審辨性思維帶給我們每分每秒的觸動。

“課誰都能上好,但如何上出特色,走出別人沒曾走過的路,讓別人從你的探索中獲得啟迪,這才是我真正努力的方向。”就這樣,張齊華老師秉持著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信念踏上了一條深挖教材之路。教材作為最優質的資源,如何才能更好的解讀呢?在本次講座中,張齊華老師圍繞“提問”這一視角,從“為什麼要帶著提問看教材”以及“如何帶著提問看教材”這兩個問題進行講解。

問題一:為什麼要帶著提問看教材?於教材而言,沒有提問,就沒有真正的理解;於教師而言,沒有提問就沒有真正的數學;於學生而言,沒有提問,就沒有真正的學習。張齊華老師告訴我們,只有帶著批判性思維去解讀教材,才能進行創新,才能做到“人有我新”。提問等於深入思考,等於知識的二次建構。

提問促思考,用心讀教材——陽新縣三小教研組線上研討活動(三)


問題二:如何帶著提問看教材?張齊華老師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作出說明。學生重在提出學習的困惑。教師也應當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數學學習素養,並起帶頭示範作用---教會學生“學會提問”。並結合數學課本案例: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數字和事物的對應來進行闡述。

只要我們敢於思考,善於觀察,我們都能夠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將教材的挖掘縱深化。除了示範的作用外,教師還應當留下更多提問的機會給學生,進一步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生不會問,教他;學生不想問,請他;學生不敢問,誇他;學生問完後,用他!

提問促思考,用心讀教材——陽新縣三小教研組線上研討活動(三)


那麼教師又該如何發現教材問題呢?針對這一問題,張齊華老師結合教材案例從數學內容、教材編排和整體結構三個方面進行微觀、中觀和宏觀的分析。

提問促思考,用心讀教材——陽新縣三小教研組線上研討活動(三)

提問促思考,用心讀教材——陽新縣三小教研組線上研討活動(三)

總而言之,張老師的這節課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解讀教材的思考角度――提問!提問不等於否定,通過提問,可以與知識產生積極的互動, 可以更好地、更深刻的、更有創造性的解讀教材,獲得對文本、對數學知識更深刻的理解。而讀懂教材是我們作為教師的本份,是教學的基本功,要想成為一位優秀的數學老師,我們必須努力讀懂數學的本質、抓住數學本質,如此方能抓住數學之魂真正實踐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