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主題猜想:務實、透過現象看本質、義與利

(一)務實/踏實的名言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王符)

3.春花無數,何如秋實?(陳亮)

4.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6.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

7.言戰者多,被甲者少。(韓非子)

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9.要學會游泳,就必須下水。(列寧)

10.多研究些問題,少談點主義。(胡適)

11.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李大釗)

12.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劉同)

1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14.君子之於學也,入於耳,藏於心,行之以身。(劉向)

15.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劉向)

16.動民以行不以言,應天以實不以文。(《漢書》)

17.夢裡走了千萬裡,醒來還是在床上。(艾青)

18.知識給人以份量,行為給人以光澤。(卡萊爾)

19.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20.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二)務實/踏實的典例

1.屠龍術

《莊子》中有這樣一則寓言:朱泙漫喜好劍法,總想練就一身獨步天下的絕技。他聽說有人善長屠龍術,便趕去拜師。苦練三年後,他的屠龍術爐火純青,便開始仗劍江湖,希望殺盡天下害龍,顯姓揚名。然而他四處尋覓,卻找不到一條龍的影子。

2.不虛美,不隱惡

司馬遷寫《史記》,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的原則。他在《李廣列傳》裡描述了李廣射虎、退敵、脫險的情節,字裡行間,充滿敬佩之情。但同時也寫李廣心胸狹隘、殘殺部下的缺點。他對項羽充滿同情,卻詳細記敘了他必然失敗的命運。這種務實求真的態度讓《史記》內容客觀詳實,辨而不華。東漢史學家班固稱讚這部書:“不虛美,不隱惡。”

3.魯迅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翻譯《死魂靈》

魯迅翻譯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小說《死魂靈》時,遇到了這樣一句話:“近乎剛剛出浴的眉提希的威奴斯的雕刻。”但是魯迅沒有見過這個雕刻,搞不清出浴者的狀況。他停下手中的筆,開始查工具書,聽說日本有一部書中有這幅雕刻的圖片,便設法買來。在書中找到雕刻圖片並認真觀察後,才寫下翻譯的文字。

4.芝蘭當路,不得不鋤

明萬曆年間,兵部左侍郎汪伯昆在巡視薊遼軍事設施時不察實情,不探討軍事問題,卻與當地文人吟詩作賦。正氣凜然的薊遼總兵戚繼光如實向朝廷稟報了這一不作為官風。然而,汪伯昆回京後,卻字斟句酌,呈報了一份行文優美的巡視奏章。首輔張居正閱之,憤然寫下“芝蘭當路,不得不鋤”,罷免了其官職。

5.簡單人的眼裡只有“務實”兩字

河南大學教師常萍從不出書、不寫論文、不申報職稱,甚至兩拒《百家講壇》邀請,民間則一直稱呼講師常萍為“口碑教授”。從教幾十年來,常萍眼裡只有“黑白兩色世界”:教書和讀書。她把工作當成生命,把務實當成一種靈魂,把榮譽當成一片浮雲。

6.馬雲的務實

剛創業時,馬雲跟很多創業者一樣,一開始豪情滿懷,榜樣是蓋茨、李嘉誠,後來發現他們太大太強,沒法學習。於是他開始更換榜樣,並認為真正的榜樣一定在自己附近,如果自己做小飯館,榜樣就是斜對面的小飯館。這種務實的榜樣選擇,讓馬雲最終走向了成功。

7.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漢有個名叫陳蕃的少年,他把屋子弄得又髒又亂卻不知打掃。他父親的朋友薛勤批評他,他卻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8.我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一題: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救哪一幅?在成千上萬的答卷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他的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可能實現的那個。

主題二、透過現象看本質

(一)名人名言

1.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俗語)

2.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白居易)

3.世人太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墨寶非寶)

4.只有一顆新生的露珠,在把陽光,大膽地分析。(顧城)

5.關鍵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見。(紀德《人間食糧》)

6.最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一定埋藏著最深刻的邏輯。(餘秋雨)

7.藉助蘆葦的擺動,我們才認識風,但風還是比蘆葦更重要。(紀德)

8.只有穿透身體和感觀的重重障礙,真理的光芒才能夠照亮我們的靈魂。(張方宇)

9.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淮南子》)

10.只有用心靈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到的。(《小王子》)

11.思考的本質就是認識根源,只有通過思考,種種感覺才會變成知識,變成真實,開始成熟,不致迷失。(赫爾曼·黑塞)

12.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霧裡看花》)

13.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楞嚴經》)

14.冰山在海上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

(二)典型事例

1.冰山理論

冰山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薩提亞提出,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外表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唯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更全面瞭解一個人,真正認識一個人。

2.黑死病的肇因

中世紀的歐洲曾發生過多次可怕的黑死病,在極短時間內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患病者無緣無故地發熱,寒戰,出血,最終悽慘死去。當時的人認為是魔鬼現身,燒死不少被認為是魔鬼代表的“女巫” 。後來科學家發現黑死病是由一種叫鼠疫桿菌的細菌引起的。鼠疫桿菌就是隱藏在現象背後的真正惡魔。

3.蘋果落地的實質

蘋果成熟後會從樹上掉下來,而不會飛到天上去;一塊石頭被拋向天空,不久會落到地上;風箏飛得再高,也遲早會掉回地面。表面上看是這些物體都有重量,實質並非如此。牛頓經過艱苦的研究,發現這類現象的實質是萬有引力。

4.耳聞目睹不一定為實

人們往往根據先見閃電後聞雷鳴,得出先閃電後打雷的錯誤結論。實際上,閃電和打雷是同時發生的,只是由於光速高於聲速,所以先見閃電後聞雷聲。可見耳聞目睹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是事實。不認真分析本質,就有可能會被表面的虛像所迷惑。

5.倖存者偏差

二戰時期,美國空軍發現倖存的轟炸機中,機翼中彈的數量很多,而機身中彈的卻很少。因此有人認為應該加固飛機的機翼。其實不然,因為機翼中彈多還能飛回來,而機身中彈的飛機大多墜毀,無法返航了。因此,透過現象看本質,就能得出應該加固的是機身而不是機翼的正確結論。

6.無用的大樹

路旁有一棵高大的樹,人們經過這裡都要嘖嘖稱奇,唯有一個叫匠石的木匠師傅每天路過大樹,一眼也不看這棵大樹。他徒弟問他何故,他說: 那是一棵無價值的樹,不然的話它不能安安穩穩在這裡活這麼多年。果然,這種樹的木材做船透水,做傢俱有怪味,做棺木很快就腐爛。

7.蜘蛛的秘密武器

加拿大科學家羅伯特在進行環球考察時,來到智利北部一處乾旱而又荒涼的地方。他發現一種奇怪現象:這裡很少見到其他生物,但蜘蛛很多,四處蛛網密佈。大量蜘蛛能在如此乾旱的環境裡生存下來,令人稱奇。羅伯特藉助電子顯微鏡,他發現這些蛛網有很強的親水性,極易吸收霧氣中的水分。而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這裡生生不息的源泉。

8.蝴蝶翅膀其實是無色的

蝴蝶的翅膀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然而,當蝴蝶被科學家放到電子顯微鏡下時,原本色彩斑斕的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顯現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結構。原來,蝴蝶的翅膀本是無色的,只是因為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才會在光線的照射下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主題三、義與利

(一)義和利的名言

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孟子)

2.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4.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5.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

6.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7.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

8.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

9.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董仲舒)

10.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董仲舒)

1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

12.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慾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荀子)

13.世上有三種利己主義者:一種利己主義者是自己要活著,也要讓別人活下去;另一種利己主義者是自己要活著,卻不讓別人活;最後一種利己主義者是自己不想活,也不讓別人活。(屠格涅夫)

14. 司馬遷說:“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本富”就是義利並舉;“末富”就是取利而不忘義,富了以後會反過來做公益;“奸富”是見利忘義。(佚名)

(二)義和利的典例

1.舍利取義,目光長遠

2003年“非典”期間,板藍根一下子成了搶手藥,供不應求。不少小企業從眼前利益出發,不顧大義,大肆漲價賺錢。面對這種情況,石家莊神威藥業卻毫不猶豫地選擇降價,並千方百計擴大生產,平穩市場上的藥價。他們固然是商業企業,重視利益,但從長遠看,放棄眼前的小利選擇大義,卻能贏得長久的信譽。果然,“非典”過後,神威藥業銷售業績一片大好。

2.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一個番邦使者抱著一隻天鵝千里迢迢地來到長安,想獻給唐太宗。可是他卻在給天鵝洗澡時,不小心讓它飛走了,只剩下手裡的一根羽毛。他非常恐慌,害怕唐太宗怪罪。唐太宗知道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重賞了那個使者,因為他看重的不是禮物,而是使者的那份信義和誠心。

3.生死之間,捨生取義

泰坦尼克號即將沉沒時,忽然一個婦女在擁擠的救生艇上大叫:“我的兩個孩子還沒上來!”一個小姐馬上站起來說:“我還沒結婚,更沒有孩子,救生艇不允許再上人,我把他們換過來吧。”說著,從容走下救生艇,回到即將沉沒的船上。事後查明,這個小姐叫伊文斯,美國西雅圖人。她用年輕的生命,證明了面對義利抉擇時,真正的人可以捨生取義。

4.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

伯夷和叔齊是孤竹國君的兒子,商朝末年人。周武王推翻商朝的統治,統一了天下。伯夷和叔齊認為吃周朝的糧食是可恥的,便跑到首陽山隱居。他們採一種叫薇的野菜當作食物吃。後來,想到薇也是周朝的,便決心連薇也不去採了,最後活活地餓死了。

5.公儀休不與民爭利

春秋時魯國丞相公儀休,有一天回家吃飯,吃到白菜,感覺很美味,就問這白菜多少錢買的。家裡人說,不是買的,是我們後花園自己種的。公儀休放下筷子說,這樣做不對,我拿著這麼高的俸祿,還自己種菜,那外面菜農種的菜賣給誰啊?這叫做“與民爭利”,等於砸菜農的飯碗,以後不許這麼做了。

6.曾子的義利觀

曾子在莒邑做官,工資收入為480鬥,這個時候,他只注重俸祿多少,而輕視本身的得失。等到他的父母去逝以後,齊國歡迎他去做宰相,楚國歡迎他去做令尹,晉國歡迎他去做上卿,他都推辭了。這個時期,曾子只重視本身的學養與出仕動機,而不再重視俸祿多少,因為他已經沒有孝養父母的經濟負擔了。

7.子思的義利觀

起初,孟軻拜子思為師,曾經請教治理百姓什麼是當務之急。子思說:“叫他們先得到利益。”孟軻問道:“賢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談仁義就夠了,何必要說利益?” 子思說:“仁義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則下無法安分;上不義,則下也爾虞我詐,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經》中說:‘利,就是義的完美體現。’又說:‘用利益安頓人民,以弘揚道德。’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8.陸九淵要求學子追求大義,不為身計

宋代學者陸九淵,應邀在白鹿洞書院講《論語》,說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時,特意指出:“人之所喻,由其所習;所習,由其所志。志乎義,則所習者必在於義;所習在義,斯喻於義矣。志乎利,則所習者必在於利;所習在利,斯喻於利矣”。因而他要求讀書求官的仕子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端正做官動機,做到“供其職,勤其事,心乎國,心乎民,而不為身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