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穩增長政策升級 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定


李湛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摘要:3 月27日,中央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形勢,部署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相關工作。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此次會議肯定前期疫情防控成績,明確指出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會議提到,“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成績來之不易”。

3月27日,中央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形勢,部署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相關工作。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此次會議肯定前期疫情防控成績,明確指出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會議提到,“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成績來之不易”。對於疫情防控來說,由於新冠疫情在境外呈加速蔓延擴散趨勢,現階段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至於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雖然國內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復工復產有序推動,但由於國外疫情蔓延,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強調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其次,對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定調與前期重要會議基本一致。會議提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表述為“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表述為“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十三五’規劃”;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表述為“努力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可以看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宗旨基本上貫穿近期的多次重要會議。但考慮到總理在3月10日國常會中提到穩就業比經濟增速更為重要,具體的GDP增速目標區間的制定需等到“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定調。

第三,積極財政政策發力主要通過提高赤字率、擴大新增專項債限額和發行特別國債三管齊下實現。對此,中山證券宏觀研究員鄒欣表示,面對今年更為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財政政策需發揮更重要作用,以對沖疫情全球蔓延導致的外需急劇萎縮影響。考慮到專項債和特別國債不計入目標赤字率口徑,預計今年目標赤字率的提升空間有限,應該不會超過4%;專項債和特別國債總額有望超過5萬億。另外,據傳近期監管部門已下文要求2020年專項債不得用於土儲、棚改等房地產相關領域,專項債的用途應該主要是在新基建、補短板和民生領域。

第四,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強調靈活適度,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會議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疏通傳導機制,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在美聯儲利率降至零啟用無限量寬鬆、全球開啟新一輪寬鬆潮的背景下,中國的貨幣政策空間相對充足,目前保持了較高的定力。結合3月27日央行的第一季度例會通稿來看,目前貨幣政策主要是平衡好穩增長、防風險、控通脹的關係,“大水漫灌”的概率非常低。

第五,從產業政策的角度來看,重點強調了擴大居民消費、抓好農業生產、恢復生豬供給、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和脫貧攻堅事宜,但全文未提及房地產。會議提到,“要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啟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要抓好農業生產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穩價,抓緊組織好春管春播,加快把支農政策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和氣象災害防範”;“要繼續抓好生豬產能恢復,解決好畜牧水產養殖面臨的困難”;“要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加快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保障國際貨運暢通”;“要加大脫貧攻堅項目開工復工進度,幫助貧困勞動力盡快返崗就業,對因疫情返貧致貧人員及時落實幫扶措施”,“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幫扶力度,全面查缺補漏,加快補齊短板弱項,鞏固脫貧成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此次會議未提及房地產,從現有的相關政策來看,考慮到房地產依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應該主要是以穩為主,大概率不會作為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